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2/20 11:49:21瀏覽236|回應0|推薦0 | |
佛說諸德福田經白話講
聖開法師 述 經題與譯經者 現在要講的這部經,經題叫「佛說諸德福田經」。 這部經是誰說的呢?是「佛說」的,在這裡所指的佛,不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不是東方琉璃世界的藥師佛,而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賢劫千佛之第四尊佛,即現在佛教的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向弟子們所說的。 「德」是一種利人的行為;凡是一切利人的行為,都叫德行。行德的人,是有福的,所以說,行德者乃種福田,可產生很大的福報。佛陀慈悲,為使眾生得到福樂的勝報,乃教示世人行諸德行,而感應得到福報的道理,就叫「諸德福田經」。 這部經,原來是梵文本;到了中國的晉朝,西晉有兩位偉大的出家沙門,一位名叫「法立」,另一位名叫「法炬」,他倆不但精通中文,而且曾經博學梵文,所以就將梵文本,翻譯成中國的古文。古文在當時算是時文,凡是讀過書的人,都能夠看得懂,讀得通。但在今天的中國文,所讀的乃是流行的語體白話文,所以要讀古文,就較為困難了。為了普遍流通,弘揚佛說的真理,故筆者以最淺白通俗的語體文字,將這部經,用講話的方式,傳播到社會上去,所以這本書就叫「佛說諸德福田經白話講」。 在經文裡,有許多「名相」,在此先作解釋,才容易明白。 所謂「名相」,也就是今人所說的「名詞」兩個字。 聞如是 在佛陀所說的一切佛經,首一句都用「如是我聞」,或「聞如是」,兩句是同樣的意思。是佛陀圓寂之後,結集經典的弟子們,將親耳聽到佛陀所說這部經,確是這樣說的,如是說,如是聞,沒有錯誤。 一時 「一時」二字,是指釋迦佛陀宣說這部「諸德福田經」的那個時間。因為地球是圓的,在印度是白天,而地球的另一面,卻是黑夜;在天上又不一樣,若在他方佛國,更是不同。因為佛陀每講一部經的時候,除了人類、天眾、修羅、鬼神聽聞佛法之外,還有他方世界的菩薩,也會來聽聞佛陀說法,因聽眾的時間觀念不同,所以佛不能固定時間。後來佛弟子們結集經典時,乃以「一時」二字通用,最為圓通了。 佛 「佛」是至高無上的大覺者之稱謂,覺有覺悟與覺察兩種意思。 覺悟,乃是覺知萬法事理,了了分明,好比一個人在黑夜裡作夢,清晨一覺醒來,頓時明朗,無明昏闇,剎那消失。 覺察,是覺察一切煩惱,使之不能為害,如世人覺知有賊,驚察警惕,不被賊人偷竊。 佛的聖慧一起,朗然大悟,不但是自覺,而且還要覺一切眾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達到無上正等正覺之聖中之聖,方得謂之為佛。 舍衛國 在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時候,在印度有個古老的國家,名叫「舍衛國」。 舍衛本來是一座大城的名字,叫「舍衛城」,屬於印度的「憍薩羅國」。 那時印度有同名的兩個「憍薩羅國」,一個在北方,一個在南方,當時住在北方舍衛城的憍薩羅國國王,覺得兩國同名不好,故將自己的國家,改名為「舍衛國」。 祇樹給孤獨園 祇樹給孤獨園是佛陀講這部經的地方。 在印度舍衛國的舍衛城中,有一位很有道德,很有學問,很有財富的長者,名叫須達多,因為他非常慈悲,樂善好施,時常周濟一般窮苦孤獨無依的人,以此善名流佈,人都稱他為「給孤獨長者」。 當佛陀在摩揭陀國弘法時,給孤獨長者因對佛陀深生敬仰,遠去聞法,並至誠懇求皈依三寶,為護法優婆塞。後來請求佛陀到舍衛城度化國人,並發願以園林獻佛,為弘法的道場。佛陀接受了他的願心,長者乃到處選擇,結果選中了祇陀太子的園林最為合適。須達長者對舍利弗說:「大德!在此舍衛城外,有林園一處,不遠不近,樹林茂盛,花草果樹,樓台亭閣,泉池流水,假山石橋,應有盡有,清雅幽靜,大小約五里,所見過的林園之中,以此為最勝,想在此為佛陀及比丘僧建造精舍,但此處為祇陀太子所有。」舍利弗應邀前往參觀,亦稱讚不已,乃商議與祇陀太子購買的事。須達長者託了好幾位與祇陀太子相好的朋友,從中撮合,長者亦親自出面向太子表明買這林園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享受,乃是建造精舍,請佛安住,弘法利生。太子本來堅持不肯,因聽說是供養佛陀,他也是最尊敬最崇仰佛陀的,心想這個福德由自己一人來作;但又受到須達長者的至誠所感,情面難卻,乃假意說:「長者買我園供佛,我甚同意,因長者你是遠近知名的豪富,黃金最多,你既有誠心,我園當賣;但必須將你的黃金鋪滿我的園地,厚敷五寸,得金賣地,若能依此條件,我即出售給你。」須達長者購園心切,不知太子是和他開玩笑的,乃一口答應了;一言為定,太子要知道他的黃金究竟有多少,認為鋪滿園地是不可能的事,又佯稱堅持原則,看看長者如何辦法。長者果然命人搬運金磚鋪地,不到幾日,地將布滿,黃金還有多餘,太子見之,更為感佩,乃發勝心,想獨自供養。他認為物之所貴,莫過金寶,而須達長者,尚能傾庫買地,建造僧園,我自己有何缺乏,定要此金呢?於是請悔約施地,但長者不肯同意,太子無可奈何,只說:「取金售地,已議在先,自難悔約,但我們只講的買地,未曾提說買賣地上之物,地今屬你,然林屬我。」於是二人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須達長者買地建造精舍及一切房屋,林園由太子供養,兩人共同布施,完成了他們的宿願。 祇園精舍建造完畢,佛陀遊此,對阿難說:「此園地乃善施給孤獨所買,樹木林園為祇陀太子所施,二人同心協力,共崇功德,自今以後,此地應名為『祇樹給孤獨園』,最為合適。」所建精舍,簡稱為祇園精舍,以二人之名合為園名,這就是祇樹給孤獨園的來歷了。 菩薩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乃是覺道,「薩埵」是勇猛,連起來講,就是勇猛精進,勤求覺道之義。