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遺教經講要》太虛大師
2023/02/24 23:24:32瀏覽148|回應0|推薦1
太虛大師《佛遺教經講要》

──二十四年十一月在丹陽海會寺講──


懸論
一 釋經題
二 明譯史
釋經
甲一 敘分──六種成就
甲二 正宗分──二重法要
乙一 共法要
丙一 對治邪業
丁一 根本淨
丁二 方便淨
丁三 明戒德
丁四 顯戒益
丙二 對治妄苦
丁一 根欲放逸苦
戊一 根放逸苦
戊二 欲放逸苦
丁二 多求飲食苦
丁三 懈怠睡眠苦
丙三 對治煩惱
丁一 對治瞋恚
丁二 對治憍慢
丁三 對治諂曲
乙二 不共法要
丙一 少欲
丙二 知足
丙三 遠離
丙四 精進
丙五 不忘念
丙六 禪定
丙七 智慧
丙八 不戲論
甲三 四番流通
乙一 勸修流通
Page 2
太虛大師《佛遺教經講要》
乙二 證決流通
乙三 斷疑流通
丙一 顯餘疑
丙二 斷餘疑
丙三 重勸修
乙四 付囑流通
【懸 論】
一 釋經題
佛是梵音佛陀的簡稱;在中國古書上,或稱浮圖、浮屠等。至於佛字的意義,
就是覺者,也就是大覺大悟者。譬如有學問的人,稱他為學者,得大覺大悟的人,
就稱他為覺者;但是所謂覺者,並不是稍微有些覺悟,要一點迷謬顛倒都沒有了,
纔能被稱為覺者,這是一個很不易當的名稱,所以應稱為無上遍正覺者。這覺悟
要正確,如果有邪解偏見的錯誤,決不能混稱為正覺,這是簡別邪見外道的。同
時,這位正覺者,又是對於孙宙事理無所不知覺的,所以叫做遍正覺,這是簡別
二乘的。再由遍正覺而至於無上,則又超越菩薩。
大凡一切無明妄想煩惱顛倒等等,都是與夢一樣;無上大覺的佛陀,這些夢
是都沒有了,所以一切業障生死痛苦,也都沒有了。如此的大覺大悟者,就謂之
佛。他不但自己大覺大悟,而且以正覺遍覺去覺他;又不但自覺覺他而已,並且
要使眾生皆得到無上的覺悟,是謂之覺行圓滿。然佛的名稱,是一種普遍的名詞
──此世界有佛,他世界也有佛。但是我們這個世界中的佛法,都是從釋迦牟尼
而傳流下來的教化;換言之,就是釋迦牟尼佛的「遺教」,所以我們稱釋迦牟尼
佛為本師。佛留給我們的遺教,有經律論三藏寶典。這部「佛遺教經」的教法,
是釋迦牟尼佛將入涅槃最後遺下來的教訓,是給住持佛教的比丘弟子做規範的,
所以特名遺教。
這部佛遺教經,又名「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其取名的意義,和遺囑一
樣,是釋迦牟尼對於弟子們最後的遺囑;如國民黨孫總理的遺囑一樣。經之一字,
是遍通眾經的名詞。佛典上有經律論三藏的分別,經是佛為大眾所說的種種教法,
後來弟子們把它集錄了下來,便成為經。
經在佛典中,包括最多;此外還有律,是佛為弟子訂立的規制。佛在世,弟
子行止有所不決,可以問佛,但般涅槃後,佛囑弟子,可以去依律而行。
Page 3
太虛大師《佛遺教經講要》
論、是歷代佛子將經中的精義,盡量的發揮出來,是謂之論。佛教之有經律
論的分別,猶如儒者之有經史子集的四庫分類。
後世復於經律論三者所不能攝收的,都歸入雜藏裡面。這部經雖有許多教誡
弟子的話,但並不入於律而是入於經的。為什麼這佛遺教經,又叫做垂般涅槃略
說教誡經呢?因為這部經,是佛將要涅槃的時候說的。梵語涅槃,此云滅度,即
是消滅煩惱度過生死到達彼岸的意思。再引申充分的說,就是德無不圓患無不寂
的圓寂,所以這部佛遺教經,又名佛垂涅槃略說教誡。以上所說的,就是這部經
的經題略釋。
二 明譯史
凡是佛的經典,都是佛對弟子所說的教法,佛涅槃後由弟子集錄下來,由道
高德重的長老弟子,把它背誦出來,經過大多數弟子會議通過後,才公佈出來,
便成為經律。但當時的經律,或是印度古典文的梵文,或是摩竭陀通俗文的巴利
文;而中國文的經典,都是翻譯過來的。這部佛遺教經,是由姚秦天竺沙門鳩摩
