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六、拒斥現代化制度的謬誤。  
2012/05/15 10:00:37瀏覽54|回應0|推薦0

六、拒斥現代化制度的謬誤。  

 

    中國古代醫學技藝的傳授,皆以師承為原則,而師承尤重家傳,因此醫術儘可能傳授本家子弟。這種傳統也是中國醫界特重祖傳秘方的原因之一。  

    但是學校式醫學教育的形態,早在南北朝時代,已經開始創立。隋唐更擴充其規模,細分為許多科目來傳授。宋、元、明、清等各代的醫學,也承襲這個基礎,僅僅稍加改革而已。義大利於西元第九世紀所建立的第一所薩倫諾醫學校(School of Salerno),比南北朝要晚五百多年。  

    但是中國醫學校的制度,未能發達的原因,學者之研究,或有兩種可能:第一是醫學注重傳本家子弟,不傳外人:第二則是古代醫、卜、星相、百工等列為同類,地位甚低,願意從事的人員較少。(註4)吾人認為,除此之外,專制時代,泛政治化的傳統,使一般才智之士的心力,全數投入科舉取士,或是在所謂亂世,英雄豪傑俱存有[皇帝之位,彼可取而代之] 的心理,無暇顧及其他方面,可能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民國成立之後,醫學制度完全學自西方,中式的醫制形同荒廢,無人再提,中醫豐富的遺產,完全淪為民間家傳的醫療形態,多年來未受到應得的重視。直到私立中國醫藥學院在台灣成立,(註5)才反映出民間對保存中醫學術之努力,可惜多年來未得政策性的支持,獨木難支大廈,僅在艱苦中勉力緩慢求進。反而是所謂特考及格中醫,挾其政、商界之優勢實力,支配中醫的發展。造成今日學院式中醫教育不受重視,反而有許多人寧願窩居在特考補習班中,精研考試之道,一旦躍登龍門,不論其學歷、經歷如何,立刻成為合法的中醫師。

    受到 [儒即是醫] 這種傳統觀念之影響,生活在現代的傳統派中醫,並不認為這樣的方式有何不當,因此仍然盡力爭取一試定終生的 [中醫特考]。  

    平心而論,中醫特考不但不能解決傳統醫學的出路問題,反而讓人更加不敢信任,這類非正規制度訓練出來的醫療人員。  

    何以百年來中西醫學的差距日增,其關鍵原因出於制度的優劣對比。西方醫學的飛躍發展,並非憑空得來,而是在醫學院、醫院、醫學會等制度建立後,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使個人的經驗與發明有公開發表、繼續傳授的場合和機會,且使投機騙徒在嚴格考驗下,無所遁形,因此,每一位研究者,願意將自己的發現與創見,提供給公眾並且也能得到恰如其份的適當獎勵。現代西方醫學體系,事實上,已成為一種 [終生教育] 的制度化形式。其內在因素是,誘導個人的發表慾,使個體的潛力被激發出來;而外在因素則是,各種醫學會、專題討論會,逼使個人必須求取新知,趕上時代。  

    因此,今日中醫教育,如果仍然堅持師承門派的口授心傳,只依賴親戚家屬之間,私下保有的些許不傳之秘,如何能與西方醫界,每日皆有新訊息的知識爆炸時代相抗衡﹖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