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地面部隊中的第18師團,也是一支戰力強大的部隊,其成員來自九州,在中國戰場極為囂張,自上海而南京、廣州,常以一個大隊(約我軍一個營或略大)的兵力,就敢挑釁、對抗中國軍一個師。
而在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以及南洋一帶森林中,一路打到新加坡再回師緬甸與大英國協盟軍作戰是常勝軍。橫掃亞洲戰場無敵手、獲得「菊兵團」之榮耀。 (註 1 )
然而自1943年底,中國遠征軍之駐印軍(新一軍)展開胡康河谷戰役後,這支曾經不可一世的主力部隊屢屢嚐到打敗仗的苦果;1944年3月5日在孟關坐鎮指揮的第18師團師團長田中新一,驚覺其退路被我新38師113團(趙狄)切斷後,無心戀棧自指揮部匆忙逃出,連關防大印(如下圖)都來不及帶走,由此可見其狼狽不堪的程度!
於此同時,在正面進攻的新22師,適時集中強大兵力,步戰協同猛扣孟關,戰車縱橫掃蕩瓦魯班追撲潰逃日軍,創造了攻克孟關的有利態勢,我軍隨即於當日下午一舉克復孟關。
駐印軍總指揮史迪威將軍,對於這場戰役極表滿意,在9日那天當場授給趙振宇營長一枚「美國銀星勳章」,以表揚戰車部隊支援步兵進攻,所取得的輝煌戰果;在我裝甲兵軍史上又稱之為「瓦魯班大捷」。 (註 2 )
由於「瓦魯班」地形適合戰車攻擊,駐印軍指揮部特別安排戰車營配屬新22師發起步戰砲協同作戰。民國卅三年三月三日,印緬遠征軍戰車第一營,配屬步兵營、工兵排各一,在營長趙振宇上校領導下,奉命展開攻擊。(註 3 )
攻擊開始初期因面臨叢林地形障礙重重,不利戰車作戰,導致進展緩慢,首日即有十七輛戰車受損,但友軍(新22師)步兵仍浴血向南前進,敵十八師團也開始向南方瓦魯班方向收縮退卻;經補給連即時搶修,三月四日修復戰車十三輛,五日又投入戰鬥。(註 3 )
對於這場戰役,時任駐印軍參謀的名歷史學家黃仁宇,在他發回國內的「戰地通訊」稿中,有一段鮮活的描述:「機械化的祖宗」在訓話,這位「祖宗」還不到30歲‧‧,因為他是上海戰役攻虯江碼頭的元老,所以有這樣的綽號。(註 4 )
我戰車部隊越過原始森林,苦戰近六晝夜,逼近瓦魯班後,在三月八日,駐印軍發動「瓦魯班追擊戰」,企圖追殲日軍主力于胡康河谷。(下圖為日軍諜報隊拍到我軍戰車行動的照片)(註 5 )
戰車一、二連向康庫卡側翼渡河,第三連由連長孫明學少校率領,向南比河迂迴,均避開敵岸集中戰防砲,在美軍飛機轟炸掩護之下,三個連同時以迅雷之勢展開攻擊。
由於敵軍戰防砲尚不及轉移位置,我軍已突破防線,與敵九七式戰車激戰。戰況延續到下午三時許,營長趙振宇上校見臨黃昏屆臨,將不利我軍攻勢,便親率配屬步一連戰車前導,衝向敵陣。
在衝鋒號角聲中,我士氣高昂的步戰勇士,終於在終昏之前,一舉衝垮「菊兵團」的防線直搗黃龍攻佔瓦魯班。。
這是我裝甲兵參加抗戰以來,自「崑崙關大捷」後,最貨真價實的一場勝仗,當年凡是參加此一戰役的戰士,人人都持有一張蓋此關防大印的紙張做紀念,也由於戰地紅色印泥不敷蓋印,最後只得改用藍色印台充數。
這枚「菊兵團」的關防大印目前存放於裝甲兵隊史館,到底是由那位戰士繳獲?由誰送到台灣保存?恐怕有待費心考證,要正視軍史就不能打馬虎眼,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可得加油囉!
因為緬北作戰戰績優異的駐印軍戰一營,回國后便改編入陸軍戰車第一團,繼續于國共內戰中出生入死,所以1948年時,當時任戰一團團長的蔣緯國,為紀念瓦魯班戰役中陣亡官兵,并激勵當時局勢逆轉下的裝甲兵士氣,即非正式的報請上級,獲准以三月三日為「裝甲兵節」,其後每年紀念。
至1949年的金門戰役,戰三團第一營(重組後的戰三團)在古寧頭建首功,獲頒「金門之熊」榮耀後,1951年六月, 國防部以(40)詮諧字第○八三四號代電,正式頒訂三月三日為「裝甲兵節」,以紀念此一輝煌歷史。(註 6 )
而時任陸軍總司令的孫立人將軍,更敦請昔日就讀於清華的師長羅家倫先生,與名音樂家賴孫德芳女士共同完成「裝甲兵進行曲——鋼鐵戰士」,以鼓舞部隊士氣。
難得國軍「莒光園地」竟然會做典故介紹,以下軍歌MV(如附檔)請參閱!
(註 1 )沈克勤《孫立人傳》P245-251
(註 2 )沈克勤《孫立人傳》P266
(註 3 )榮民文化網 老兵憶往 瓦魯班戰役 吳弼中http://epaper.vac.gov.tw/admin/web/content.php?mc_sn=71&ts_sn=948
(註 4 )黃仁宇《緬北之戰》P.23-24
(註 5 )本文內多張照片係來自大陸知名博客薩蘇先生的收藏,有興趣的朋友可由此網址進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745f60100e4mv.html 交流。
(註 6 )國民黨機械化部隊的發展(1912-1949) http://blog.xuite.net/kesselring00/hitler/21953964
電小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