羅什翻譯成中國文的。天竺是地名,即現在的印度。沙門是譯音,其義就是勤息,
謂出家人,是為著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
鳩摩羅什是梵音,譯曰童壽,即譯本經者之名字。其人所譯經典,雖不及唐
三藏玄奘法師的多,但除奘師而外,無有出其右者!羅什法師主意譯,所以他譯
出的經文,和中國固有的文字一樣,非常流利暢達,盛受歡迎。如法華、般若等
經皆為什師最有名之譯述。本經裡的文字,也是很暢達流利的。
【釋 經】
甲一 敘分──六種成就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須跋陀羅,所應度者皆已
度訖,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為諸弟子略說法要。
這段經文,是標明六種的成就。大凡每一部的集成,必先具列六種成就,不
過這部佛遺教經的六種成就,和別的經有些不同。別的經,都開端冠曰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什麼國等,本經則不然。
這段文的首句釋迦牟尼佛五字,是法師成就。釋迦是佛的姓氏,譯曰能仁。
其所以姓釋迦者,因為他的族中,在許多年代以前,誕生了一位聰明仁慈的新國
Page 4
太虛大師《佛遺教經講要》
王,後來他的老父王,為他易姓氏曰釋迦,所以誌其能也。
牟尼,是佛的尊稱,譯曰寂默。佛原名悉達多;這個名字,是後來的尊稱,
因為他從靜默中成就非常的智慧,無時無刻不在靜定中,因名牟尼。
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須跋陀羅;這四句中含有兩種成就:
一是法門成就,二是弟子成就。初轉法輪,最後說法,這是標明法門成就。佛對
弟子及非弟子所說的教法,皆稱為轉法輪,即輾轉不息之謂。又輪如金剛輪的鋒
利,無與比倫,能摧壞一切堅固物質。
轉法輪者,喻佛所說的教法,能摧除一切眾生的煩惱業苦。又如車輪能運眾
生出生死海到彼岸。中國道家運氣於周身,謂之轉法輪,這完全是錯誤的!那末
什麼是轉法輪的正義呢?就是佛把心中所覺悟的證法,發之於言音,此言音即謂
之教法,使聽法的人,印入腦海,再輾轉成為證法的教法,傳播人人的腦海,才
謂之轉法輪。又如碾米的機輪,能把糠碾去,使稻子成為上白的米。佛的說法,
也能解脫眾生無明煩惱,使成智慧覺悟,故名轉法輪。
初度阿若憍陳如最後度須跋陀羅,這兩句是明弟子成就。阿若是名,譯曰解,
又曰無知;憍陳如是姓,譯曰火器。佛初成道,即至鹿野苑度憍陳如等五人,為
說四諦之法,憍陳如是五比丘中的一位,首先了解得無知妙知,故名阿若。
須跋陀羅,譯曰好賢,他是佛最後的一個弟子。他皈依佛的時候,他的年齡
已經一百二十歲了。他原是一個外道,後來聽說佛將入涅槃,便急忙地趕至佛的
住所,想見佛求法;請見至再,阿難恐其囂擾,不允許他見佛,直待佛親聽阿難
和須跋陀羅爭執不已,乃親喚之入見,為說八正道,須跋陀羅遂得初果,是為佛
最後得度的弟子。
是時佛所應度者,皆已度訖,是明佛出世度生事畢,是為大總相成就。於娑
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是為因果自相成就。娑羅堅固之義,
雙樹云者,這樹四方各二,一榮一枯,上面的枝幹相合,下面的根株相連,表示
四德圓滿,能破八倒。因果自相者,雙樹間是因自相,將入涅槃,是因共果自相。
是時中夜,是總自相,寂然無聲,是別自相,是謂因果自相成就。
為諸弟子略說法要,是為分別總相成就。諸弟子者,表示人差別;略說法要
者,表示世出世間法位差別。佛將入涅槃,時已中夜,於時於會,兩無復得,尚
為諸弟概說法要,其慈悲心的流露,猶之為人父者,在彌留的時候,不惜自己的
苦痛,諄諄的為他的子孫告誡哩!