翻譯成中國的語文,乃是覺有情或大覺有情,意思是指求道的大心人,或謂之道心眾生,即是求佛道,求大覺悟的人;自利是有情覺,利人為覺有情。 菩薩又譯作開士、大士或高士,總之乃求佛果的大乘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覺覺人,自利利人,自求成佛,願一切眾生皆得成佛,這就是菩薩之行。行菩薩道者,方得名為佛子,因為只有菩薩才能夠速得成佛。 菩薩修行直到成佛,其間必經的階段,有五十二位次:乃「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茲分七項敘述於下: 第一、十信位 入佛之妙法,首先須以信才能得入,其次第: 一、信心:滅盡一切妄想,而中道純真,去迷妄存正信。 二、念心:真信明了,一切圓通,雖經幾多生死,亦不遺失正念。 三、精進心:以妙圓純真之精明,進趣於真淨。 四、慧心:精明現前,純真的智慧自然發起。 五、定心:持智慧光明,周徧湛寂,心常凝於一真境界。 六、不退心:定光發明,則明性深入,唯知進而無退。 七、護法心:心進安然,則保持一切佛法而不失。 八、迴向心:覺明保持,則能以妙力,感佛光迴照,又向佛而安住。 九、戒心:心光密迴,則安住無為,而不遺失。 十、願心:住戒自在,故能遊於十方,所作悉皆隨願。 第二、十住位 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名為地,乃得信位以後,進而住於佛地之位。其次第: 一、發心住:以真方便,發起十住心,涉入十信之用,圓成一心之位。 二、治地住:心之明淨,如琉璃內現精金,以前之妙心履治為地。 三、修行住:涉知前地俱已明了,故遊履十方而無留礙。 四、生貴住:與佛同受佛之氣分,彼此冥通,入於如來種。 五、方便具足住: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無所缺陷。 六、正心住:非僅相貌,而心相亦與佛同。 七、不退住:身心合成,日漸增長。 八、童真住:佛之十身靈相,一時具足。 註:十身──菩提身、願身、化身、住持身、相好莊嚴身、勢力身、如意身、福德身、智身、法身。 九、法王子住:由初發心至第四生貴住,皆名為入聖胎,由第五至第八,名為長養聖胎,而於第九則相形具足,而出胎也。 十、灌頂住:菩薩既為佛子,堪行佛事,則佛以智水灌頂。 第三、十行位 菩薩修行,雖於十信十住位滿足自利,又復為利他之行,其次第: 一、歡喜行:為佛子之菩薩,以如來之妙德,隨順十方也。 二、饒益行:乃是利益一切眾生之行。 三、無瞋恨行:自覺覺他,無違無逆,無恚無恨。 四、無盡行:隨眾生之機類而現其身,三世平等,通達十方,利他之行無盡。 五、離痴亂行:種種之法門雖不同,然一切合同而無差誤。 六、善現行:以離痴亂故,能於同類中現異相,於一一異相,各現同相,同異皆是圓融。 七、無著行:十方虛空滿足微塵,於一一塵中現十方界,塵界不留礙。 八、尊重行:又名難得行,以前種種現前,皆般若觀照之力也,故於六度中,特尊重般若波羅蜜。 九、善法行:圓融之德,能成十方諸佛之軌則也。 十、真實行:以前圓融德相,一一皆清淨無漏,一真無為之性,本來常恆。 第四、十迴向 以大悲心救護一切眾生,謂之迴向,其次第: 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 二、不壞迴向。 三、等一切佛迴向。 四、至一切處迴向。 五、無盡功德藏迴向。 六、隨順平等善根迴向。 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 八、真如相迴向。 九、無縛解脫迴向。 十、法界無量迴向。 以上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皆是凡;十信是外凡,十住、十行、十迴向是內凡,又是三賢。 第五、十地 此乃大乘菩薩之十地位,其次第: 一、歡喜地:為菩薩初得聖性,破見惑,證人法二空之理,生大歡喜,故名歡喜地。於此地成就菩薩十波羅蜜中之檀波羅蜜。 註:見惑──種種妄見邪見邊見我見等之妄惑。 檀──布施,即捨義。 波羅蜜──乃到彼岸的意思。 二、離垢地:成就十波羅蜜中之戒波羅蜜,斷修惑,除毀犯之垢,使身心清淨,故名離垢地。 註:修惑──即思惑,因修道而斷貪瞋痴等迷情之惑。 三、發光地:成就十波羅蜜中之忍辱波羅蜜,斷修惑,得諦察法忍,智慧顯發,故曰發光地。 註:諦察法忍──即無生法忍,或名不起忍,察觀真理而安住於無生者。 四、焰慧地:成就十波羅蜜中之精進波羅蜜,斷修惑,使慧性熾盛,故云焰慧地。 五、極難勝地:成就十波羅蜜中之禪波羅蜜,斷修惑,真俗二智之行互違者,使之合而相應,故為極難勝地。 六、現前地:成就十波羅蜜中之般若波羅蜜,斷修惑,發最勝智,使現前無染淨之差別,故謂現前地。 七、遠行地:成就十波羅蜜中之方便波羅蜜,發大悲心,亦斷修惑,遠離二乘之自度,故稱遠行地。 八、不動地:成就十波羅蜜中之願波羅蜜,斷修惑,作無相觀,任運無功用相續,故為不動地。 九、善慧地:成就十波羅蜜中之力波羅蜜,斷修惑,具足十力,於一切處知可度不可度,能說法,故謂之善慧地。 十、法雲地:成就十波羅蜜中之智波羅蜜,亦斷修惑,具足無邊功德,出生無邊功德水,如大雲覆虛空,能降清淨之一切甘露法雨,普潤群生,故云法雲地。 第六、等覺 等是平等相等,覺是覺悟。在此,第五十一位菩薩,其覺悟等同諸佛,是菩薩之最高極位,其修行已滿三大阿僧祇劫,將得妙覺之佛果,其智慧功德,等似妙覺,惟至妙覺尚差一等,故謂之等覺。 等覺菩薩,又名一生補處菩薩,如現在兜率天彌勒內院的彌勒菩薩,就是一生補處的等覺大菩薩,人尊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再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他即降生到地球,於我們人間成佛,接替釋迦牟尼佛位。 第七、妙覺 妙覺即佛果之無上正等正覺,因佛乃菩薩修行而成,雖然成佛,亦列於菩薩位次的第五十二位──最高位。 