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1914年上海賣油條的早餐店
上海現在的早餐
2023年台北阜杭豆漿店的早餐
2024.8.10台北來來豆漿店的現炸油條
「油條」的起源與流傳
~維基百科
油條的起源
油條之名的來歷傳說:中國南宋時期,秦檜殺害抗金將領岳飛。相傳都城臨安,西湖一所燒餅鋪內一位叫王小二的夥計收到此消息後深感不忿,遂把秦檜和其妻王氏的樣子捏製到麵餅上,並把兩塊樣子不同的麵餅背靠背粘著並放在滾油鍋裏炸,邊炸邊大叫:「大家快看『油炸檜』啦!」吸引到不少人上前湊熱鬧和購食。
『油炸檜』很快傳遍臨安城,王小二的顧客越來越多,造『油炸檜』也就越來越忙,後來把製作過程簡化,直接把兩條麵餅面靠面粘著並放在滾油鍋裏炸,成為現今常見的油條,但這傳說並不可信,除了粵語地區之外也沒有其他地方稱油條為『油炸檜』,連所謂源頭之浙江也沒有,實際上粵語『油炸檜』應由閩語油炸粿的發音以粵語同音字代替之結果,閩語之「粿」字發音和粵語之「鬼」字相似,正如粿條粵語稱為貴刁,正是閩音以粵語同音字代替之結果。
油條的各種吃法
* 在上海,油條和大餅、豆漿、粢飯糰並稱上海傳統早餐的「四大天王」或「四大金剛」。江浙人尤其喜歡用糯米飯卷油條加配料而製成的粢飯。
* 福建流行用將油條撕成一小塊然後丟進鼎邊抆當中然後攪拌著食用,或者把油條當配菜食用,主食吃鼎邊抆。
* 廣東、香港流行用腸粉捲著油條製成炸兩,淋上醬油食用,可隨意再加上辣椒醬和甜醬,也會直接拌粥作早餐的吃法。粵菜有砵仔焗魚腸,以瓦砵把油條和雞蛋及魚腸焗熟食用。
* 杭州有一小吃「蔥包檜」,是用薄餅卷油條和蔥段,在平底鍋上壓扁並烤制而成。食用時塗抹上甜麵醬或辣椒醬。
* 河南,人們喜歡以新炸好的油條配合糊辣湯或豆腐腦等作為早餐。
* 天津流行使用煎餅卷油條製成的小吃煎餅餜子。
燒餅油條配豆漿
* 台灣,油條通常夾入燒餅或切段裹入飯糰裡,或搭配杏仁茶、豆漿、豆花當早餐吃,油條加入粥裡做為配料是台南和廣東粥、鹹豆漿不可少的配料,也是台南牛肉湯不可少配料。
* 馬來西亞,油條是人們吃肉骨茶時不可缺少的配料之一,普遍的吃法是把油條撕細後放進肉骨茶內吸滿湯汁後食用。每當吃粥時,也時常看到油條是配料之一,還有油條配紅豆沙和油條配咖啡烏(無奶黑咖啡)。2016年,馬來西亞的麥當勞為了響應古早味,推出了油條配套,並稱為「Cuba-Cuba Cakoi」(也叫「Cakoi」)配搭麥當勞的雞粥和熱豆奶。隨後在麥當勞的官方YouTube上載Cakoi的2部影片和2部預告片:第1部影片的男子說配豆奶和雞粥好吃,可是另一位男子說配加椰更好吃。而第2部影片中油條配雞粥的男子還拿著Cakoi配很多料。
* 越南亦將油條稱為「油炸鬼」或「油炸餜」(dầu cháo quẩy / giò cháo quẩy),簡稱為「鬼」或「餜」(quỷ / quẩy),也是早餐常見的面點,通常搭配越南粉或者粥食用。
YouTube :
https://youtu.be/ELp-1Pxfr2o?si=IGR3xeec4HE1DAv-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