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霧社事變歌
2011/08/19 11:37:56瀏覽2614|回應2|推薦29

霧社事件紀念銅像(取自南投旅遊網)

霧社事件一部分現場(取自維基百科)

*

霧社事變歌 —清。楊爾材作 

*

吁嗟霧社族,出柙同虎兕。

忘卻文化沾,依然思鑿齒。

野性逞猙獰,一朝突蜂起。

殘忍執凶刀,殺人如屠豕。

劇憐眾學童,身首分遠邇。

同地住官民,無端遭慘死。

頸血濺蠻花,染成千紅紫。

骸骨遍山邱,犵草多黏髓。

溪壑血淋漓,渾如桃花水。

聞道有生存,溷身藏廁裡。

忍淚復吞聲,三日絕飯簋。

有恐痴兒啼,禁聲竟絕矣。

蠢爾太凶殘,不伐何能已。

蠻山急風雲,烽煙迷埔里。

令人讀新聞,不禁淚濕紙。

吁嗟野蠻人,寧無國法視。

自恃虎負嵎,罔知如穴蟻。

畢竟損其身,蟲飛入火比。

幸得視同胞,未忍滅族擬。

何當策攻心,化頑同赤子。

*

作者簡介

楊爾材

18821953),澎湖人。爾材幼受業於盧汝翰,經商失利,移居朴子,設帳教授漢學,與日籍東石郡守森永信光創立樸雅吟社。作詩或應募或應酬或寓言數千首,彙成《近樗吟草》。  

爾材詩作有長篇歌行或古詩。題材有三:一、時事詩。如〈喜臺灣光復作〉、〈霧社事變歌〉二、遊賞詩。如〈玉山上望海〉。三、風俗詩。代表作為〈朴子竹枝詞〉二十首。

* 霧社事件肇因於賽德克族不滿日本台灣總督府及在地官員壓迫欺陵,趁日籍官民雲集,在台中州能高郡霧社(今南投縣仁愛鄉)公學校運動會時起事,攻擊警察分室、學校、郵政局及日人宿舍,切斷對外連絡,劫奪槍枝彈藥,殺戮逾百人,僅次於西來庵事件,是最後且最激烈之反抗行動。台灣總督府急調全島軍警鎮壓,出動飛機、施放瓦斯彈,賽德克族領袖莫那魯道自殺,參與部落瀕臨滅族,集體遷村。

( 以上節錄自 台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 )

*

*

析言 

可嘆啊!霧社原住民好比兇暴殘忍的老虎犀牛,一旦放出籠子,就任意為虐。

忘記了文明教化,依然保持鑿齒的原始部落習俗。

野蠻本性不更改,現出兇惡可怕之貌。那天突然一大群人聚集,殘忍的手拿凶刀,殺人如屠宰豬仔。

可憐當日參與霧社公學校運動會遇難的學生,身子和頭顱被殺得遠近分散在不同之處。
同一地的官吏人民,沒來由的遭到慘死。

頸上濺出的血像胡亂噴灑的,染成大片的紅紫。

漫山遍野都是人的骸骨,野草上多沾黏著骨髓。

溪水深谷血流到處,有如桃花般的紅色。

聽説有人僥倖逃命的,是躲藏在污穢廁所中。

忍著淚水,不敢出聲,三天都沒吃飯。

又害怕不懂事的小孩哭起來,過度恐懼而不敢出聲,因而導致窒息死亡。

這些蠢人太凶殘了,不殺如何能罷休。

荒蠻的山裏風雲緊急,戰事彌漫埔里。令人讀新聞以後,不禁眼淚濕了紙。

可嘆啊!野蠻人,怎能不把國法看在眼裏?

原住民憑藉猛虎熟悉山的彎曲險地形勢,頑強抗日。無知的就像洞穴中的螞蟻。

如此做法畢竟損害了自己,好比蟲兒飛入火中,自求毀滅。

幸好日人把他們當作同胞一樣看待,不忍心將其滅族。

何不從計畫改造人心開始,感化頑固不通者如同教導赤子小兒一般呢?

————————————————————————————

此五言古詩,見《近樗吟草》首卷,成於1930107日霧社事件之後。

全詩嚴厲指責原住民的野蠻殘忍與無知落後,無視於國法,害人害己。並且特別提出「幸得視同胞,未忍滅族擬」,似乎感念日人的寬大仁慈、不滅高山族之恩。

對於霧社事件的評價,若不追究時代背景,徹底明瞭殖民政府的日本是如何對待被殖民者,必然只是積極指控原住民的喪盡天良,竟連「無辜的」日本官民都要殺!

台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編者指出:事變後,台、日作品每見筆誅聲討,惟本詩恰反其道,竟為日人多方維護辯解,當有所圖。這「當有所圖」四字,耐人尋味。

楊爾材與日籍東石郡守森永信光創立樸雅吟社,來往應以日人居多,與之交情自然較深,容易為他們説話,稱讚日人仁厚,大概是禮數之必需(或不敢觸怒對方),此點和其他文人的立場迥異。至於「當有所圖」,是圖個什麼?現有資料不能提出足夠的判斷。但依其詩作多應募或應酬者,且數量繁夥、有數千首看來,此「霧社事變歌」或許應酬日人的作用大於其他吧。

 

相關文章  楊爾材另一首詩

追悼烈士歐清石君

*

**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mty1223&aid=5555067

 回應文章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可能應該再加一些說明‧‧‧
2011/08/22 14:54
霧社事件是怎樣的一次事件‧‧‧

原作者的背景我們不是很理解──
不過,看官方提供的說明‧‧‧
他本是澎湖人,隨盧先生學,而後經商不順遂;
搬到扑子,曾在學館授徒,後與日人合組詩社,籌和應答之作品極豐,有過千首;自名其集子為「近樗吟草」‧‧‧
在那個年代,讀書人的身分很重,讀書人必有家產,除了教書,不能經商;由他經商不遂,可知在當時他的作為,應該不是當年士子的典範──
此外,由其集子自名為「近樗吟草」上看,這「樗」,乃是當年一種有臭味的大樹,但在年成不好時,人會吃此葉;所以,該所謂「霧社事件歌」,我們或應該說作者楊氏自知是一有「臭味」,很不易有人同意的作品‧‧‧而他的寫作,真的是「臭味相投」地,投日人所好,不見得是楊先生的真正意見了。

〈以上樗葉之食用,可見於李時珍之說;轉引自「辭海」,「樗」字解〉
謎謎-探(mmty1223) 於 2011-08-25 05:00 回覆:

謝謝指教!很有意思的想法。

原本不打算再選楊爾材的作品(因為該寫的篇數已完工),您的意見倒使我好奇地想多讀幾篇他的作品,結果有了另一個發現,但不能在本篇補充(因規定單篇不可超過1500字),因此我得另寫一篇説明了。

楊爾材可能是「見風轉舵」或是「因時制宜」的複雜表現。必須以他的其他詩作來解釋...

樗,亦有無用之意。稱「樗材」,則表示自謙。


子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立場與角度
2011/08/20 07:47
所站立場不同,所取的角度也相異. 這位楊爾材顯然相當親日. 還好,歷史的真相不是一首詩可以扭曲的.
謎謎-探(mmty1223) 於 2011-08-21 08:15 回覆:
謝謝仔細閲讀。這些詩的呈現,至少讓我們看見某些不同的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