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23 17:39:13瀏覽714|回應0|推薦10 | ||
圖片來源:Here 〈掌中戲〉是十幾年前,當我還是個苦悶的高三生時,在心中慢慢成型的故事。這十多年來一直是腹稿的狀態,直到前幾日無意間翻到關於這篇小說的便條紙,才花了一些時間重新思索、寫成定稿。 雖說是腹稿,但是有些角色跟情節是十多年前就設定好的,例如在《西遊記》中,孫行者取經有功,受封為鬥戰勝佛,我覺得晉升得太快了,於是加了一個鬥戰勝菩薩的階段,讓他先當當三千年的菩薩再說。此為其一。 其二,神猴哈努曼這個角色是從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借來的,孫悟空的角色是否承襲自哈努曼,近百年來一直為學者所爭論不休,筆者為了創作方便,索性倒果為因,就當哈努曼是孫悟空的繼承人了。 其三,孫悟空(哈努曼)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而不是如來佛(鬥戰勝菩薩)的掌心,這是最初的設定,最後也沒有改變。原本只是想單純的改編《西遊記》,後來覺得讓孫猴子自己去點化孫猴子也不錯,於是架構雖然不變,但是整個人物關係都乾坤大挪移了。 最後一項不變的設定,就是五行山是佛陀斷腕捨掌造成的。佛經中有捨身飼虎之類的故事,佛陀為了點化(而非鎮壓)冥頑不靈的孫悟空,真的斷掌也是情理中事,便用上了。我怕寫得太煽情,於是歸還斷掌那幕便略去不寫了。 談過了「不變」,再來談談在創作歷程中的對於原初設定的改變。 西遊中,孫行者剛出場時本是個不遵教化的反派角色,如今的人物設定中哈努曼成了為民伸張正義的正派,那麼反派就得由天界的諸神明們擔當了。很抱歉讓玉帝跟西王母背了黑鍋,我在每個段落的結尾都加上了「本故事純屬虛構,與實際的神仙、團體、事件無關」等字樣,同時請道教信徒們見諒,也請玉帝跟西王母大人大量,別放在心上! 其二是影射的部份,中國人看了,大概會想到「最牛釘子戶」跟「上訪」;台灣人看了,或許會想到「大埔農地徵收」和「溪洲部落抗爭事件」,也有人會想到《雞排英雄》吧?「南天門」是天安門廣場還是中正廟前的廣場?由於影射得太多,反倒不知從何說起,不如把古今歷來公權力巧立名目壓榨人民之事,視為「權力的傲慢」來得貼切。 其三,則是讓我考慮最久的結局部份。按照台灣人的思維,「就地合法」當然是首選,「補貼徵收」勉強可以接受,但是事實上,跟政府抗爭、打官司的結果是什麼?是漫長的纏訟(如九二一東興大樓案)和「立即拆遷」(如樂生療養院)。既是如此,我能夠許你一個虛幻的未來嗎? 故事中鬥戰勝菩薩說:「一定有哪個地方弄錯了」,因為這個問題並不是他所能解決的,只能敷衍過去;他所許的未來(遷村)雖是權宜之計,但很多時候,我們能做到權宜之計就很不錯了。 是為記。 延伸閱讀:
2011.07.08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