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庫主管透露,金管會之所以盯上這一塊,主要是部份投資客太投 機,常見的作法是,他們會先投資一棟中古屋,因為中古屋買進後, 往往需要進行修繕、重新整修門面,以此名義是可順理成章的,再跟 銀行借入另一筆修繕貸款,但這筆透過「房屋修繕貸款」名義取得的 資金,卻根本或大部分沒有拿去修繕,而是當作下一棟投資房屋標的 自備款。
順利取得第二棟房屋後,又再去設法借第二筆的修繕貸款,如此循 環利用,槓桿可以持續擴大,也就是「假修繕之名,行炒樓之實」, 銀行表面上是生意興隆,其實承擔的風險愈來愈大。
為此,除一般房貸對投資客要嚴格把關,金管會也特地要求銀行, 對於修繕貸款的住宅鑑價上,更要謹慎小心。例如在專案檢查時,會 要求行庫出具修繕房貸的鑑價憑據,導致銀行放款時越發謹慎,為避 免碰上補交報告等麻煩事,若資料不夠詳盡全,寧可先不做。
在此情況下,央行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11月底房屋修繕貸款餘額 ,已跌破8,000億元水位,創下95年12月底以來的3年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