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2/05/04 05:44:35瀏覽1928|回應5|推薦90 | |
去年(2021年)三月,當新冠肺炎疫苗開始施打第一劑時,周遭上了年紀的朋友幾乎個個爭先恐後地想盡辦法去登記,那時安省預約方式有兩種,一是打電話,一是上網,記得剛輪到合格登記的年齡段時,我們同一時間用兩種不同方式預約,那就是,一面用家裡的座機撥打施打疫苗的機構,另外則是用手機或iPad上網登記,由於預約人數太多,常常等了四、五十分鐘後,電話和網路便自動斷線關閉,然後我們再重新開始,不停的試,有人好幾天後才約到施打時間和日期。 那時際,打過第一劑疫苗的人,如同心中放下一塊大石頭,寬心不少,而一些年齡不到、沒能早早接種疫苗的人,則對那些已接種過疫苗的人,羨慕不已。 後來供民眾施打第二劑和第三劑疫苗的場所不再限於醫院和衛生機構,因此我們很容易的選擇我們願意去的地點和時間完成疫苗的施打。 至於我們打完三劑疫苗後的反應情況,大致相同,那時,縱使施打過後,有手臂酸痛,咳嗽、鼻塞、全身無力、低燒等輕微副作用,大家依然在所不惜,都慶幸自己接種了三劑。 豈料,到了可以施打第四劑疫苗的今年四月份,絕大多數的朋友們都拒絕施打第四劑疫苗了,其原因是,他們被他們周遭親友們打完三劑疫苗後的較為嚴重的種種副作用給嚇壞了,不解的是,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打完疫苗後的嚴重副作用不見得會出現在每個人身上啊,這些朋友三劑都打過了,每次並未有嚴重的副作用出現,怎麼這會兒害怕起來了? 他們也可能是被一些似是而非、反對施打疫苗的醫生的言論給「鼓惑」了,這些醫生成天在網上發表疫苗對身體的禍害,是疫苗製造商不肯吐露的,事實上,這個病毒對現在所有的醫生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新病毒,這個新研發出來的疫苗也是以前未曾有過的新疫苗,大家都在摸索中,需要長期觀察,所以,這些醫生怎麼可以沒有根據、僅憑自己過去所學的及臨床上並不曾有過關於新冠病毒的醫學知識和經歷,去揣測數十年後疫苗對身體的影響會是什麼? 總之,信者恆信,不信者橫不信,老太太我還想繼續享受已近黃昏的人生,已於四月中旬打了第四劑疫苗。 今年年初,自從安省政府大量購買快篩試劑以來,免費分發試劑的地方分布在各大、小藥房和超級市場,有一次我去住家附近的超市購物,在短短的十幾分鐘裡就聽到兩次廣播,呼籲顧客不要忘記在出店門時向收銀員索取試劑,我因家中已存有多盒,到後來,當收銀員試圖要給我時,我都拒絕了;兩年多以來,我嚴格遵守抗疫守則~少出門、出門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因此這些試劑對我來說,至今都沒有派上用場。 |
|
( 在地生活|北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