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2/23 11:33:52瀏覽419|回應0|推薦2 | |
九、農曆八月二十七日是拼湊得來 徐文新君說明農曆八月二十七日是如何拼湊得來 : 「我們來分析農曆八月二十七日是如何得來的及其可靠性: 第14頁 如梁玉繩所述那樣,把《史記》的“魯襄公二十二年”和《穀梁傳》的“十月庚子日”拉到一起,就是“魯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庚子 日”。再根據“三正說”把周正“十月”改為夏正“八月”,把日干“庚子”換算成數字紀日“二十七”,“魯襄公二十二年夏正八月二 十七”就出來了。 但是,《史記》僅記載“魯襄公二十二年”,無孔子生日的干支,而《穀梁傳》的“十月庚子日”是“魯襄公二十一年”,這樣把兩者給合起來,顯然不合理的。 從曆法發展來看,戰國以前是干支紀日,“二十七日”這種數字紀日不大可能是西漢前期的記載。 殷墟甲骨刻辭採用干支紀日。 徐錫台先生說:“周原甲骨文中出‘既吉’,‘既魄’,‘既死’,說明在周文王時就已用月相補充殷的干支紀日方法”。而《尚書》及出土銅器銘文中大量使用既生霸、既望、既死霸來描述月相輔助紀日。夏商周工程階段性成果傾向於“月相四分”,並歸納出西周時期置閏規律: 1.西周曆法採用“朔”或“朏”為月首。認識朔以前,當以“朏”為月首。 第15頁 2.西周曆法的建正多為建子、建丑。 3.西周曆法一般採用年終置閏。這說明當時的曆法水準還沒達到“四分曆”的程度。 《後漢書· 律曆志》賈逵論曆曰:“以《太初曆》考漢元盡太初元年日食二十三事,其十七得朔,四得晦,二得二日。新曆七得朔,十四得晦,二得二日。以《太初曆》考太初元年盡更始二年二十四事,十得晦。以新曆十六得朔,七得二日,一得晦。以《太初曆》考建武元年盡永元元年二十三事,五得朔,十八得晦。以新曆十七得朔,三得晦,三得二日。” 《漢書·五行志》:“凡漢著紀十二世,二百一十二年,日食五十三,朔十四,晦三十六,先晦一日三。”《後漢書·律曆志》:“自太初元年始用《三統曆》,施行百有餘年,曆稍後天,朔先於曆,朔或在晦,月或朔見。” 從西周和兩漢曆法水準來看,春秋時期當不能準確預推朔日,但春秋所記載的“日有食之”均在朔日,春秋中的朔日能與日食相吻合的原因何在?我們推測,春秋時期只能大體按一個月29天有餘,30天不足定出朔日來進行“告朔”,並隨時根據發生的日食來調整朔日,如《說文》所云“日蝕則朔,月蝕則望”。《春秋》中與日食相關的“朔日”,並不是事前推算出來的,而是發生日食之後,把“日食” 第16頁 記載於日之“干支”之後,並書上“朔”,所以才有那麼準確,也算是“事以繫日”的內容之一吧。 朔日不定,也就無法用數字紀日。數字紀日當在《曆術甲子篇》所記載的“四分曆”曆法出現之後。利用四分曆的“月朔旦甲子日法”才能比較準確地定出朔日及月的大小,此後數位紀日才流行開來。從存世文獻看,我國以數字紀日大概當從西漢後期才開始,至魏晉才日見通行起來。楚簡中尚是干支紀日,疏勒河漢簡中已有數字紀日,其年代一般認為是東漢,也有人認為“疏勒紀年簡上下時限為西元前98年至西元137年”,但也不會早于《穀梁》、《公羊》二傳。孔氏家譜的“八月二十七”不大可能是於西漢前期的記載,當是後人的追記。」 |
|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