小乘止於自覺,無覺他之功,大乘菩薩自覺覺他並行,而未圓滿,唯獨有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究竟,神通妙用,不可思議,故名為妙覺。十地以上,皆入聖位,十地與等覺,乃妙覺之因行,妙覺乃十地與等覺之果位,即是菩薩所修十度萬行最後所得之佛果也。 以上依拙作法雨繽紛第一集所講,在此應更淺明一點來解釋,菩薩乃是有情眾生已經覺悟了之後,再將自己所覺悟的真理,去覺悟他人,叫菩薩。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覺者,以佛法自利,再以佛法利益一切眾生,其心量廣大如虛空,立志普度一切眾生,而行佛道,叫菩薩。若在人間出世,現人身而行菩薩之道,我們就可以尊稱他們為人乘菩薩。再由人乘而進入大乘者,可稱之為大乘菩薩。 天帝釋 天帝釋的「天」,是指的欲界第二層天,此天名叫忉利天,中央一天,四方各八天,連中央共計三十三天,故又名三十三天。該天的天主稱為帝釋,即住居中央一天;所謂天帝釋者,即忉利天的天主也。 欲諸天子 天上的天,共分「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共計二十八層天,忉利天是二十八層天的第二層天。 欲界有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以上這六層天,都叫欲界諸天,這些天上有天子和天女,除了天女之外,男的都叫天子,故叫「欲諸天子」。 天尊 佛陀乃「胎、卵、濕、化」四生的慈父,「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的導師,是聖中之聖,天中之天,為諸天所共尊仰,所以恭稱之為「天尊」。 僧 「僧」是「僧伽」二字的簡稱。僧伽是和合眾的意思。出家的比丘在三人以上,「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見和同解」,以這六和的和諧合聚精神,團結生活在一起,所以叫做和合眾,謂之為僧團。 福田 田是田地,田地能生長五穀菜蔬和瓜果;人的心中能生起萬念、萬法,所以叫做「心田」。 人若行善修慧,猶如農夫於田下種,能得福慧之報,所以名為福田。 梵天 「梵天」是色界天中之初禪天,有「梵眾」、「梵輔」、「大梵」三天,通稱之為梵天。 波羅奈國 「波羅奈」是古印度中天竺恆河流域的一個國家,「鹿野園」就在這個國裡。 「鹿野園」又名「鹿野苑」,釋迦牟尼佛成佛後,最初來到這裡,度憍陳如等五比丘,說「苦、集、滅、道」四種真理,初轉法輪。 精舍 「精舍」乃是佛教寺院的別名,為出家沙門精進修行者所居之處,故名精舍;不是建築精緻妙好的意思。 轉輪聖王 「轉輪聖王」略稱「轉輪王」或「輪王」,又叫飛行皇帝,乃是世間第一有福之人,在我們這個地球世間,要在人壽八萬四千歲時才會有輪王出世,統轄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貨洲,北瞿盧洲等四天下。輪王有四種福報: 一、大富大貴,珍寶無量;財物豐盛,田宅眾多,為天下第一。 二、形貌端正莊嚴,具足諸佛所有的三十二相。 三、身體健康,安穩快樂,全無病苦,遠離災患,眾所讚歎稱譽。 四、壽命長久,為天下第一人。 凡是轉輪王出現時,天下太平,人民安樂,壽長體大,和平相處,樂為善業,沒有天災地變與人禍。此乃宿世生中多修福業,廣行布施,利濟世人之福德所感。 輪王有四種: 一、在第十小劫的增劫,人壽增至二萬歲時,鐵輪王出世,統轄南瞻部洲。 二、人壽增至四萬歲時,銅輪王出世,統轄南瞻部洲及東勝神洲。 三、人壽增至六萬歲時,銀輪王出世,統轄南瞻部洲、東勝神洲和西牛貨洲。 四、人壽增至八萬四千歲時,金輪王出世,統轄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貨洲、北瞿盧洲等四天下。 在佛經裡經常所說的,是指金輪王而言;凡是輪王出現都有千子七寶。七寶乃: 一、金輪寶:每當輪王遊行時,此金輪寶必先自前進,以制伏四方。 (如是鐵、銅、銀輪王,他們的輪即是鐵輪、銅輪和銀輪。其作用都是一樣。) 二、白象寶:輪王必有若干頭優良聰明的大白象。 三、紺馬寶:輪王必有若干匹深青帶紅色或天青色的駿馬。 四、神珠寶:此寶能變現一切所需之物,能知一切應知之事。 五、玉女寶:凡有玉女,皆是人中之優秀美麗而又聰明智慧者;玉女中最勝妙者,即是王后。 六、居士寶:有若干德行高尚,學識淵博,見解超人的居士,為王處理文化教務。 七、主兵臣寶:有極優秀偉大的將相,為王處理政務軍事,管理財物。 九十一劫 「劫」是梵語「劫簸」的略稱,翻譯中國的語文,乃是「分別時節」的意思;祖庭事苑裡說:「日月歲數謂之時,成住壞空謂之劫」。世間以人壽來計算,人壽自十歲往上增,每百年增一歲,增至八萬四千歲,再往下減,每百年減一歲,減至十歲,如此一增一減,為一小劫,九十一增減,即九十一劫,這個時間算起來相當長,一個地球之成住壞空,尚且不夠,要兩次乃至三次地球的成住壞空時間加起來,才能夠算得出九十一劫的時間來。 酪 「酪」乃是用牛乳精製而成,其味甚美。 迦葉佛 我們現在住居這個地球世界,人壽平均年齡兩萬歲的時候,有佛出世,即迦葉佛,乃釋迦牟尼佛以前之一尊佛。 九十六外道 佛陀住世時期,在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如何計算會有九十六種呢?因外道之中有六位外道師,每一位外道師,各有十五個大弟子,都是赫赫有名的外道代表人物,共為九十人,再加以六師,共計為九十六之數也。 三十七道品 凡學佛修行的人,都希望能夠了脫三界火宅,六道輪迴,生死苦惱,而達到即身成就,超凡入聖的境界。從凡夫發願修行,由入道而證果,也要經過許多層次階段,才能圓滿究竟。在此所謂「道」者,是能通達的意思。由凡俗而達到涅槃妙境的資糧,漸次修行,有三十七種,謂之「三十七道品」,又謂之「三十七分法」或「三十七菩提分法」。這三十七道品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依次解說如后: 第一、四念處 初學行人,入道之初,修五種觀想法,可使妄心停止。 