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7/15 21:12:28瀏覽808|回應9|推薦51 | |
今天來玩一下心理遊戲吧~ 因為手上剛好有這幾本書,翻閱後,我發現,很多的誤會其實只是源自於無知,而知識可以解決這件事,直接講就是...「其實書裡都有寫」,雖然我認識的只是心理學那麼千萬分之一的皮毛,但我還是覺得這個小小的心得值得分享~ 起碼,不要像我那個永遠只認為佛洛伊德的潛意識、性原欲論是對的,所以不管做了什麼好事,只祈禱能夠獲得被正妹侵犯的福報,但是直到如今,仍是個只會哭喊「我沒有女朋友!」、「我不要好人卡!」的宅男戰友.....唉``所以說,不要只認識佛洛伊德嘛~認識別的或許比較能夠猜中正妹的心思.. 不多說,就從最難的開始解題吧~ ●直接破題:請問愛情的成分是什麼?別懷疑,心理學絕對處理愛情問題,而且理論多到目不暇給。心理學家Sternberg的愛情三因論認為,愛分為激情、親密、承諾三個部分:「激情」是由性吸引力所引起的情緒,是一種激發熱烈情感的內在需求;「親密」是指相互扶持的情感,及在愛情中表現的溫馨行為;「承諾」是對二個人關係賦予社會性的意義。最重要的是Sternberg也說:「愛情是不時變動的,"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並非不可能,但必須奠基在雙方時時調適的意願,奢求激情永不褪色或親密關係絕不改變,終究只會失望,我們必須不斷地進行瞭解,重建關係,否則難以維繫久遠,只有持續的努力,才能保有最佳狀態。」.......嗯!相信它吧~我相信這個理論應該是對的!! ●再來,愛與喜歡又如何定義?是的,它也幫你定義了,完全不麻煩。根據Rubin的觀點,他認為「喜歡」和「愛」的情緒中,都包含了尊敬、吸引、感情、需要、關心、信心、容忍,但「喜歡」重在尊敬、吸引和感情;「愛」則強調需要、關心、信心、容忍的向度。而Berscheid則認為,「愛」和「喜歡」根本不同,一個人可以越來越喜歡另一個人,但喜歡到頂點仍不見得會產生愛的感覺。 ●厲害的是,在心理學家的眼中,愛也是有分類型的.....Saxton及John Lee把愛分成八類:1、感情濃烈且變化多端,彼此深受對方吸引,關心對方福祉,並願意為對方付出一切的「浪漫之愛」。2、愛情中含有較多性慾的成分,有強烈性渴求的「性慾之愛」。3、愛侶間彼此愛慕、依附,並呈現知己好友的面貌,是細水長流,踏實型的「伴侶之愛」。4、為對方付出而獲得情緒上滿足的「利他之愛」。5、視愛情為獲得對方青睞的挑戰型遊戲,充滿遊戲過程樂趣,自己會避免投入情感而不停地更換對象,只享受愛情過程樂趣的「遊戲之愛」。6、因長期相處而視彼此為自然相屬的愛,是一種共同成長,較無變動或激情的「友誼之愛」。7、愛侶較為敏感且情緒起伏較為明顯,對愛情的的需求是強制和排他的「佔有之愛」。8、傾向於選擇酬償性高、成本低的伴侶,以現實利益的考量來發展愛,具條件式的「現實之愛」。 的確,人的情感很複雜,也因此有必要做個分類,以免搞混,但我相信在現實狀況中,這些類型是會重疊的;當然這樣的分類也無分好壞,問題只是在於...想要的是那一種?遇到的是哪一種?至於,若自己所謂的「愛」完全不屬於上述類別的話,我想,除非自己可以另外創設屬於自己愛的類型,否則所謂對自己而言的愛情,可能只不過是自我催眠和幻想而已。另外,要特別提醒.....不要學了以後,就抓著男朋友問:"你對我是哪種愛?" ,真的很無聊ㄟ~難到自己是沒知覺哦?