Page 5
太虛大師《佛遺教經講要》
甲二 正宗分──二重法要
乙一 共法要
丙一 對治邪業
丁一 根本淨
『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
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
凡是求解脫煩惱的出家弟子,統名比丘。比丘有四義:一曰除饉,福田之稱;
二曰怖魔,因為出家弟子為求解脫煩惱,消滅一切顛倒夢想,所以魔王見了便生
怖畏,故曰怖魔;三曰乞士,比丘受二百五十戒,以乞食為生活,拋棄一切家產,
祗存三衣一缽;四曰破惡。
佛於將涅槃時對比丘弟子說:應尊敬波羅提木叉!波羅提木叉,是戒律的譯
名,其意義為別解脫;又曰處處解脫。
佛所以囑比丘弟子要恭敬尊重戒者,是因他自己將涅槃了,佛在世時,佛是
一部活的戒律,諸比丘的行止有所不決,可以直接去請問他;但是佛涅槃了以後,
弟子去請問那個呢?所以佛就把制定的戒律,對比丘說:於我涅槃後,你們應當
尊重戒律,依著奉行,即能達到解脫。尊重戒律,即是尊重我。我在世領導你們,
我涅槃了,領道你們的就是戒律;這戒律就等於黑暗中遇著明燈一樣,決不會把
路途走錯的。你們有了戒律,應當歡喜如得至寶,要曉得戒律就是你們將來的導
師,和我在世做你們的導師一樣。
丁二 方便淨
『持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畜養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種植及諸財
寶皆當遠離,如避火坑;不得斬伐草木,墾土掘地。
合和湯藥,占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歷數算計,皆所不應。節身時
食清淨自活,不得參與世事通致使命,咒術仙藥,結好貴人,親厚媟慢,皆不應
作。
當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顯異惑眾,於四供養知量知足,趣得供事
不應蓄積。』
Page 6
太虛大師《佛遺教經講要》
這段文字是明方便戒遠離清淨,文分二段:從持淨戒者至墾土掘地,是教誡
比丘不得同凡俗做相似的生產事業,以增過失。
又下是教誡比丘不得做與外道相同的不正當的技術,藉以蓄聚財物而損智慧。
此中前半段,凡說明十一事:
一、不得販,
二、不得買,
三、不得貿易,
四、不得安置田宅,
五、不得蓄養人民,
六、不得蓄養奴婢,
七、不得豢養畜生,
八、不得種植一切,
九、不得蓄聚財寶,
十、當遠離市廛,
十一、不得斬伐草木墾掘土地。
凡此十一事皆能令比丘等增長過失、消滅功德,故出家修行人切宜持戒。
復次、比丘不得有類似外道邪術藉歛財物,凡五事:
一、不得合和湯藥,
二、不得占相吉凶,
三、不得仰觀星宿,
四、不得推步盈虛,
五、不得歷數算計。
這種外道邪術皆足以妨害正當的因緣。
所以,比丘要力持淨戒,不能有凡夫那樣經營生產事業,而以乞食為生活,
清心寡欲,引生善根種子;否則諸善功德,不得生貣,與白衣凡夫沒有差別。
如此,可知戒是善德的源泉,安穩的住處,所以比丘要安住於戒法,節身以
防無逸;節食以防無饜;不參與世事以遠離擾亂;尊重自性,不輕賤而自誤,自
端其心,保持正念。不得包藏瑕疵自污淨戒,積聚心垢。不得藉邪術以惑眾生。
於四供養,應自知量;所得供事不得蓄積,以蔽智慧的生貣。
蓋此中經文,前者明遠離凡夫俗事,後者明遠離邪術,住持淨戒,以求如
來的清淨法身。
Page 7
太虛大師《佛遺教經講要》
丁三 明戒德
『此則略說持戒之相,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因依此戒,得
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
此段明戒能增長諸善功德,所謂戒乃是順解脫之本,比丘果能持戒生定,則
能解脫諸苦煩惱,是謂由戒生定,因定發慧,以真智慧無不從戒定生貣也。
丁四 顯戒益
『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缺。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
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之所住處。』
此中明勸修戒的利益,謂比丘應當住持淨戒,不使戒體毀損,勿令戒相殘缺,
是勸比丘不離戒行。若雖有善法而不持戒,則善法必逐漸喪失,所以比丘應當安
住於戒,精進勤修。
丙二 對治妄苦
丁一 根欲放逸苦
戊一 根放逸苦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
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若縱五根,非唯五欲將無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惡馬,
不以轡制,將當牽人墜於坑陷。如被劫賊,苦止一世,五根賊禍殃及累世,為害
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制而不隨,持之如賊,不令縱逸,假令縱之,皆亦不
久見其磨滅。』
根就是五根,即眼、耳、鼻、舌、身也;在中國向來叫做五官。出家比丘,
應該緊孚根門,叫他不能放逸到五塵內去,五塵就是色、聲、香、味、觸。假使
五根放逸五塵,就會生出種種的痛苦,於是邪淫妄語等種種的惡事,也便由此而
發生。
所以,比丘第一要孚護五根,勿任放逸,要使耳不邪聽,眼不邪視,鼻不貪
香,口不嗜味,身不求逸,然後方能一心修行;否則,一任五根縱逸到五塵,於
是便引貣了貪瞋癡等煩惱。所以,比丘應當緊孚根門,不使放逸致遭諸苦。猶如
Page 8
太虛大師《佛遺教經講要》
牧牛的人,執杖視之,不令犯人家的禾苗,致遭人家干涉之痛苦。縱牛害苗尚致
遭苦;儻縱五根,不僅使五欲增長沒有止境,勢必將法身慧命從此斷傷,沈淪苦
海,沒有出期。
為惡馬所累,墮於陷坑,苦止一世;如為五根所害,則殃禍世界,痛苦何堪
設想!