一、不淨觀:觀世間一切之不淨,以止自己貪欲之心。 二、慈悲觀:觀一切有情眾生,盡是可憐之相,以止自己瞋恚之心。 三、因緣觀:觀「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即六根),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等十二因緣。乃至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輪迴相續之苦,以止自己愚痴之心。 四、界分別觀:向諸法觀照分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或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乃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之十八種境界,以止自己之我見。 五、數息觀:修時觀計呼吸的次數,以止自己散亂之心。 以上謂之「五停心觀」,修五停心觀之後,修四念處,依五停心觀,以止行人之散亂心,是為現法樂住,入「奢摩他」;依四念處,以發行人之觀慧,能觀見一切事理,四念處是: 一、身念處:「觀身不淨」,時觀自己之肉體色身,五臟六腑,皮肉百骸,七竅痰淚,乃至大小便溺,髒污不堪,及至死後,肉爛蟲生,屍水臭溢,種種不淨之相,逐成白骨骷髏,恐怖等觀。 二、受念處:「觀受是苦」,諦觀人自出胎,呱呱墮地,觸風如利刀刮體,衣毛如刺鑽身,及至長大,營謀勞動,生老病死,貪求不得,愛又別離,怨家對頭,五陰熾盛,天災人禍,七情六欲,無不是苦;縱或天之驕子,榮華富貴,最後還是大夢一場,無常空苦。 三、心念處:「觀心無常」,人都有心,活在世上,有了身體,也即有心,晝時心猿意馬,攀緣不息,夜間還要做夢,上天下地,沒有一時寧靜,時刻變易,永無恆常。 四、法念處:「觀法無我」,人人都妄執一個我,但不知那個才是我,若說眼睛是我,鼻子又是誰?若說鼻子是我,舌頭與耳朵又是誰?若說頭是我,腳又是誰?乃至宇宙之內,萬事萬物,都找不出一個具體主宰的我。 以上四念處,以慧為體,慧的力量,能使身、受、心、法等念住於所觀之處,故又名為「四念住」。 第二、四正勤 在三十七道品中,次於四念處之行品,乃「四正勤」,其次第是: 一、對已生之惡,令斷除,而勤精進,澈底斷除。 二、對未生之惡,令不生,而勤精進,永遠不生。 三、對未生之善,使之生,而勤精進,令其速生。 四、對已生之善,使增長,而勤精進,永遠為善。 以一心精進,行此四法,故謂之「四正勤」,因勤精進之故,能斷懈怠,所以又叫「四正斷」。如此行之,對於策進「身、語、意」三業清淨,此為最勝之法,故又名為「四正勝」。修行之人,以意中決定,而斷然行之,故又名為「四意斷」。 第三、四如意足 在三十七道品中,次於四正勤所修之行品,即此「四如意足」,又名「四神足」,乃是四種之禪定也。在四念處中修實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進,精進智慧增多,定力勢必弱小,今得以四種之定以攝心,則使定慧均等,行者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又名「四神足」。所謂如意者,乃如意而得也,此為六神通之身如意通,總曰「六通」,是定所生之果。又,足者是有所依的意思,如人之身體,依兩腳而直立,行者可以依之而得天眼、天耳、神足、他心、宿命、漏盡等六通之如意,乃依此四種之定而起,故比喻定為足。又,神者乃靈妙之德,此德為能生靈妙德之所依,故名為足,此四者依加行而立名,次第如下: 一、欲神足:欲於加行位起此定,依定之力,故定引發而起。 二、勤神足:於加行位勤修此定,依定之力,故定引發而起。 三、心神足:於加行位一心專注,依心之力,故定引發而起。 四、觀神足:於加行位觀察真理,依觀之力,故定引發而起。 在加行位中,雖有多法,而此四法,資益最勝,故從此四者而立名,曰「四神足」。 第四、五根 所謂「五根」者: 一、信根:信佛、法、僧三寶,及苦、集、滅、道四諦者。 二、精進根:又名為勤根,乃精勤勇猛進取修行善法者。 三、念根:時刻思惟,憶念正法者。 四、定根:使心止於一境,而不散亂者。 五、慧根:思惟真理者。 上列五法,是能生其他一切善法之根本,故為「五根」,比如種樹,若不生根,樹幹與枝葉,無由生長;植樹必先生根,枝幹樹葉,方得繁茂,才能開花結果,修行善法,亦是這樣,於清淨法中,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有增上之妙用,是何道理呢?由此潛伏之勢力,能降伏一切煩惱,而引發聖道之故也。 第五、五力 有了以上五根,就能產生五種力量: 一、信力:正信之根增長的力量,能破行者一切的邪信。 二、精進力:精進根增長的力量,能破行者身心的一切懈怠。 三、念力:正念之根增長的力量,能破行者一切諸邪念。 四、定力:正定之根增長的力量,能破行者一切諸亂想。 五、慧力:慧根增長的力量,能破三界之一切諸惑無明。 第六、七菩提分 七菩提分,即「七覺支」或「七覺分」,覺,有覺了覺察之義,此乃為使定慧均等之法,此法分為七種,故曰「七覺支」。 一、擇法覺支:以智慧簡擇其法之真偽。 二、精進覺支:以勇猛精進之心,離開邪法邪行,而行正法之真理。 三、喜覺支:得真正善法之真理,即生一種歡喜之心,此乃法喜充滿。 四、輕安覺支:行者止息妄念,觀照真理,定慧寂照,止於諦理,斷除一切結業煩惱麤重,甚覺身心輕利安適,又名「除覺分」。 五、念覺支:常明覺照,定慧均等,不散不失,不使廢退。 六、定覺支:使心住於圓明一境,而不散亂。 七、行捨覺支:捨諸妄謬,捨一切法,平心坦懷,更不追憶,是行蘊所攝捨之心所,故名行捨。 假若行者的心,感覺浮動的時候,可用以上七覺支中之「除」「捨」「定」這三覺支以攝之;若行者的心感覺沈沒的時候,可用七覺支中之「擇法」「精進」「喜」這三覺支以起之。第五之念覺支,常念定慧,不可廢退。除此念覺支之外,其他覺支,乃隨行人之需要而用之。