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的力量(6月12日國語日報方向專欄)
◎沈政男
楊牧在〈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裡這麼寫著:「單薄的胸膛裡栽培著小小孤獨的心…早熟脆弱如一顆二十世紀梨。」整首詩用了許多意象與隱喻,寄託詩人對一位陌生年輕人的關懷與對社會現狀的批判,沒有任何說教,卻如此發人深省。
一位國中生最近以一首描寫政治人物的新詩,得到學校的文學獎,但因為內容多屬歌頌,引發議論。葉慈也寫過〈群眾領袖〉一詩,這是他的句子:「為了維持他們的穩固地位,他們必須指控所有不同的人動機卑鄙。」葉慈身處英國與愛爾蘭衝突激烈的年代,多少政治人物假借崇高目的,遂行一己私利,都被他的澄澈詩句照出原形。
當代最有名的政治詩是保羅策蘭的〈死亡的賦格〉:「黎明的黑牛奶我們在傍晚喝它…他吹口哨喚出他的猶太人要他們在地上鑿出一個墓穴…」策蘭的父母都死在納粹集中營,他難以消化這樣的人間悲劇,只能用詩句讓後世千萬讀者一起感受那份肅殺的恐懼。
端午節剛過,屈原的詩作就以政治詩為大宗,他在〈離騷〉裡自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沒有歌功頌德,而是上天下海,想要喚醒國家領導人,讓其走上正途。
詩人是非官方的立法者,寫政治詩應該以冷靜的腦、敏銳的心,看穿熱鬧表象,直指深層意涵,才能展現詩的力量。
-----------------------------------------------
這是我在國語日報文藝版方向專欄所寫的第289篇文章。
政治詩,最難寫,我敢說台灣還沒出現夠好的政治詩,幾十年來。文學獎裡頭也沒有,因為從評審到參賽者都不曉得什麼是夠好的政治詩。去讀讀Derek Walcott的〈A Far Cry〉與〈Europe〉吧。台灣有多少人在讀Derek Walcott?
那名國中生所寫的「韓流詩」其實不是新詩,但因為現在年輕人都不會寫新詩了,也只好降低標準。後來網路上也流傳另一首立場相左的「韓流詩」,高中生寫的,那一首就還不錯。
韓流的可怕在此,它激化了台灣社會,煽起了支持者與反對者的政治狂熱,連青少年連作文比賽,都被穿透了。
可惜直到現在,你去看大人的詩作裡,有誰可以寫好「韓流詩」給小朋友示範?
零。
詩人是非官方的立法者,但,台灣的詩人們,你們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