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4/03/02 22:19:45瀏覽881|回應0|推薦0 | |
現代環境教育愈來愈值得重視,聽聞台北板橋有座濕地故事館,館方舉辦假日套裝行程,此一日行程完全免費,希望推動民眾珍惜水資源、保護自然生態環境、運用天然清潔劑、學習人與自然和平相處與共生…,值行推薦大家參與,唯如果對花粉過敏者,請戴口罩或選擇適合的季節參與。 探索濕地套裝行程報名網址http://in.epd.ntpc.gov.tw/registration/ 原來濕地故事館就位於板橋435藝文特區內,裡面有台灣玩具博物館、藝文展示館數間、一座人造白色沙灘、藝術裝置…,可以玩上一整天哦~這天假日只有台灣玩具博物館參觀需要門票50元/1人(假日限時2小時),我們到的時間較早,尚未開放~先拍張照過過隱吧~ 白色人造沙灘上的捲髮美人漁~從故事中跳脫出來現實生活中,小女孩當然要來合照一張囉 大清早來此真棒,沒什麼人在此玩耍,真自在舒服。漸漸接近中午時分,遊客開始络繹不絕湧入,人聲鼎沸、熱鬧非凡~與早晨悠閒氣氛截然不同 故事館是一座圓形建築,經由志工老師的介紹得知,435藝文特區原本是公務人員、教師訓練中心,而故事館原本是座圖書館,經由管轄單位轉手移交後,改為濕地故事館,館的頂數裝有追日型太陽能板做為館內部份電源使用,館外一旁草地上有淨水設備做為澆灌植物用,館區不大,在志工老師們的詳細解說後,讓冰冷的設施整個有趣的活了起來,真的很謝謝志工老師們的付出哦~ 淨水設備二大一小的不銹鋼裝置 館方代表動物-高蹺鴴(ㄏㄥ二聲),其原由為何?館內有介紹哦~三兩六(高蹺鴴)的故事可在館內找到哦~ 館區一樓有幾個互動遊戲區,供製作特別E卡片或照片傳送至個人信箱,蠻有趣的設計,讓孩子們愛不釋手,順道認識濕地生物有哪些?各自生存在適合的哪個地域? 館內導覽介紹大漢溪8座濕地與濕地類型(原來桃園許多的埤塘也算是濕地的一種哦~),同時也安排各種DIY活動,我們今天是做彩虹濕地刮畫~孩子們各自選擇喜歡的圖案,我們母女畫了館方幸運動物-高蹺鴴、小水鴨… 女兒見我填寫問卷,她也硬要寫一張~而且很認真的填寫哦!還把我填寫完成的拿去參考,呵… 午餐自行解決後,趁下午集合空檔,把握時間前往藝文區內展覽場區欣賞一番,這次主題-春漾、繪馬、剪紙花,剪紙讓我回想起一年前認輔課程活動…有種特殊感受,定要仔細欣賞一番! 這區開放允許拍照,黃紙配上白色牆面,搭配柔和燈光,整個溫馨舒適,彷彿時光緩慢、靜悄稍的流逝中,令我愛上這間帶著溫暖又有趣的展間~ 發現牆面一句句字句沒?沿著兩大幅剪紙周圍緩慢繞行一圈,搭配牆面字句,尋找剪紙作品中留下的軌跡,形成一種有趣的文字、圖像、剪紙藝術捉迷藏遊戲;也好像是可以自由天馬行空編寫屬於自己心中的故事般,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在繞行一圈後,總共出現了多少故事在裡面呢?你我的故事一定不一樣~就像我們從小到大生長環境不同、接觸人事物不同、造就想法不同、故事也就… 原本看一眼就想轉移下個展間的女兒,被我輕輕引導後,竟也覺得好玩了起來~獨自動口、動眼、動心、動腳的緩慢靜心繞行一大圈~她說:「好好玩哦~」 偶問:「媽媽~這海洋在哪裡?手拿羽毛在哪裡?」 在縫與紙間,破洞與完整間,在你與我間,在學習與教導間,在想要與給予間,充滿許多遊戲想像空間,帶著喜樂的心接納彼此吧! 「騎在巨大的雷鳥背上,緊抓牠的羽毛飛翔」又是另一個故事標題… 巧遇「時空信箱」活動,我選一張像春天的粉紅明信片寄給明年的女兒,加上女兒自選的印章,投入信箱囉~不知為何女兒就是不肯選一張寄給明年的我! 是擔心待會趕不上集合時間嗎?還是趕著去故事館中玩其他遊戲?她不肯說,我就不繼續追問了,但從她的行為反應中,我猜想的答案果然沒錯啦!呵 下午1:00館內集合坐專車巴士出發前往樹林的鹿角溪人工濕地,車程約25分鍾,剛好可稍做休息,一下車前往濕地入口,一陣噁臭味飄來,真想立刻逃離現場~原來這是我們平常排放的家庭廢水的味道,包括洗澡、洗碗、洗衣、洗食物…真是可怕的味道啊!難道濕地都是這個味道嗎?!怎麼這味道會配上這麼幽美的景色呢?! 還好這只是人工濕地的第一池-初沉池的味道,接下去經由沉澱、微生物自然分解後,味道就漸漸淡化,這池約1米6深,較其他池深許多,以方便廢水中廢物沉澱 池與池間有管路相連接,讓水自然流往下一池 沿途飄散著許多白色如棉絮般的水柳柳絮,夾雜著芒花,煙花漫漫似浪漫,唯我滿臉感過敏不適…此照片為水柳
我們這次來的時間點湊巧與清潔池中植物的時間點相隔太近,水中幾乎所剩植物不多,造就生物無遮蔽保護空間,再加上候鳥紛紛北返,只見到黑嘴、黃腳掌的小白鷺與一隻紅冠水雞,我想下回找秋冬季節再來一趟吧! 黑嘴、黃腳掌的小白鷺 台灣山芙蓉的種子,遠看誤為棉花 血桐 善心人主動協助為我們母女合影~為女兒掛上勳章草~ 原來這稱「葎草」,別名「勳章草」,其葉片有點小勾狀,可勾在棉質衣服上像勳章般,很有趣的植物。還學到「牧草」又稱「狼尾草」(像狼的尾巴)、「象草」(大象愛吃的草),狼尾草的另類玩法… 又是收穫滿滿的一天,值得大手牽小手來一趟探索濕地生態之旅哦~讚!非常感謝今天陪伴我們的所有志工老師哦~在施與受之間,我們也很願意將此分享出去… 最後,在信箱中收到來自溼地故事館轉寄的互動遊戲相片與女兒設計的卡片如下: |
|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