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1/09 10:27:32瀏覽292|回應0|推薦1 | |
「在這次選舉,這項關鍵時刻,『改變』已降臨美國!」美國選民在十 打著相信「yes,we can」和「改變」口號的他,早在二○○四年擔任參議員時期,便以一篇十分精采的演說,替當時民主黨總統候選人John Kerry抬轎,其中談及「即使像我這樣,一個姓名很奇怪,又長得像瘦皮猴的小伙子,也能對美國充滿希望!」讓人印象深刻,也使他一夕成名。 年初當歐巴馬與希拉蕊為爭奪民主黨提名,進行一場號稱「美國史上最激烈的黨內初選」,我們沒有看到希拉蕊陣營怒吼叫非裔美籍的歐巴馬滾回肯亞或夏威夷去,也見不著歐巴馬陣營譏諷說穿裙子的不適合當三軍統帥之類的,兩人的競爭早已經超越了一般政治角力,演變成一場從形象、風采、言論主張,乃至於品味戰爭、宣傳創意、周邊效應等個人魅力的競賽。 《論語.八佾》述「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在射禮比賽中,不以穿透靶子皮革為主要目的,因為每個人的力氣都有強弱不同的程度差異,射箭是憑藉勇力的技藝,乃是戰亂之端,揖讓卻是禮樂的精義,是靖亂之本,所以重點不在比賽的取勝,而在於收力成德、化干戈為玉帛的禮儀教化。如果偏重力爭、輕忽禮讓,即便獲勝,亦有無所不用其極之譏,就像歐巴馬與希拉蕊若執意在膚色、性別上攻擊對手,即便獲勝,如何整合民主黨初選後的裂痕齊心對抗共和黨?更進之,假設歐巴馬和馬侃始終圍繞在種族、年齡議題來打擊對手,即便勝選,如何取得全美國不同種族、不同年齡等階層人民的戮力支持? 一九四八年十 我並不認為美國偉大,也沒有崇洋媚外情結,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所有美國選民引頸企盼著這場選舉,因為他們知道美國即將誕生第一位女性或黑人總統,非但無人引以為恥,甚至還感受得到美國大部分民眾歡欣迎接改變的情緒,光憑這點,就足以證明美國選民水準之高,也只有在偉大的國度裡,我們才能見識到何謂真正的包容?何謂美夢終會成真?何謂什麼奇蹟都可能發生? 但願我心目中偉大的中華民國也好、臺灣也罷,有天也能透過偉大的選民向全世界展示我們的偉大!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