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2/17 10:52:08瀏覽406|回應0|推薦3 | |
一位60歲的老婆婆,望著自己的腳,心中的酸苦觸動紅著眼框的淚。因為自己的疏忽,對糖尿病的控制怠慢不重視,一次不經意地刺傷足底,換來的是嚴重的無法控制蜂窩組織炎,截肢是醫師與大家討論後不得已的決定。根據大型研究,年齡超過70歲或50至69歲患者有糖尿病或抽菸的病史,有三成的病人有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 但隨著糖尿病人口增加,高脂高熱量速食文化之蔓延,抽菸人口增加及年輕化,週邊血管阻塞的發生率隨之增加,造成病患末梢肢體缺血,間歇性跛行、缺血性疼痛、皮膚潰瘍以及壞死。因缺血性壞死而導致截肢的個案數也愈來愈多。尤其糖尿病病患,更是常見。 週邊血管阻塞性疾病的發生,常導因於粥狀動脈硬化及狹窄或有時因急性血栓掉落導致的急性栓塞;阻塞嚴重時,疼痛是最主要的症狀。 1.急性動脈阻塞:可因栓塞症(embolism)或血栓症(thrombosis)或外傷等因素所導致,所造成的疼痛常是突發合併麻木、無力感。若阻塞無法即時消除且側枝血循尚未形成,則可能造成肢體壞死後不再疼痛;動脈阻塞後48小時,遠端肌肉可能會發生無法挽回之壞死。若儘早將血管疏通可避免肢體壞死的危險性。急性動脈阻塞主要有五個徵兆(5P):疼痛(pain)、麻木(paralysis)、感覺異常(parethesia)、脈搏消失(pulseless)、蒼白(pale)。 2.慢性阻塞:漸行性的血管阻塞,常在運動時感下肢肢體的疼病,尤其是小腿肚處,休息時即可緩解,此為間歇性跛行。當阻塞更厲害時,連休息都無法緩解此疼痛時,到最後就會發生組織壞死之情形。 另外,病患因血管阻塞,腳部常有營養不良之現象,例脫髮,泛白與易碎之指甲,皮膚在垂下時呈泛紅等。 週邊動脈阻塞疾病的分級 在臨床上我們常以四個等級來區分週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臨床表現: 第一級:肢體麻痺、皮膚溫度下降。第二級:間歇性跛行。第三級:休息痛。 第四級:潰瘍壞死。 兩個簡單的週邊血管疾病的檢查 1.節段血壓之測量(Segmental pressure):將血壓計之壓脈帶綁在肢體上配合超音波血流偵測儀之使用,測量該部位及該血管之收縮壓,此稱節段血壓。 處理 (一)支持性(保守性)療法: 1減重。 2改善高血脂。 3治療糖尿病,將血糖控制於理想範圍。 4改善控制其他系統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衰竭等。 5禁菸:抽菸因會使血管更加收縮,故應絕對禁止。 6適度運動:可增加側枝循環,80%的病人可藉著運動來改善步行距離。 (二)藥物治療: 除了運動配合醫師的藥物治療,才能減緩症狀與預後。 【回本期目錄】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