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4/28 17:06:25瀏覽843|回應1|推薦10 | |
〈古廟中一夜之所思〉是唐君毅先生於民國二十八年十月客旅四川,夜宿於古廟中,感懷人生問題的隨筆紀錄,並為《人生之體驗》一書的導言附錄。 初上大學的社團博覽會中,「東方哲學研究社」列了許多大學生必讀的好書,唐君毅的《人生之體驗》及《人生之體驗續篇》,都是列名其中必讀的書。國中及高中時,當滿紙日記都是日常瑣事時,自然而然會思索這每一天生活的感覺與想法,進而思考他們的價值與意義;大學時,更多的專業知識不斷的在填充滋長,這人生的疑惑更加困頓而不得解。大二的上學期,某天晚上,讀到〈古廟中一夜之所思〉時,真如唐君毅先生所講「在數十百年後,若吾之文得傳於世,亦可有一人與吾有同一之感觸,與吾此時之心相契」,自己多年來的困頓,竟也是唐君毅先生在這古廟中,夜不能寐時,所感懷的人生問題。 「孤獨」無疑是這人生問題的起點及最大的艱難。人渴望被理解,被所親的人理解,被所愛的人理解,被真理理解,被世界裡解。然而「人皆曰得一知己,可以無憾,……。然世間果有知己乎?己尚不知己,遑論他人?人之相知,固有一時莫逆於心,相忘無形者矣。然莫逆者,莫逆時之莫逆;相忘者,相忘時之相忘耳。及情移境遷,則知我者,復化為不知我者矣。』是以無絕對的相知,亦無永恆的愛與同情。甚至「若吾所愛之人正夢我,正思念我,然我今之思念彼等,彼等未必知也。彼等或已念我之念彼等,然我今之念彼等可有念我之念彼等之念,彼等亦未必知也。」人與人的心靈彼此孤懸,無可相映交融。這是第一次將自己多年來的人生疑情梳理得更加清楚。之後,赫塞的《流浪者之歌》,叔本華及康德的哲學思緒,乃至佛學的義理,都是涓涓不斷的思想泉源。 人從哪裡來,死後該往何方,這世界如何構成,森羅萬象的人事物緣何而來,如何各就其位,人的痛苦何來,如何得解。人生問題的困惑,依人的個性及性格乃至人生經歷而有不同,然而它卻是許多哲學家、宗教家最初始的思緒發端。我們常重視專業知識的進展,或者強調對社會的貢獻與自我努力的美德,乃至道德、品德,但卻常忽略安身立命(或是身心安頓)的教育氛圍。也許它無法成為正規教育的一環,但留個空間,讓許多的生命旅者可以在這驛站休憩。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