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師推手記事960725 - 修行觸足 - udn部落格
修行觸足
作家: 千古奕真
文章分類
    Top
    與師推手記事960725
    2007/07/25 22:24:52
    瀏覽:492
    迴響:0
    推薦:9
    引用0

    傍晚與師推手記要:

    一、「採」、「挒」、「肘」、「靠」中的挒,即是挑,如【斜飛勢

    【野馬分鬃】【烈馬翻身】及有如過肩摔的動作,造成上下支點的不同處,

    均是『挑』運用。

    二、『截』、是未發斷其勁,在對方將發未發時,截斷其勁道;

    另外有引,是已發引其勁,也就是引進落空合即出

    均以鬆柔為本。(皆於腰腿求之

    三、推手時,主要是中定,從中觀察對方與自己的身、心、息是否平和,

    或是推一段時間後,觀察是否有喘及身體僵硬的現象出現。

    四、要使顛、跳的情況出現,必需在推手時,有「提」勁「轉」勁及上下的位移差,一引一推。若單一手法或是同一平面則無。(亦指內勁

    五、『捨近求遠』,另外一個意涵是在於檢討他人,而不去修正自己的盲點之謂。

    六、在推手中,就算是對方引的時候,也要放鬆的隨對方的引動而動,自然就不受此引動而出現僵硬的力,而產生無法鬆化的情況出現。也就是順勢而為

    七、與師父推手時,仍會太趕,不要害怕對方的來勁侵入自己的身體,需不急不徐的隨順應對,可深體會『沾黏連隨』之意。

    八、推手完後的調息

    1.推手後,可以易筋經中的『背部七顛百病消』一式,將推手中積存於體內的濁氣來快速排出。其要領為提後腳根放鬆下蹬,收下顎(氣上頂),同時口呼吐氣發聲(小),引濁氣快速排出,約七九次不等。

    2.再做調息,以預備式將濁氣吐出;若遇濁氣大,身可擺盪,導引動作加快(動)。若濁氣小導引動作可放慢,身則不擺盪(靜)。

    3.濁氣能先排出後,漸趨緩和下來時,再行五式調息,鼻吸口呼各約三次。

      如此一來,推手完後,即可迅速回復。

    註:部編六十四式太極拳勢中,有許多班侯師的太極精華,

    此精華招式,尤利於推手之用,可默識之。

    回應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雜記
    自訂分類:太極法要
    上一則: 遺憾!!!
    下一則: 與師推手記事960724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