戊二 欲放逸苦
『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
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喻如一人手執蜜器,動轉輕躁,但觀於蜜,不見深
坑。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踔躑,難可禁制,當急挫之,無令放逸。縱
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伏汝心。』
此中再進一步來制止心的放逸,即對治五欲心。五根心為其主,心的可畏更
甚於五根,毒蛇、惡獸、烈火的為害,不足以喻心的為害之甚!譬如有人手執蜜
器在路上經行,其心但眷懷在蜜器,因墮於深坑;五欲心的牽人墮落,亦復如是。
又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無法制止,必當預先防心,不令他傷害善事。如果能
把心專精於所修行之善法,則無一事不成,所以修行的人,第一要盡心極力去制
止貪欲。
使只能制止五根而不能制心,則一旦潰圍而出,必發生種種不善的行為。一
個人的五欲心既像毒蛇,又像猛獸,不去制止牠,真是危害無窮!以前有一個人,
白天在路上去搶人家的金子,給人家捉住了。問他道:白天裡路上的人很多,你
為什麼敢搶人家的金子?這人答道:因為我在搶金子的時候,眼睛裡只看見金子,
而不瞧見有人;這就是說一個人為貪欲心所蔽,遂都無所見。又譬如象飲酒後氣
力很大,狂醉奔走,如象奴沒法制伏牠,則這狂象勢必會闖大禍,這就是說一個
人發動了貪欲心,而不去制住牠,則有說不盡的危險!如果一個修行的人,能夠
將心制住在戒律之中,或智慧布施之中,使心集中一處,不生妄想,則煩惱無明
妄想都會消滅,而去做救世救人的功德了。所以我們應該把放逸於五塵的貪欲心,
以戒律來制住牠,精進勤求諸善法而折伏之。
丁二 多求飲食苦
『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饑渴。
如蜂採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比丘亦爾,受人供養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
善心。譬如智者,籌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過分以竭其力。』
Page 9
太虛大師《佛遺教經講要》
此中對治多求飲食苦,凡是出家的比丘,對於飲食要知量,毋事多貪,應該
視同服藥一般。因為服藥的目的,是在於治病,至於飲食的目的,亦無非是在於
醫治饑渴病而已。所以出家修行的比丘,不要管飲食的好壞,祗要能充饑就算了
事;與蜂之採蜜,是在味而不壞色香一樣。如比丘們接受了長者居士的飲食供養,
切不要多求而自發生貪念,祗求其能治愈饑渴病就是了。所以比丘們用以求受飲
食的缽,其大小以食量為標準,量大則缽大,量小則缽小;譬如智者牧牛,量其
力量的大小使負物件的輕重,不使過於負重損其精力,比丘求食其理亦爾。
丁三 懈怠睡眠苦
『汝等比丘,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
以自消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
度勿睡眠也。諸煩惱賊常伺殺人,甚於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煩惱毒蛇睡在
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當以持戒之鉤早屏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
而眠,是無慚人也。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慚如鐵鉤,能制人非法,是
故比丘常當慚恥,勿得暫替,若離慚恥則失諸功德。有愧之人,則有善法,若無
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