以此七事,得證無學之果也。 第七、八正道 所謂「八正道」,也即是八種聖道,故又謂之「八聖道」。聖者,正也。聖道就是正道的意思。因為這八種聖道,離偏離邪,不顛倒,不虛妄,無迷惑,惟真智,故謂之正道。這八種正道是: 一、正見:離一切邪見、偏見、妄見,乃非顛倒見,是名正見。見「苦、集、滅、道」四種真理,而明了人生,知離苦得樂,離世間相之有漏法,而入出世之無漏清淨聖境,故正見是八聖道的主體。 二、正思惟:既已見苦集滅道四種真實的義理,就當思惟,而使真正的智慧增長,以達到無漏圓滿清淨的聖人境界為目的。 三、正語:一個人有了真正的智慧,就不會再說虛妄的言詞,及動聽的綺語,傷人的兩舌,罵人的惡口,並能離謗人與邪說謬論等一切造諸罪惡的言語,所說皆是利人利世,使人聞之心生喜樂的正當正分的語言。 四、正業:做到身業清淨,不做一切惡業;口業清淨,所說皆是正語;意業清淨,離一切邪妄不正的思想,所有行為,以真正智慧,滅除身、口、意一切邪業,時刻清淨無漏現前,所有表現,皆是利己利他的菩薩行為。 五、正命:既已做到身、口、意三業清淨,對於自己及家人的生命生活與生存,就以正當的方法來維持;不會去做那些對於世俗詐現奇特之相,也不誇自己任何功能違背因果之事,更不以占卜斷人吉凶,不以大言壯語表現自己之威勢,不專說動人之言詞等不正當的行為,以求名聞利養而活命。乃以士農工商醫藥衛生等,世人生活與精神所必須的千萬行業,辛苦經營,以合法利益,養活自己及家人眷屬之生命,此為正命。 六、正精進:應分兩方面來說:一、為了維持法身慧命,當精進修行涅槃之道業。二、為了維持色身生命及家庭安樂,社會繁榮發展,對於每一個人的一切學業及生活技能,並社會人類的一切正當事業,萬業千行,要求精進,不可懈怠,消除任何依賴苟安的心理。 七、正念:以真正的智慧,時刻憶念一切正道正行,而無任何邪念,不起那些酒色財氣等傷身敗德,損己害人的不正念頭。 八、正定:以真正的智慧,入於無漏清淨之禪定也。遠離一切邪妄,無論行住坐臥及言語工作之時,時刻都不起任何妄念,而住於正定之中。 以上八種方法,皆離邪非,所以名之為正,行者能達到清淨極樂之涅槃妙境,故名之為道。凡行此道者,在世得福樂,進而可離有漏的世間法,而成就無漏的出世法,世出世法,兩者相宜,皆可超凡入聖,是名之為聖道。 十二部經 佛教的經典,有三藏十二部之多,三藏是經、律、論;十二部經是: 一、長行:長短句文體的經文。 二、應頌:亦云「重頌」。複述「長行」文義的偈頌。 三、孤起頌:正譯「諷頌」。不涉「長行」內容,而自成一義的偈頌。 四、因緣:所說「教啟因緣」及種種根本緣起的經文。 五、本事:所說諸弟子輩宿世事蹟的經文。 六、本生:所說如來宿世受生的經文。 七、未曾有:亦云「希有」。所說種種殊勝境界神通妙用的經文。 八、譬喻:種種譬喻教化令獲法益的經文。 九、論議:質疑問難,討論辯詰的經文。 十、自說:如來觀眾生機,不待啟問,而自宣說的經文。 十一、授記:如來預言諸弟子未來成佛的經文。 十二、方廣:所說方正廣大之道理的經文。 三乘教 佛教裡所謂的「三乘」,乃是指「小乘、中乘、大乘」。乘有運載義,如車、船、飛機,這許許多多交通工具,都叫做乘。 「小乘」即「聲聞乘」;顧名思義,聲是聲音,聞是聽聞。在佛弟子中,因聞佛說法,或讀佛說經典,而覺悟到「苦、集、滅、道」這四種真理,並且斷除了我見、邊見、妄見等一切迷惑邪執理論的見惑;又斷除了因貪、瞋、痴等迷情,思慮世間事物而起的思惑,自己得度,證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等四果,而不發心度一切眾生者,叫小乘。 「中乘」乃是「緣覺乘」;「緣覺」即是「獨覺」,又稱之為「辟支佛」。 為什麼叫「緣覺」呢?緣是指「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的十二種因緣。修行人因觀此十二因緣的事相,斷除迷情妄惑,證得真理;或因觀察一切大自然的變幻,飛花落葉,世態無常,種種外緣,未聞佛語,未見經典,未見佛陀,而自覺悟者,永離生死,得解脫者,叫緣覺。 「大乘」乃是「菩薩乘」。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是覺道的意思;「薩埵」是勇猛,連起來講,就是勇猛精進,勤求覺道之義。譯成中國語文,為覺有情,或大覺有情,意思是指求道的大心人,或謂之道心眾生,即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利利人,自度度人,自化化人,不但自求得度,還要將所有一切人類,乃至一切眾生都度離苦海,得到究竟安穩快樂的彼岸,最後而至成佛。 沙門 「沙門」二字是梵語,譯成中文乃是「息、息心、靜志、淨志、乏道、貧道」等意思。乃是依照佛教的制度出了俗家,而入佛教僧團,剃除鬚髮,受持淨戒,修行辦道,弘法利生的「比丘」和「比丘尼」。 也就是修學佛道,勤斷貪瞋痴而增戒、定、慧之出家人的總稱。沙門分為四種: 一、勝道沙門:如諸佛與緣覺辟支佛。 二、示道沙門:如諸大菩薩與弘法利生的菩薩比丘僧尼。 三、命道沙門:如阿難以戒定慧為延續佛之慧命者。 四、污道沙門:如犯禁戒竊盜等情使佛教蒙污受損者。 四雙八輩 此乃「四向四果」的聖者: 一、須陀洹向,得須陀洹果。 二、斯陀含向,得斯陀含果。 三、阿那含向,得阿那含果。 四、阿羅漢向,得阿羅漢果。 阿羅漢已入無學位,再進一步只有迴小向大,修學菩薩了。 因為看這本書的人,不一定都是對佛教有深入者,如對佛教有深究的人,倒不一定會看這些初淺的書,為使大眾或學生都能看得懂,以上「四雙八輩」,在此要打個譬喻來說。 正如學生讀書,先想學工、學商、學農,有了向學的心理準備,叫做「向」,然後參加考試,考入心向的學校,然後努力攻讀研究,結果拿到了畢業文憑。如: 一、專科學校向,得專科學校果──畢業文憑。 二、大學向,得大學果──畢業有學士文憑。 三、碩士向,得碩士果──有碩士文憑。 四、博士向,得博士果──有博士文憑。 博士再上,已無學位,只有由學府轉到社會,再研究如何利益社會大眾,這好比羅漢要回小向大,將來才能成佛一樣;博士如不到社會利人,就完全失去了得到博士果的意義了。 