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07/13 14:54:46瀏覽323|回應0|推薦4 | |
【參加台北縣汐止紳士學苑結業專刊中之作品】 被教育組長知道我是全職媽媽時,就被指定繳交一篇文章(因為不用上班啊!)組長還說:『寫親子教育好啦!』聽到這個題目就想到這該是專家來談的,豈是我這足不出戶的煮飯婆所能勝任的,但因為學員們個個都是大忙人,只好讓我這個「濫芋」來「充數」,能談的並非專家的話,只是我個人的一些心得罷了,若能獲得大家的認同就是最大的收穫。廢話少說些,直接列點說: 一、 多聆聽、少建議:每天孩子回家後,就像三隻小麻雀,報告著班上的點點滴滴,訴說著自己的喜、怒、哀、樂,其實他們並不一定要我的建議,只是想找人傾訴罷了。所以他們報喜時我就與其分享,報憂時就給予適當的鼓勵與支持,讓他有勇氣再站起來。 二、 做親子的橋樑:外子因工作關係,共進晚餐的機率很少,所以我會讓孩子了解父親為了全家的生活辛勤工作,無法陪我們吃晚餐,但我們可以吃水果陪爸爸吃晚餐;讓孩子對父親有著「感恩的心」,睡前再與外子談談孩子的生活點滴,讓父子間能隨時交談共同的話題,以避免疏離感之產生。 三、 多利用時間陪小孩:只要時間許可,假日全家出遊,飯後下棋、聊天,利用生活中的每一次機會教育,讓孩子在無壓力下成長,學習著大自然的奧妙及社會生活學。 四、 不定期的召開家庭會議:所謂不定期即孩子或父母有所需要時得隨時請求開會。一些飲料及零食,全家在愉快的氣氛下,進行會議內容(如零用錢、家規、工作時間表、個人問題……等),每位成員都可以發言,不論年齡或輩份,不用表決方式、不用投票方式,而是以討論、溝通來達成協議;在會議中孩子學習著表達能力、聆聽別人的想法、進而判斷、服從,而全家也能互相了解彼此的感受。 以上幾點只是一些婦人之見,因文筆不佳,還請各位學長多包涵,順藉此機會祝福「紳士學苑」陣容更壯觀,能讓更多的家庭和諧、美滿。 85.06.13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