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狄金森的一首詩《人腦比天空遼闊》
狄金森 Emily Dickinson (1830–86)
人腦,比天空遼闊—
因為,把他們放在一起—
一個能包含另一個
輕易,而且,還能容納你—
人腦,比海洋更深—
因為,對比他們,藍對藍—
一個能吸收另一個
像水桶,也像,海綿—
人腦,和上帝相等—
因為,稱一稱,一磅對一磅—
他們,如果有區別—
就像音節,不同於音響—
The brain is wider than the sky,
For, put them side by side,
The one the other will include
With ease, and you beside.
The brain is deeper than the sea,
For, hold them, blue to blue,
The one the other will absorb,
As sponges, buckets do.
The brain is just the weight of God,
For, lift them, pound for pound,
And they will differ, if they do,
As syllable from sound.
這首詩的主題其實是相當複雜的,牽涉到心靈和外面世界的關係。詩中提到
三個對比:
人腦與天空。
人腦與大海。
人腦與上帝。
第一個對比是人腦與天空。儘管天空看起來比人腦大很多,然而人腦能夠納
入到自身的宇宙,也可以思考,誰在思考天空?
如果宇宙是偶然的,毫無意義的,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又有何意義?顯然不是
如此,因此可以思考的人腦比天空遼闊,因為人腦容納了天空。
第二個對比是人腦與大海。大腦能納入海洋,如同海綿跟水桶能吸水一樣,
廣闊的大腦思維能力比大海還要深。
第三個對比是人腦與上帝。人腦可堪比上帝的腦,就重量而言是相同的,唯
一的差別就如同聲音與音節,上帝如同聲音,而大腦如同音節。音節和聲音
之間的差別是,聲音是原材料,未成形,而音節僅是一個詞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