十二賢者 「十二賢者」是修十二頭陀行的賢者。凡修頭陀的行人,必須做到: 一、衲衣:又叫「糞掃衣」。乃人所不用,丟棄於地者,拾回洗淨,縫衲為衣,穿用禦寒。 二、三衣:可叫「但三衣」,但穿著「僧伽梨、鬱多羅、安陀會」三種出家人特有的法衣。 三、乞食:要經常自己托鉢乞食,不受他人之招待,也不受僧團中之食。 四、不餘食:除每日午前托鉢一餐正食之外,其餘時間不再有正食;如其餘時間進食者,則謂之餘食。其他如餅菓麵粥等小食,不在此限,如身體不適,可為藥食。 五、一坐食:午前只用一餐正食,連小食都不再用,則叫一坐食。 六、一揣食:也叫節量食。雖在午前托鉢正食,但認為多食有害,乃受一丸之食於鉢中充飢,不再多受。 七、阿蘭若處:即遠離憒鬧人家,而住閑靜之處。 八、塚間坐:住在大墳墓間或墓園之處。 九、樹下坐:經常於大樹之下禪坐。 十、露地坐:如果在樹下或塚間、岩下陰冷,則於露天之地打坐。 十一、隨坐:比丘到任何地方,有草地即坐,也不一定墓地、岩下、樹下、石上、室內或露天才坐。 十二、常坐不臥:日夜經常跏趺而坐,不必橫臥,也叫「不倒單」。 頭陀行者,還有其他許多事物,在此從略。 緣 覺 覺是覺悟,佛為大覺,在四聖六凡十法界中,佛、菩薩、緣覺、聲聞是四聖。 「緣覺」即是「獨覺」,又稱之為「辟支佛」。 為什麼叫「緣覺」?緣,指的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的十二種因緣。修行人因觀此十二因緣的事相,而斷除迷情妄惑,證得真理;或因觀察一切大自然的變幻,飛花落葉,世態無常,種種外緣,而得覺悟,永離生死,得解脫者,謂之緣覺。 何以又叫「獨覺」?當緣覺行人,初發心時,本值佛世,聞佛說法,種大善根,多生累劫,宿因所萌,自知出家,精進修行,其性獨樂寂靜,遠離塵世,不與任何修行的人相處雜居,沒有師友教導,直到加行修滿時,亦不逢諸佛住世,不得聞佛說法,又未閱讀諸佛經藏,乃由自己應緣機而獨自覺悟,永出三界火宅,不再六道輪迴的人,就叫獨覺。 怎麼又稱「辟支佛」呢?辟支佛是梵語「辟支迦佛陀」的簡稱,是指開辟支佛覺悟的因行者。「辟支」的意思?依梵語本為「鉢剌翳迦佛陀」,「鉢剌翳迦」翻譯中國語文,就是因緣二字,「佛陀」為覺,連起來就是「緣覺」之義。 在大、中、小三乘聖教中,菩薩具有大悲心,能自覺覺人,自利利人,自度度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故為大乘;緣覺因沒有大悲心,只知自度自利,自求解脫,沒有利他度人,不起利益眾生的大慈悲心,雖發此「緣覺菩提」至終住於涅槃,有勝於小乘聲聞,但終不能達到諸佛大覺世尊之最高妙果,故只稱之為「中乘」。 在中國周朝,出生於楚之苦縣厲鄉曲仁里的李耳,字老聃,曾撰道德經五千餘言,後人尊為道教的始祖;老子學問道德極深,「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由此可見老子主張出世,清淨無為,晚年騎青牛出了函谷關,不知去向,不明所終,其言行正與辟支佛相符合,可以稱之為中乘的獨覺行者,極為適合。 道家行人,主修長生不老,遁世成仙;按仙人的意思,乃是入山行道,長壽不死,不入世間者。人之肉身,有生即有死,有成即有壞,云不死者,如佛教之說,必須入了涅槃,方得名為不死,實則是不生不滅。若言「佛道一家」,其老子之道,應為「中乘」。在明朝白雲齋所撰道藏目錄說:「洞元,為太上老君(老子)所演,是為中乘」,由斯可以啟發道家行人,對於佛經的深入研究,有了一個正確的方向。 阿難 「阿難」乃「阿難陀」的略稱,他是釋迦牟尼佛父親淨飯王的三弟斛飯王的兒子,也即世尊三叔的兒子,算來是佛陀同祖父的堂弟,出家後是佛陀常隨弟子中的侍者。阿難生於二月初八,正是世尊成佛之夜,佛壽五十五歲時,阿難才二十五歲,他就在二十五歲這一年,隨佛出家,侍從佛陀二十五年,受持一切佛法,列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因他多聞第一,在增一阿含經卷三,佛陀曾說:「我聲聞中,第一比丘,知時明物,所至無疑,所憶不忘,多聞廣遠,堪忍奉上,所謂阿難比丘是。」 真人 世稱阿羅漢及佛,都叫「真人」。其義乃是已證真理的人;真實所證,證真之人,故叫真人。 八難 「八難」者,乃見佛聞法的八種障難: 一、畜生 二、地獄 三惡道的眾生。 三、鬼神 四、北鬱單越人。 五、長壽天眾。 六、盲聾瘖啞之人。 七、世智辯聰之人。 八、佛前佛後出生之人。 經文直講 佛說諸德福田經 集經的弟子們,曾親耳聽聞這部「諸德福田經」,是釋迦世尊,一時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講的。那時有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菩薩萬人以上,還有無量無數的居士們,層層的圍繞著佛陀,靜靜的聽佛陀說法。 那個時候,三十三天的天主帝釋,和欲界諸天的天子們,亦從空而降,來了三萬兩千多眾,後面還有跟著來聽經的天子,不計其數。 帝釋首先來到祇樹給孤獨園,領導天子們,向佛陀五體投地,稽首頂禮,然後退坐一旁。 坐在前面的帝釋,回過頭來,看看天眾們都已坐好了,祂好像受到佛陀精神的感召,從祂的座位上站起來,整理衣服,右膝著地,向佛陀合掌恭敬,稟白世尊說:「今弟子率領天眾來此禮拜佛陀,心中有些問題,想請佛陀開示,垂訓許多做人處世的軌則。」 佛說:「一個人若處黑暗的房屋,不知去找燈火,沒有燈燭之明,即無法看見黑暗的屋子裡,有些什麼東西;善哉!天帝,你有大善根,能夠提出這些問題請示。你就儘量的問吧!我會為你們分別詳為解說,使聽眾們能夠會意。」 帝釋問:「世尊啊!行善生天堂,造惡下地獄的道理,我都知道,但不知一個人所作利人的善德,是否如影隨形,必然有福;如農夫耕種良田,種下一粒甜果的種子,將來果樹長大,收穫無限無量?種下了絲髮般的德本,能獲得無量的福報嗎?希望天尊為我們解說,惠賜寶貴的訓示,令我們這些愚痴矇昧的眾生,能行善積德,將來也能得到無量的福報。」 世尊歡喜的感歎說:「善哉!天帝,你提出這個問題,問得很好,你就開意的問吧!