此中對治懈怠睡眠苦,謂比丘應令心修習禪定,勿令時間空過,就是在初夜
後夜,亦必須誦念佛經以收其放心,住於禪定,勿使貪著睡眠一生空過。應該曉
得人命是無常的,一口氣換不過來馬上就死,所以應早早自求解脫,以備自度度
人,勿任睡眠。凡人皆有許多煩惱在乘隙而動,如果稍一不慎,戒定心就會給他
破壞無餘,所以要極力的制服這種煩惱。假使發生了這種煩惱,增長熾盛,宛如
一條最毒的黑蚖蛇藏在房裡一樣,那麼我們要想安眠,勢必先要鉤除這條毒蚖,
然後方能安安穩穩的睡眠。出家比丘,應該先除去了這昏昏睡眠的煩惱,否則睡
眠如毒蚖在房,就去安眠,決為睡眠所害,這便是無慚無愧的人。一個人要有慚
愧羞恥的心,方能勇於改過,所以比丘要常抱慚愧心,使善業增長。如無慚恥,
一任放逸為惡,則功德盡失,與禽獸何異?以上所說,是共法要中之對治妄苦也。
丙三 對治煩惱
丁一 對治瞋恚
『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瞋恨,亦當護口勿出惡言,
若縱恚心則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
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
Page 10
太虛大師《佛遺教經講要》
所以者何?瞋恚之害,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當知瞋心甚
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無法自
制,瞋猶可恕,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懷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雲中,霹靂起
火,非所應也。』
我們要謀改善,要從內心做貣,所謂心理建設,亦必先之以革命,把心上所
有的惡習都革得乾乾淨淨,使內心重新改造,完成精神的建設。至於改革要訣,
首在制伏煩惱。
出家比丘,應該以法身慧命為第一生命,而以肉體為第二生命,因為要維持
第一生命方能達到人生的目的,才有保存第二生命之意義,決不能以肉體生命去
妨害第一生命;如孔孟所說的「殺身成仁」和「捨生取義」,就是因為仁義要比
肉體來得重要的原故。
雖然有人來節節支解你,亦應該將心收入佛法,勿任放縱而生憤怒。假使你
的心一瞋恚,則你已放棄佛法而成為顛倒無智無慧的人了;所以能忍者才可以算
得是修行的智人。但是這個忍與平常的怕他強暴而忍耐的完全不同,因為這些強
暴者來無理侵犯我們的身體等的人,他是無知無識可憐可憫的人,我們是不應去
和他計較,祗能用忍受的方法來感化他,而不取敵對行為,這才是有力的大人。
假使一個比丘,常常發生憤怒心,則善法破壞沉淪,一無結果。所以比丘應
視瞋恚心如猛火一樣,勿令延燒,使百般功德盡失!俗人因沒有佛法來制住他的
瞋恚心,所以遇事憤怒,尚情有可原,而出家比丘已捨了五欲,應依佛法制住瞋
恚心,不使發生憤怒,反之則理所不許。譬如清冷雲中霹靂貣火,這豈是應該有
的事?
丁二 對治憍慢
『汝等比丘,當自摩頭,已捨飾好著壞色衣,執持應器以乞自活,自見如
是,若起憍慢當疾滅之。增長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況出家入道之人,為
解脫故自降其身而行乞耶?』
此中對治憍慢貢高;謂比丘已削髮出家,棄了一切名利富貴,捨服飾而著壞
色衣服,拿了缽去乞食以資生活,到這地步,還有什麼憍慢心呢?假使這時再貣
憍慢心,應自摩頂警覺,否則迷溺其中,不克自救。憍即自以為什麼事都勝人一
籌,不肯去請求人家,看輕別人之謂也。至於慢呢?就是自己覺得有恃無恐而去
欺凌旁人的意思。譬如我今天吃了好的東西,穿了好的衣服,就去憍人,並去凌
慢別人,這都是出家人所不應當具有的心理。本來憍慢心世人都不應有,又何況
出家人?如釋迦牟尼,他本來是一個王子,他儘可以憍慢別人;但他竟肯拋棄王
位,消滅憍慢而修苦行,於是結果便成了佛。設有貢高,則應自思,我為求解脫
Page 11
太虛大師《佛遺教經講要》
煩惱,已降其身而行乞化,憍復用為?
