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冷新聞】口語裡的跳蚤
2007/02/16 14:44:38瀏覽889|回應2|推薦1

  讀省中時曾受教於一位地理老師,班上的孩子私下都戲稱他為「地方老師」,原因無他,自然是他開口「地方」、閉口「地方」的口頭禪。「在中國湖北地方的漢口地方....」暗記默數他一堂課總共說了多少次「地方」,成了我們驅趕瞌睡蟲的終極秘方;學著他的口音念上一段充滿「地方」味的課文,更是我們下了課百無聊賴時的惡戲。

  邇來時常聽聞傳媒語帶嘲弄,又憂心忡忡地報導有關學生語文程度低落的新聞,總會莞爾一笑,想起「五十步笑百步」這個典故。暫且不論SNG小組顯未經大腦過濾的發問,連當家主播們的播報用語也有不小的問題。

  最顯而易見、形同瘟疫一般傳染流佈的,首推「動作」一詞:「行政院蘇院長正在對罹難者家屬進行一個『慰問的動作』」、「國民黨正在對黨產進行一個『脫產的動作』」....60分鐘的新聞下來,真正有意思的新聞沒幾條,所聽到的淨是「動作」,彷彿看了小半場由成龍領銜主演的警匪動作片。(當然,成龍的「動作」遠比記者先生小姐們俐落、逗趣些。)

  慰問本身就是動作(用行為更恰當),自然不應使用「慰問的動作」,動作必須有所描述方能解釋慰問一詞,例如慰問是「帶著社福資源到罹難者家中探視,給予精神及物質上支持的動作/行為」;此外,「慰問的動作」也給人有口無心、虛應故事的感受,大可捨棄「的動作」三字不用,直言「慰問」便可。

  第三隻跳蚤,是「所謂的」。這個詞本來是用來解釋前後文的橋樑,例如「他還沒問到你,你就搶先說了,這就是所謂的躁急」(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這幾年來「所謂的」一詞則大大地泛政治化,充滿名不正、言不順的反諷貶意,例如「我在台灣『所謂的』立法院,當『所謂的』立法委員」,如此唸起來拗口,實在不是正統的中文用法。

  「罄竹難書」可以譽人善行,「三隻小豬」可以勉人向上,實在是政治人物的滿紙荒唐言,國人百姓的一把辛酸淚,然而退而省其私,在這個我手寫我口的時代,我們的口語與書面文當中,又有多少見不得人的跳蚤呢?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liader&aid=752211
 引用者清單(1)  
2007/02/21 08:38 【游腔華調】 新春新語

 回應文章

項梁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For *Happiness*:
2007/03/29 22:37
謝謝您的分享,我也學到很多~
在喧嘩眾聲中,傾聽內在的孤獨與沉默,
超越人聲的嘈雜,便能獲致寧靜。
                  -赫拉巴爾

*Bon Bon*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來這~
2007/03/24 15:31

又學到一些東西

還記得先前新聞報導某些名人去世...

根據年齡的不同.所用的詞也不大相同

得年(或存年):未滿三十歲者。
享年:三十歲以上、未滿六十歲者。
享壽:六十歲以上者。

死時60歲以上叫壽終,60以下叫疾終。
死於非命者則用卒於或終於。


就算跌倒了~
也要豪邁的笑!
Happ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