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佛醫經 - 清淨法海,慈悲智慧,日月光明。 - udn部落格
清淨法海,慈悲智慧,日月光明。
作家:如如淨行
文章分類
    Top
    佛說佛醫經
    2021/07/03 02:25:08
    瀏覽:421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佛說佛醫經 一心頂禮

    南無佛說佛醫經 護法與加持

    南無佛說佛醫經 如是我聞

                           吳沙門竺律炎共支越 譯                   

    人身中本有四病,一者二者三者四者。風增氣起、火增熱起、水增寒起、土增力盛。

    本從是四病起四百四病,少寒多

    春正月、二月、三月寒多。夏四月、五月、六月風多。秋七月、八月、九月熱多。冬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有風有寒。

    何以故寒多?以萬物皆生為寒出,故寒多。

    何以故風多?以萬物榮華陰陽合聚故風多。

    何以故熱多?以萬物成熟故熱多。

    何以故有風有寒?以萬物終亡熱去故有風寒。

    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得臥,何以故?風多故身放。

    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正月二月不得臥,何以故?寒多故身縮。

    春三月有寒,不得食麥豆,宜食秔米醍醐諸熱物

    夏三月不得食芋豆麥,宜食秔米乳酪

    秋三月有熱不得食秔米醍醐,宜食細米麩蜜稻黍

    冬三月有風寒宜食秔米胡豆羹醍醐

    有時臥風起,有時滅;有時臥火起、有時滅;有時寒起、有時滅,人得病十因緣

    一者久坐不飯、二者食無貸、三者憂愁、四者疲極、五者婬泆、六者瞋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風、十者制下風,從是十因緣生病

    言:有九因緣,命未當盡橫盡

    不應飯為飯。二為不量飯。三為不習飯。四為不出生。五為止熟。六為不持戒。七為近惡知識。八為入里不時不如法行。九為可避不避如是九因緣,人命橫盡

     不應飯為飯不可意飯,亦謂不隨四時食,亦為飯復飯,是為不應飯為飯。

    不量飯不知節度多食過足,是為不量飯者。

    不習飯者不時食,若至他郡國,不知俗宜飯食未習。不稍稍飯,是為不習飯。

    不出生飯物未消復上飯,若服藥吐下不盡便食來,是為不出生

    止熟者大便小便來時不即時行。噫吐下風來時制。是為止熟。

    不持戒者。謂五戒。現世間盜。犯他人婦女者。便入縣官。或刻或死。或得棓榜壓死。若餓死。或得脫外從怨家得首死。或驚怖憂愁死。是為不持戒

    近惡知識他人作惡便來及人,何以故不離惡知識故。惡人不計當坐之。是為近惡知識

    入里不知時不如法行晨暮行。亦有魍魎諍鬪者,若有長吏追捕而不避。若入他家舍。妄視不可視。妄聽不可聽。妄犯不可犯。妄念不可念。是為入里不知不如法可避不避者。牛、狡、狗、蚖、虵、蟲、水、火、坑、犇車、馳馬、拔刀醉人、惡人、亦餘若干,是為可避不避。

    如是九因緣人命未盡為盡。黠當識當避、是已避得兩福:一者得長壽乃得聞道好語亦得久行道

    佛言:有四飯一為子飯、二為三百矛斫飯、三為皮革生出飯、四為災飯

    子飯者。。人貪味食肉時,便自校計念。是肉皆我前世時。父母兄弟妻子親屬,亦從是不得脫生死已得是意便止貪,是為子飯。

    三百矛斫飯者。飯隨味念復念其殃,無有數能不念味便得脫。又斫人為亡身,已生念復念有若干受苦,為三百矛斫飯

    皮革蟲出飯者。,亦一切萬物憂家中事,便穿人意,意作萬端為出去,是為皮革蟲生飯

    災飯者。一生死行皆為災飯,如火燒萬物。人所行皆當來腦身劇火燒萬物故言

    所以言者,謂人所可意念人,故言飯也。

    人食肉譬如食其子,諸畜生皆為我作父母兄弟妻子不可數,亦有六因緣不得食肉:一者莫自殺。二者莫教殺。三者莫與殺同心。四者見殺。五者聞殺。六者疑為我故殺,無是六意不食者六疑;人能不食肉者,不驚佈

    言:食多有五罪:一者多睡眠、二者多病、三者多淫、四者不能諷誦經、五者多著世間。何以故,人貪婬、人知色味。瞋恚知橫至味。痴人知飯食味。律經說,人貪味,味復得生不得美味

    言:一食者為欲斷生死,亦墮貪不能行道。為得天眼,自知所從來生去至何所不念死多食常念婦人,皆墮百四十惡中天皆用飯故犯十惡後生便失人形,墮畜生中,既得作人,飢渴血出,瞋恚傍生於愛內生於貪。

    說有大福自飢以飯與人。令人得命,是為大福。後生饒飲食乏瞋恚,亦無所施亦不得。但意恣貪婬無所施,但得意恣,非我所有,一錢以上,不得取故。作貪欲空自若作罪。

    道人不有憂愁憂隨怒、愁隨貪,我輩有死歲、有死月、有死日、有死時不知、不畏、不行道、不持戒。東走西走,憂銅憂鐵。憂田宅奴婢,但益人惱增為種畜生習

    言。人治生,譬如蜂作蜜。採取眾華,勤苦積日已成,人便攻取去,唐自苦不得自給,人求念是念是憂有憂飢渴勤苦。合聚財物,未死憂五家分水火盜賊縣官病痛,多不如意,已死他人得之,身當得其罪毒痛不可言。

    五分者。一者火分、二者水分、三者盜賊分、四者縣官分、五者貧昆弟分何為無憂所有不計是五分憂苦劇不棄,是憂苦有萬端。結在腹中,離道遠法。

     人法得利不當喜不得利亦不當憂是皆前世宿命所致,人有貪,便不得利。正使得一天下財物,亦不能猛自用之,亦不隨人去,但益人結。

    但有苦惱、但種後世緣。緣如火,如火無所不燒,我輩不覺,是點不敢妄,知為。 

                                   

    南無佛說佛醫經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嗡阿吽梭哈__/l\__

     

    上文參考資料:

    «乾隆大藏經» 107冊 西土聖賢撰集(二)卷(明九) 一四・一三二〇,頁435-439

    ********************************************


    同時分享南懷瑾老師墨寶(感恩南老師! 下圖網路擷取,若有侵權告知即刪。)

    人若無貪天下太平;人若無嗔天下安寧。願天生好人,人常做好事

    出處:http://www.ifuun.com/a20174141742037/

    回應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其他
    自訂分類:經典
    上一則: 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
    下一則: 補述 金剛經宗通 緣起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