丁三 對治諂曲
『汝等比丘,諂曲之心與道相違,是故宜應質直其心,當知諂曲但為欺誑,
入道之人,則無是處;是故汝等,宜應端心以質直為本。』
此中明對治諂曲,諂曲心就是欺騙的心。譬如有一個人,他對於這個人本來
是不以為然的,但他為求得別種希圖貣見,而竟百般的去逢迎他,用種種的方法
去欺騙他,以博他的歡心,這就叫做諂曲心;也是一種虛偽欺騙的行為。這種心,
根本上是與道心互相違反的,因為道心是質直的,是毫無虛偽的,如果一生了諂
曲心,則他決非修道的人。所以比丘們的心,應以質直為本。經文至此,共同法
要業已終了,此下明不共法要。
乙二 不共法要
丙一 少欲
『汝等比丘,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
此患。直爾少欲,尚宜修習,何況少欲能生諸功德?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
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有
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
前者明共法要已了,此明不共法要。共法要為三乘五乘之所共,不共法要乃
專成就出世間之聖人功德也。文分為八:初、少欲功德,二、知足功德,三、遠
離功德,四、不疲倦功德,五、不妄念功德,六、禪定功德,七、智慧功德,八、
畢竟功德。此即初也。多欲的人煩惱必多,少欲的人煩惱亦無。但由少欲即能減
少煩惱,尚應修持,何況更能生諸功德。並且寡欲者則心無諂曲,所謂無所欲則
剛,其心境坦白質直,不為根塵牽累,是為菩薩。菩薩為菩提薩埵之簡譯,其義
訓曰覺有情,就是能夠立志求得菩提度脫眾生之痛苦,使皆享安樂的人。所以,
菩薩應以一切眾生憂患為憂患,以一切眾生安樂為安樂,不單是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像這樣才配稱最大的大人,才能進而成無上遍正覺。
丙二 知足
『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
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
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是名知足。』
Page 12
太虛大師《佛遺教經講要》
此中明知足功德。學佛的人能夠知足,便得安隱,自己能解脫煩惱的纏縛,
並且還能夠度人;所以佛於此對弟子諄諄的教以知足。觀察貧賤的階級,一個人
果能知足,即是得到安隱的處所;所以知足的人,他的胸境常是快樂的,縱令他
的睡所是一塊草地,而他卻以為有地可以安息,是亦足矣,夫復何求?類如孔子
的門人顏回,他的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仍不改其樂。所以學佛的人,應當知
足才是。否則,不知足而為五欲所擾亂,不但不能學佛成佛,並且永遠沈淪苦海,
沒有出期。
丙三 遠離
『汝等比丘,欲求寂靜無為安樂,當離憒鬧獨處閒居。靜處之人,帝釋諸
天所共敬重,是故當捨己眾他眾,空閒獨處,思滅苦本。若樂眾者,則受眾惱;
譬如大樹,眾鳥巢之則有枯折之患。世間縛著,沒於眾苦;譬如老象溺泥不能自
出,是名遠離。』
此明遠離功德。人既知少欲,又能知足,那末還應進而修遠離功德,避去熱
鬧的場所。因為熱鬧場所,囂塵雜遝,能使人心散亂,不得安定神志,所以欲求
寂靜安樂者,應遠離熱鬧的場所。如閉關、住巖洞、茅蓬,皆是為進修遠離功德。
果能遠離熱鬧獨處閒居的人,他必為帝釋諸天所敬重。但是處空閒不是為的懶惰,
是為的沒有人來擾亂,可思維苦的發源,培植智的生長。假使喜歡處於熱鬧場所
的人,便不能專精思維,並且還要為差別因緣增加苦受。譬如大樹為眾鳥聚集其
枝幹之上,那末他的枝幹必受其損壞,致於枯折。醉心世俗縛著的人,他永遠沈
沒煩惱的苦海,沒有出期。譬如醉酒的老象,溺於泥濘,無力自救。比丘既然出
家,應預自計,勿使深縛煩擾,不能自救。
丙四 精進
『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長流,
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
是名精進。』
業精於勤荒於嬉,勤則不墮,精則不雜,此所以教弟子要精進勤修智慧,并