這是無上福德的法要,希望大眾都能注意的聽著,聽了之後,靜靜的善加思考,吾當儘量為你們演說,令你們生大歡喜。」 天上的帝釋與諸天眾,及一切佛弟子們,都靜靜的聽佛陀開示植福法要。 佛說:「在十方三世佛教僧團中,有五種清淨之德,名叫福田,只要世人供僧,即可得到福樂的果報,由此善根,進而行菩薩之道,利濟世間,將來定然成就佛果。眾僧有那五種福田呢? 一、凡是發菩提心,出離世俗的沙門,都是心懷至道,身不離道。 二、凡出家沙門,身穿法服,重視內在如法,端正莊嚴,不像世俗凡夫,只注重外表形像之衣著華美。 三、凡出家沙門,是永遠斷除一切情縛,得到解脫,斷惑證真,沒有任何不適。 四、凡出家沙門,為了奉行眾善,珍重慧命,就是拋棄身體,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五、凡出家沙門,多是立志勇猛精進,勤求覺悟,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乘菩薩,縱有小乘自度者,達到自度之後,也會迴小向大,廣行大乘濟世,乃至將來終於成佛。 僧人以此五種德行,故稱之為福田,乃是最良最美的清淨福田,永存甘霖,不旱不濕。世俗凡夫,若無相、無住、無願、無求,以清淨心而為一切供養,可得福報不可思議,不可譬喻。」 當時佛陀並以偈讚頌清淨福田僧說: 「毀形守志節,斷愛捨慈親, 出家修聖道,弘法度眾生, 五德超世務,是名最福田, 供養獲永安,其福第一尊。」 佛陀又對帝釋說:「又有七法,廣行布施,名叫福田行,布施者可得很大的福報,在人間報盡,壽命終了之際,即可生到色界的梵天,享受梵天的福報。 是那七法呢? 一、興建創立佛寺,佛菩薩舍利寶塔,僧人居住之僧堂房舍樓閣,並種植果樹,解僧飢渴,以安僧修行辦道,弘法利世。 二、建設公園,種植花草樹木,供人清涼遊樂,以怡世人身心,並設公共浴池,供人沐浴方便使用。 三、經常捨藥施醫,救治眾生的痛苦,布施公共衛生設備,防止傳染疾病流行。 四、作堅固舟船,供人過河渡江越海,使行旅之人方便。 五、建設橋樑,修築道路,以利行人,或扶持背負體弱殘障之人,過水就路。 六、在道路之旁,鑿井引泉,或設茶水以供行人解渴。 七、道路之旁或人多之處,公園之內,建造公共廁所,公共洗面洗手之處,使人方便大小便溺,洗除污垢。 世人有修除內心不淨,而行此七件布施者,得生梵天之福。」並又說偈,以讚歎如此行施之人: 「布施建佛寺,起塔建僧舍, 施公園浴廁,建舟車橋樑; 供清泉茶水,施醫藥救治, 助人過渡河,解人之困厄; 生人得有福,無病常安樂, 常修此勝行,終得昇梵天。」 當佛陀說完此偈的時候,在座的有一位比丘,名叫聽聰,聽完佛陀所說,心中生起了無比的欣喜,乃站起來向佛陀頂禮問訊,並胡跪合掌,稟白世尊說:「佛教的真理,廣大無邊,潤澤一切眾生,功德無量,何以呢?因我知道自己的宿命,往昔因中曾生在今之波羅奈國地方,是一位富貴人家的兒子;在一處道路旁邊,建造一處不大的精舍,專門供養於此過路的出家沙門,凡是僧眾們所需用的,如床舖臥具,飲食醫藥,只要是住在精舍,完全由我供給,就是過往的僧人,因行路疲憊,亦可在此休息,恢復精神再走。即因這種福德所感,我命終之後,曾生到忉利天上,為天主帝釋,復下生人間,為轉輪聖王,各三十六次,曾領導過三十三天的天眾,和世間人民。我為帝釋及輪王時,足下生毛,步遊虛空,時經九十一劫,一切福報自然出現,今逢世尊出世,顧念一切眾生,去除我的愚痴俗濁,使我能夠生起清淨的智慧,希望那多生累劫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之根枯竭,做一個名副其實的真人,這種福報才是真正之福。要得出世的大福,必先修世間福報,但不要執著世間之福,才能得到出世之福,故世間有福之人,必須能捨惠施,出世之福才能圓滿究竟。」 聽聰比丘向佛陀表白了他心中想說的道理後,又說偈以頌: 「因宿世行施,供養出家眾; 福感為天帝,餘福逢佛陀。 淨慧了生死,痴愛情斷盡; 佛恩之廣大,難報難思議。」 聽聰禮佛還坐,又有一位名叫波拘盧的比丘,從座位上站起來,整理衣服,向佛陀頂禮,胡跪合掌,稟白世尊說:「我憶念過去無數世的時候,出生在夷那竭國地方,是一位德望很高,財富無量的長者之子,那時無佛出世,只有僧團的沙門,弘揚佛教。在一次講經的大會,我曾前往聽經聞法,深感法樂,心生歡喜,持一可以做藥的呵梨勒果,供養眾僧分食,防止僧眾們的病苦。就是為了這種因緣,後來命終昇天,享受天上的福樂;再下生世間為人,時常都出世在富貴人家,身體健偉,端正莊嚴,曾為英雄豪傑,與眾不同,超群脫俗,人所尊仰,身無病苦,尚有餘福,今日遇佛出世,受佛慈光攝受,導我痴冥,傳授我佛法妙藥,依法修行,得阿羅漢的果位,且獲得無比的大力,能移山填海,具足了佛慧,能消除諸惡。布施僧眾的福報,實在好極了!妙極了!佛法之所說,實在是宇宙間的真理。」 波拘盧說到這裡,言猶未盡,又說了一首偈來頌揚布施的妙德: 「慈澤潤枯槁,德勳濟苦患; 一果之布施,豪福迄於今。 佛陀示真理,蒙教出深淵; 僧眾為福田,聖祐無涯際。」 波拘盧比丘,說完禮佛,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時,又有一位名叫須陀耶的比丘,從座而起,整齊衣服,向佛陀頂禮,胡跪合掌,至誠恭敬的稟白世尊說:「弟子以宿命智知道過去世時,生長在維耶離國的境內,因宿世沒有供僧濟貧,沒有植福,所以生長在一處窮苦民家,那個時候,未遇佛陀出世,但世間尚有佛法,由僧眾弘傳,到處行化。有一天我擔乳酪,到市集上出售,正逢眾僧舉行弘法大會,乃佇立聽經,聞沙門講說經義,出言微妙,心生歡悅,隨即取了一瓶酪,布施供養眾僧,當蒙僧眾舉酪為說咒願,使我更加歡欣踴躍。就因為種此福田,壽終得昇天之福報;天福享盡,再下生人間,為人豪貴,財富無量,歷經多劫,都是富貴尊榮。末後因犯了過失,在母懷胎將近臨產時,母病身亡,於棺中尸產嬰兒;尚餘微福,遇佛出世,能夠出家,聞法修持,了脫生死,得阿羅漢果。植福的真理,宇宙間唯有佛說最為真切偉大。」 須陀耶說到這裡,又說偈讚頌道: 「宿為窮家子,賣酪謀生活; 聞僧說妙法,心生大歡喜。 以酪供僧眾,獲得無量福; 從遇佛出世,又得大解脫。」 