學東西不要這樣啦` >< ●談到人格理論的部分,Maslow算是重頭戲(而我個人也比較推崇他),他將人的需要,以△金字塔型分為八個層次,來說明他的動機理論:最底層是「生理需求」(如空氣、水、溫度、食物、睡眠),當這個層次的需求獲得滿足後,會往上追求第2層的「安全需求」,再產生第3層「愛與隸屬的需求」,當這些需要相繼獲得滿足後,再往第4層追求「尊重需求」(關心自己的成就、地位、受人肯定),第5層是「知的需求」(追求知識、探討真理),第6層是「美的需求」(追求美感、美化人生),第7層是「自我實現需求」(就是發揮自我潛能、貢獻人類),最高層次是「超然存在需求」(追尋超自然或超智慧奧妙與人生哲學),但通常很少人能達到最高層。認識這個理論的目的,可能有助於審視自己,是否有必要提昇需求? ●這又是Maslow.....他認為自我實現者,有下列的人格特徵:1、了解並認清現實,與現實環境保持和諧的關係。2、生活簡樸和自然。3、熱衷解決各種困難問題。4、能享受個人私人生活的樂趣。5、凡事獨立自主,不受外界環境干擾。6、對新奇的事物感到興趣。7、生命中曾有登峰造極的經驗。8、熱愛人類,尊重生命。9、有一些深交的知己朋友。10、具有民主的風範。11、擅於分辨是非善惡。12、具有哲學素養與幽默感。13、個性中庸,處世圓融。 挑挑看自己勾了幾個選項?別緊張,其實這不過是自我實現者的人格特徵而已,就算分數不高,也不表示心理有問題~還有,我有話要說...."我的老天爺啊``拜託~這條件也未免太嚴苛了吧!!(全部得分的人最好敢站出來看看)" ●延伸到臨床心理學的層面,美國精神科醫師Kubler-Ross發現,臨終病人面對死亡有五個心理認識過程(我個人傾向於"面對重大疾病或事件時的心理認識過程"):否認(不可能!不是我!)、憤怒(為何會是我?)、討價還價(求助、企圖談條件)、悲傷(發現它實際存在,呈現抑鬱、沮喪、放棄希望)、接受事實(內心出現真誠平和的情感);這個理論也適用在孩子面對父母離婚的五種心理反應上。 但仍必須強調,這個程序不是絕對,有時這些狀況在過程中會一再交互發生,或是其中某種狀況不會發生。了解這個心理反應過程的理由,應該是在於從心理的理解著手,來產生對行為的諒解,進而更能夠協助排解這些問題;至於協助方法....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找出適合自己面對的方法,而我個人認為"理性的陪伴"已經足夠。 ●另外,在應用的健康心理學上,依據實務經驗的操作模式,認為避免情緒失控的方法,可以透過以下方式來疏導情緒:覺察怒氣(詢問自己"我現在的情緒(感覺)是什麼?"、"我現在為什麼這麼做?"、"是因為什麼引發情緒?")。接受怒氣(接受自己正在生氣,不要迴避正在生氣的事實)。放下怒氣(利用生理線索或外在線索,讓自己警覺失控的界限,並用腹式深呼吸,同時緩慢地複誦"放輕鬆""慢慢來"的字眼,或想像一些平靜的畫面、做一件跟生氣情境無關的事來轉移注意力、從1數到10來提醒自己放鬆、暫時離開情境等,讓自己冷卻下來的技巧)。面對怒氣(重新決定要不要繼續生氣,並找到不需要生氣的理由)......嘿嘿~我發現這對我好實用ㄟ~不過常忘記就是了 ... 好吧~這就是心理學的一部分(限於我粗淺認識的那部分),它的確會令人豁然開朗吧~就我的心得,我覺得它是用來解決問題或說讓人變得更好的學問,而"治療"是它終極目的,也就是說,它的功能在於能夠對人"理解",而不是"透視",就是這個意思;我想,它很值得認識,但也不必拿著那些理論套用所有人,因為所謂的"理論",通常是用當代科學方法做歸納的解釋(可能具象,也可能更抽象),會與時俱進,也會因而淘汰,當然只是一種參考值,不是絕對,也未必事實,所以只要知道它的原理,內化成一種認知就行了;它的學問非常浩瀚,只能說了解多少算多少,它的理論非常多,看看自己喜歡什麼就拿來用,用來理解自我或是他人,多點科學驗證而少點猜疑,應該也就夠了~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