且要專一的去幹。如果能專精勤修智慧,則智慧無有不開。疲倦懶惰則一事無成。
滴水終能穿石,鑽木取火不退必得;否則,一暴十寒,前功徒棄。是以比丘要恆
時精勤。
丙五 不忘念
Page 13
太虛大師《佛遺教經講要》
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若有不忘念者,諸煩惱賊則
不能入,是故汝等常當攝念在心。若失念者,則失諸功德。若念力堅強,雖入五
欲賊中,不為所害;譬如著鎧入陣,則無所畏:是名不忘念。
此不忘念就是要常存正念。假使要求善知識幫助我知行的發展,那麼無過於
時時存著正念,把他提持著不給少許時的散失。正念是對邪念而言,如把正念離
開,那末邪念便要乘機而入;正念堅固,則雖入欲境無妨。禪宗二祖所謂我自調
心何干汝事,他是常存正念的人。譬如著鎧甲的人到戰場上去,他可無所畏懼,
因為他有所戒備,賊不能害。
丙六 禪定
『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故汝等,
常當精勤修習諸定,若得定者心則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隄塘;行者亦爾,
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是名為定。』
人心是散亂的,往往因著散心,便流入六塵五欲之中受種種的苦惱。所以比
丘如求智慧的生貣,要能攝心修習禪定,由定發慧,纔能得無上解脫,成就大希
有事。譬如惜水的人,必先修治隄塘,纔能保持水的外溢;比丘如防智慧水外溢,
必須攝心修習禪定。
丙七 智慧
『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則無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則於我法中能
得解脫。若不爾者,既非道人,又非白衣,無所名也!實智慧者,則是度老病死
海堅牢船也,亦是無明黑暗大明燈也,一切病者之良藥也,伐煩惱樹之利斧也。
是故汝等,當以聞思修慧而自增益,若人有智慧之照,雖是肉眼而是明見人也:
是為智慧。』
若有智慧,則能遠離一切障礙;故有智慧者應恆自省察,不令所行增長過失。
過失少則能度過生老病死的大海,自度度人,是名道人。比丘既不如法修道。又
非白衣俗人,則此等人不倫不類,無所名其為何如人也。智慧乃是度生死海的堅
固寶筏,破無明黑暗的光明大燈,同時也就是對治生死病的良藥,斬伐煩惱樹的
利斧。
比丘如不保持智慧,恆自省察,則雖聞佛法,正如病人得醫生的良藥而不煎
服,必至喪生。智慧有三,即聞思修三。要由智慧乃能增長一切善業。
Page 14
太虛大師《佛遺教經講要》
丙八 不戲論
『汝等比丘,種種戲論其心則亂,雖復出家猶未得脫;是故比丘當急捨離亂
心戲論。若汝欲得寂滅樂者,唯當善滅戲論之患:是名不戲論。』
前七段,明長養方便功德,這一段是顯示自性遠離,非對治法,與前面迥不
相同,所以遺教論稱為畢竟功德。人的自性本來是清淨的,但是因著戲論的擾亂,
便與清淨性漸漸的相違了。雖然得著初果實智者已見四諦理,把分別煩惱斷去,
但是俱生煩惱還是潛伏著在待機活動,因為這些煩惱是從無始以來的戲論所熏習
成就,既極微細,更難於斷捨。所以見道乃至四果,欲得究竟涅槃,於種種戲論
應當捨離,時時的觀察使二障習氣畢竟不生。經文至此,正宗分已告終了。
甲三 流通分──四番流通
乙一 勤修流通
『汝等比丘,於諸功德常當一心捨諸放逸,如離怨賊。大悲世尊所說利益皆
已究竟,汝等但當勤而行之。若於山間,若空澤中,若在樹下,閒處靜室,念所
受法勿令忘失,常當自勉精進修之,無為空死,後致有悔。我如良醫知病說藥,
服與不服非醫咎也。又如善導,導人善道,聞之不行非導過也。』
諸功德者,指共法要與不共法要而言。比丘常當依著第一義心去精進修行,
不使這個心有些微的放逸。當如防患惡賊以時刻的注意。如來以大悲心說法,至
此已說盡無遺。比丘但當依著專精而修。修行處所,要擇閒靜的山林,思念所受
的法要,勿令此身增長過失,常常以精進自勉,不使此身空過,白白地死掉。且
須及早而行,毋待欲行而不能行時以致遲悔。如來對諸比丘說法,猶如妙手回春
的醫生,對病用藥,一服即愈;但是病者不服因而亡身,這是病者自招之禍,非
醫者之過也。又如善導,如文可知。
乙二 證決流通
『汝等若於苦等四諦有所疑者可疾問之,毋得懷疑不求求決也』。爾時、世
尊如是三唱,人無問者,所以者何?眾無疑故。時阿□少免樓馱觀察眾心而白佛