須陀耶說完,才回到自己的座位,又有一位比丘,名叫阿難,即從座起,整理衣服,向佛頂禮,胡跪合掌,亦稟白世尊說:「我憶宿世,曾生長在羅閱祇國,是一個庶民百姓的兒子,身上生一個惡瘡,久治不癒。在自己親友之中,有一位修行學道的人,對我說,要我沐浴眾僧,取其浴水,用來洗瘡,瘡速痊癒,又可得福,一舉兩得之事,我心甚為歡喜。 於是我即備資前往佛寺,禮佛供僧,以恭敬至誠之心,重新作了一口新井,備辦了香水及沐浴用具,一應齊全,供給眾僧沐浴之後,我乃以浴水洗瘡,希望除患,早日痊癒。以此因緣,瘡既痊癒,身體恢復健康,端正莊嚴,光明潔淨,不染塵垢,經九十一劫,常得淨福。這就是供僧所感應的福報,承蒙僧伽庇佑,如此之廣遠,而今又逢佛陀出世,心垢全清,解脫證真。」 阿難說完了這些話,又在佛前以偈頌說: 「佛教之聖眾,我說是良醫; 救濟眾生苦,癒我之瘡痛。 供浴得福報,世世常安樂; 遇佛大醫王,更為良福田。」 阿難說完了他要說的話,禮拜過了佛陀,回到自己的座位之後,另有一位比丘尼,名叫奈女,亦從座而起,整齊衣服,向佛陀頂禮,長跪合掌,稟白佛陀說:「弟子憶念過去世,亦生在今之波羅奈國地方,是一個最貧窮的女人,那個時候,有佛出世,佛號迦葉如來。正當迦葉佛與弟子們大眾說法的時候,我亦在座聽經,得到法樂,非常歡喜,心想布施,但因貧困,身無分文,不能如願,甚為悲戚,乃到附近他人之果園,向人乞得奈果一個,大而甘美,香甜無比,即以此果並清水一盂,供養佛陀及諸僧眾。佛知弟子至誠恭敬供養,乃為咒願受之,並將果切片泡水,普遍分食,眾僧皆得,沒有遺漏。即以此種因緣所植福德,當生壽終生在天上,為天帝之后,後下生凡世,不由母體胞胎,九十一劫都由奈花之中化生,端正莊嚴,鮮淨美妙,常知宿命,而且今世遇佛出世,蒙恩攝受,為座下比丘尼弟子,開示道眼,得到了解脫。」 奈女比丘尼說到這裡,又說偈讚頌: 「佛法僧三寶,廣度世男女, 因貧乞果施,獲福離諸苦; 上生為天后,墮世奈華生, 供僧佛之報,福田為第一。」 奈女比丘尼,剛禮佛回座,天帝釋又從座而起,恭敬禮佛,合掌胡跪,稟白世尊說:「我於過去世時,生於拘留大國,為一位大財長者的兒子。有一天,穿著新衣服,被大人抱入城去遊玩,到處觀賞時,遇著很多出家的沙門,正沿街托鉢乞食,見到家家戶戶,很多人都布施僧眾飲食。自己亦想到,希望自己有很多的財寶,用來布施這許許多多的出家人,那該是多麼快樂的事! 於是將佩戴在身上的瓔珞珠寶,全部解下,布施給走在路上的比丘僧,要他們分受。那些受施的僧眾們,各各原地站著,合掌向空一同為我咒願,歡歡喜喜的過去。即以此種布施因緣,在人間世壽終了之時,生到忉利天上,為天帝釋,永離八難。」 天主帝釋說到這裡,又說偈頌道: 「道德最高者,開福之道路, 塞禍患原源,幼童行布施, 僧眾生歡喜,緣此感福報, 為忉利天帝,施僧福最勝。」 佛陀聽了以上的稟白,乃對忉利天的帝釋及全體大眾說:「你們聽我說自己宿世的一段經過。昔我前世,於今之波羅奈國,曾在一處通衢大路的旁邊,建設了一處公共廁所,供過往行人大小便用,凡是經過該地方便而得輕安者,莫不感激此種義德之行。以此福德之感,生生世世,所生潔淨,多生累劫行道,穢染不污,福氣自來,至到今生成佛,身體金色,並有光耀,塵水不能沾污,飲食自然消化,沒有便利諸患。」 世尊說到這裡,又說偈頌道: 「忍辱修福事,我人所不污; 造廁施方便,除煩得輕安。 此德降貢高,又可增福報; 進而成佛道,故施廁最樂。」 佛陀又對天帝說:「世間有九十六種外道,均不如佛道,宇宙之間以佛道為最尊。九十六外道,亦有九十六種法術,皆不究竟,以佛法為最真。世間有九十六種僧,但均不如佛教之僧眾,唯以佛僧為最上。 為什麼有這樣的說法呢?因十方三世所有如來,均於無量數劫前,發願至誠至真,就是犧牲了生命,仍要修陰功,積善德,誓為救度一切眾生,就是將自己的財產及妻子,自己的頭顱、眼目和身上的血肉,都用來布施,難捨能捨,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毫無貪戀之心,無相行施,心若太虛,宇宙萬物無所不包,無所不覆,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及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行,眾善皆備,德慧圓滿,所以能夠成佛。 成佛之後,身上是紫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世間無人可比,過去現在和未來,無不明照通達了澈,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之天尊,三界之內沒有能比佛者。凡是佛之所言,皆能取信,凡是佛之所行,皆是德行,佛降世間,所說微妙佛法,震動天地,所有眾生只要能發恭敬至誠淨信之心,對一切如來,其福之大,勝過得到如大千世界那麼多的珍貴寶物。 諸佛世尊皆能說三十七道品,及經、律、論三藏十二部經,分別說明一切罪福,至誠懇切,開演大中小三乘教義,使佛弟子皆能依教奉行,聞者心生歡喜。 佛說法要使人樂作沙門,信仰佛教,廣行菩薩之道。凡出家為沙門之僧眾,立志遠大,志向清高,在眾僧之中,多四雙八輩,及修十二頭陀之賢者,捨卻了世間的貪欲與諍論,引導世人,開創致福之道。人間與天上之道路能夠通達,乃是出家僧眾弘化之所致也,故佛道是至尊至貴的無上之道,一切諸佛菩薩,及緣覺聲聞,都是從這裡邊產生的。僧眾們教化一切眾生,度脫一切群生,那是至上至高的工作,所以供養僧眾,乃是種植無比之最上福田。」 當佛陀開示這些法要時,天帝以及一切大眾,盡釋心中之疑,皆發無上正真道意。在此次說法的大會上,頓時有不可計數的人得法眼淨。 於是阿難又胡跪合掌恭敬請問佛陀:「請問世尊,今天所說名為什麼經?怎樣奉持?」 佛示阿難:「此經名為諸德福田,要令後世佛子,時常奉持,不可缺減,是為重要。」 佛陀說完這部諸德福田經的時候,天上的帝釋,及一切天人會眾,皆大歡喜,一齊向佛陀頂禮離去。 佛說諸德福田經白話講終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