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相信今人,還是相信貝多芬?《錄音時代演奏藝術》的謎思
2008/05/17 17:02:46瀏覽877|回應1|推薦0

相信今人,還是相信貝多芬?

《錄音時代演奏藝術》的謎思

文/楊忠衡

  

  「朕寧願自宮。」這是一張網路流傳照片的圖片說明,內容記得是光緒或哪個清朝皇帝與他的嬪妃們。好笑的是,現代男性想像古代皇帝後宮如雲,享受人間豔福,大概羨慕不已吧。可是,細看照片上圍在皇帝身邊的后妃群相,模樣真是一個比一個抱歉,無怪乎註解上說的「寧願自宮」一詞,會讓人忍不住捧腹。

  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難不成古代皇帝都這麼沒有眼光,或是古人的審美角度有問題?這個疑問,正中問題的核心。以前讀過一篇報導,提到自從西風東漸後,西方審美標準硬生生取代東方審美標準。東方人也學著講求高鼻子、深眼睛、豐胸長腿…。這樣一來,現代東方女性再怎麼修飾,也難和西方女子相比,何況是那些從不知西方審美觀點為何物的前清后妃呢?所以,這些後宮佳麗以舊審美觀來看,可能一點都不醜,反而是番邦女子長得青面獠牙哩。

  歷史上因特定事件影響人類觀念的事情很多,音樂亦然,人們往往忽略了「錄音技術」所帶來的衝擊變貌。筆者經常周遊各種音樂評論的言論和文字之間;版本比較會、音樂欣賞會裡,樂評人激昂的、武斷的品頭論足。他們(包括我自己)可能聲稱某些人的演奏是正確的、美好的,其他人則不;某些詮釋是經典的,是永垂不朽的,其他則否。

 

  有沒有想過,他們所持的音樂美學,只是這短短幾十年建立的摩登觀點?而且這種美學之所以建立,還是肇因於錄音技術產生的新音樂生態。聲音稍縱即逝,在錄音技術發明前,人們無法精確觀察和傳播音樂。人們只能在特定場合聆賞即興的表演,也沒有多少機會觀摩真正頂尖演出。演奏者則首度能以第三者角度,審視自己的音樂,從而產生修改的構想。這就像有了鏡子,女人才會想到如何修飾自己容貌,而不只是原始的臉部表情。

 

  評論藝術,必然是因為自己心中有衡量的尺度。可是當你發現這個尺度也是與時俱變,音樂評論的「絕對值」就動搖了。與其他所有藝術不同,美術與文學在完成之後,古人和今人所見相同。蒙娜麗莎的微笑,不會因為摩登時代來臨而變得燦爛。然而音樂有賴當代人的再生,所以錄音技術發明前的音樂風貌,今人是絕對無從知曉的,頂多只能從早期錄音的最前線,窺看並猜測「前錄音時代」的演奏美學。

 

  對於那些把佛特萬格勒、托斯卡尼尼視為「不朽」的愛樂者,顯然忘了他們不過反映出所處時代的風潮品味,而且經過錄音時代的洗禮,已經高度「異化」。如果愛樂者能穿越時光隧道,回到貝多芬親自指揮音樂會的現場,聽到那種聲音,會不會也可能高呼「朕寧願耳聾」呢?那你要相信今人,還是相信貝多芬呢?

 

  英國學者羅伯特.菲利浦(Robert Philip)所著《錄音時代演奏藝術》一書原是生硬的博士論文 ,談的卻是這個有趣、但常被人忽略的基本議題。上面的反思就是被這本書所刺激出來的。有句諺語:「有時我們以為天要塌了,其實是自己站歪了」 。如果認清自己的感知標準,也只是漫漫歷史長流中萬變的一瞬,那麼應該會有更多面相的考量吧。(原載《新新聞》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lyang2008&aid=1876148

 回應文章

Jhonny
觀點很棒喔
2008/05/21 16:14
謝謝!觀點很棒喔!於我心有慼慼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