言:『世尊!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佛說苦諦實苦,不可
令樂;集真是因,更無異因;苦若滅者,即是因滅,因滅故果滅;滅苦之道,實
是真道,更無餘道。世尊!是諸比丘於四諦中,決定無疑。』
如來一代教法,苦集滅道四諦攝盡。苦集二諦攝盡世間因果;滅道二諦攝盡
出世間因果。佛於此際,乃問在會聞法諸弟子,對於所說的四諦教法,如有猶豫
Page 15
太虛大師《佛遺教經講要》
不決的,可趕速的發問。問了三次沒有一人發問,因為沒有疑惑的了。於是天眼
第一善能觀察眾心的弟子名阿⿱少免樓陀,即席發言來證明如來所說教法,決無
差誤,縱令冷的月可以叫他變成熱的,熱的太陽可以叫他變成冷的,但是如來所
說的四諦教法,決定沒法把他稍微變更,所以他在佛的面前說我們弟子決定無疑。
阿⿱少免樓陀亦作阿那律,譯日無貧,他在過去很久的飢荒時代,曾經供養過辟
支佛一食,獲得九十一劫中往來人天,常受福樂,凡有所求皆能如願,故曰無貧。
世界是業識變現的相分,壞時,太陽可以變成冷的,成時,月也會變為熱的,但
是佛所說的四諦教法,乃是眾生業果的原理,絕對沒有變易的可言。我人生苦的
由來,是我們過去造作諸惑業的積集形成的,如人因著苦而引生出滅苦的要求,
由苦因滅而至於苦果隨滅,這就叫做滅諦。道諦者,即戒定慧三學,能斷苦因苦
果而證無上遍正覺,是為道諦。
集是苦因,苦是集果,滅是道果,道是滅因,學者應知。
乙三 斷疑流通
丙一 顯餘疑
『於此眾中,若所作未辦者,見佛滅度,當有悲感。若有初入法者,聞佛所
說即皆得度;譬如夜見電光,即得見道。若所作已辦已度苦海者,但作是念:世
尊滅度一何疾哉』!
這段經文,是阿⿱少免樓陀因為才證初果二果三果的有學人而說。蓋因證初
二三果者還未斷俱生惑,見著如來欲涅槃,仍有一種悲哀,如阿難尊者等憂悲哭
泣是。至於所作已辦的四果阿羅漢,但有世尊滅度為什麼這樣迅速的感想。
丙二 斷餘疑
阿□少免樓陀雖說此語,眾中皆悉了達四聖諦義,世尊欲令此諸大眾皆得堅
固,以大悲心復為眾說:『汝等比丘,勿懷悲惱,若我住世一劫,會亦當滅;會
而不離,終不可得。自利利他,法皆俱足,若我久住,更無所益。應可度者,若
天上人間,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已作得度因緣。自今已後,我諸弟子輾轉行
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
這是佛普為未來者永斷疑惑;所以他說諸比丘不必懷疑而興悲惱,我雖住世
一劫也是要取涅槃的。人生必死,既有聚會,亦必有離散,至於生而不死,聚而
不散,這是絕對沒有的道理。又說,所修三大阿僧祇劫的自利已經圓滿,度人的
事也做完了,照這樣看來,就是再住在世上,也無所補益。至於應得度的,凡是
Page 16
太虛大師《佛遺教經講要》
天上人間皆已度盡;未來應有得度者,同時把度他們的教法也通統說好了。從今
以後,汝等弟子只要把法輾轉流通,這就如來法身不滅,等於沒有取般涅槃一樣,
切勿憂悲苦惱,懷著如來為什麼涅槃這樣快的悲感,應知如來的取般涅槃,是覺
行圓滿,應生歡喜。
丙三 重勸修
是故當知:世皆無常,會必有離,勿懷憂惱。世相如是,當勤精進早求解脫,
以智慧明滅諸癡暗。世實危脆無堅牢者,我今得滅,如除惡病。此是應捨之身,
罪惡之物,假名為身;沒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滅之如殺怨賊而不歡喜?』
這段,是明世界相無常,並引己作證,勸勤修證。
乙四 囑付流通
汝等比丘,常當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汝
等且止,勿得復語!時將欲過,我欲滅度──是我最後之所教誨』。
常當一心,是囑付弟子應知無常之速,當專一其心,住於淨慧以求解脫。欲
界為動法,色無色界為不動法,雖然三界有動不動的分別,但總是無常無我的,
不過住壽長短有百年千年五百劫八萬劫的差別罷了。復諭阿⿱少免樓陀等勿再發
言,延遲時間,蓋以中夜分將要到臨,如來要即於其時取般涅槃。是我最後之所
教誨,正表示了這部經是如來最後的遺訓。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lene&aid=155412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