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向海峽兩岸領導人建言
2011/09/11 14:31:22瀏覽203|回應0|推薦6
向海峽兩岸領導人建言
臺獨最深度心理分析
從歷史講起
話說三國之後,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北方胡人大舉南下,殺戮極重,
發生歷史上所稱的五胡亂華,晉朝的宗室貴族大舉南遷,
這是漢人避難的大遷徙,在南方形成兩大族群,
以廣東廣西為聚居地的客家人,和在福建聚居的閩南人,
清朝末年開放海禁之前,就陸續有稱為羅漢脚的單身男子,
到海外尋求生計,臺灣是主要的目的地,多半娶原住民
平埔族女子為妻,所以臺灣俗語稱﹕有唐山公、無唐山媽。
南洋東南亞也有許多來自漳州、泉州‧潮州、汕頭等地的閩南客家人士,
這些人最初的目的並非移民,而是賺錢後回鄉落葉歸根。
但是從鴉片戰爭到中日甲午戰爭,再到八國聯軍之後,
清朝己岌岌可危,中國面臨列强瓜分,已經自身難保。
西元1895年馬關條約割讓臺灣給日本,1895年5月10日
清廷代表李經方(李鴻章之子)在日本橫濱丸艦上移交主權予日方,
1895年5月25日巡撫唐景崧和丘逢甲發表獨立宣言,
成立臺灣民主國的目的,其實是想藉國際之力阻止日本統治,但以
當時日本武力之强大,區區臺灣之力不足自保,國際勢力更是
鞭長莫及,唐景崧14天後黯然逃離臺灣,
1895年10月21日,日軍攻占臺南,臺灣民主國只有148天,
即宣告失敗,丘逢甲留下詩一首﹕
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
偏舟去作鴟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
 
客家人和閩南人的心態變化
同是漢人落難貴族的兩大族群心態漸漸不同,
客家人自稱為客,是因為他自認寄居他鄉,終有一日要再回中原,
對中國的情感不曾消褪,長久等待時機,也不願放棄黃河、洛水各地的堂號,
孫中山是客家人的菁英,留學英美感受到民主思潮之後,
把民主思想引入中國,提出推翻專制、恢復中華、建立民國的口號,
終獲全中國人民響應,革命成功,孫中山是漢人不忘中原心態的代表人物。
國父孫中山先生在民國十四年三月十二日去世,舉國哀悼,

北京臺灣學生會曾有輓聯﹕

三百萬臺灣剛醒同胞微先生何人領導?

四十年祖國未竟事業舍我輩其誰分擔!

閩南人其實也記得祖宗堂號,例如黃家祖厝總會放上江夏堂橫匾,
但是閩南人在臺灣尋得桃花源之後,產生不同的想法,
直把他鄉作故鄉,不再過問中原之事,甚至以臺灣有荷據時期與
日據時期,難免混雜血緣的現象,來否定自己漢族的宗室認同。
日本據臺五十年
日本統治五十年的後果,是臺灣和大陸出現隔閡。
日本據臺五十年,對鄉村採取高壓政策,對城市採懷柔政策,
日本總督對臺灣新領地的屬民給他第一個合理的選擇,
如有不願做天皇臣民的清國人,可在兩年期限內返回大陸,
1897年5月8日為住民去就決定日,留下來的臺民從此須遵日本規章。
1895年6月,日軍在淡水登陸後,臺北商會眼見大勢已去,委由
鹿港人辜顯榮聯繫日軍和平入城,避免殺戮,日本對主動歸順的城市居民確實並未殺戮,市況一切如常,並且對歸順商人給予專賣權或特許權,創造富可敵國的四大家族,基隆顏家、鹿港辜家、臺中林家與高雄陳家,但是日本據臺初期之
二十年,臺人反抗不斷幾次有名的事件,羅福星抗日,霧社事件莫那魯道殺日警,
台南噍吧年事件,日本人武裝鎮壓,殺戮之惨,無法想像,其確切人數不能統計。
日本在鄉村一直維持殺無赦的高壓政策,即使輕微偷竊案件,也以砍斷手腳重懲。
日本據臺後期並推動皇民化運動,對城市居民嘉獎國語家庭,賜給日本姓氏,
產生脫中入日的效果。
日本的兩手策略形成「一個臺灣兩種態度」,
城市中產階級居民對日本科技進步崇拜羨慕,以受到日本接納為榮,
鄉村基層居民對日本恨之入骨,稱日本人為「四腳仔」即禽獸,
對漢奸稱「三腳仔」即走狗。
光復初期的變化
抗戰勝利臺灣回歸祖國懷抱,臺人曾經歡欣慶祝,
但是很快轉為失望,陳儀擔任主席成為首任行政長官
入主總督府,施政不顧民意,很快就發生經濟衰退,
民生凋弊,百業蕭條的困境、使歡迎國民政府熱情回歸祖國的亢奮
短短兩年就跌落谷底,而民國三十六年的二二八事件
查輯販賣私烟老婦林江邁,誤殺路人的查輯員不幸做了
引爆炸藥的導火索,全島各地暴動頻傳,等到陳儀壓制不住
各地組織化反抗行動,向中央求救兵之後,大隊國軍登陸,
又衍生各地公報私仇、胡亂告密的濫殺事件,從此回歸祖國的喜悅,
轉變為不僅無法當家作主,卻要忍受另一個統治者的無奈心情。
因此大哥推斷、國民政府沿用日本總督府,行政官吏高高在上
的統治心態,是傷害臺灣人民情感的第一步錯誤。
深度心理分析
源自晉朝落難貴族的閩南人,經過一千五百年的流亡生活
在臺灣找到世外桃源,又受日本人轉植的科技文化洗禮,
根本己經放棄回返中原的可能性,接觸到國際處理中國問題的趨勢後
索性一不作二不休,自己今後要不到的東西,乾脆打破,
事實上臺獨就是打破中國的作法,與日本和列强瓜分中國
的作法恰好裹應外合,難怪日本、美國在台獨史上,
明裹暗中一直有藕斷絲連的連絡關係。
國際勢力的操作
二次大戰日本戰敗,臺灣雖然歸還中國,但是國際社會
旋即劃分為民主與共產兩大陣營的冷戰僵持,以美國為首的
民主國家把臺灣、日本、琉球納入防堵共產勢力擴張的
鏈島防線一環,派出第七艦隊巡防臺灣海峽,臺灣在美國保護
傘下以中華民國正統而享有實質獨立,但是美國也以民主選舉
促使本土勢力日益壯大,增加他對獨派的影響力,順便遏制兩蔣
政府對統一的堅持。王曉波教授深刻剖析美國在廿世紀五十年代
到八十年代的政策,而有一句名言,「以獨制蔣,以蔣制中,以中制蘇」。
 
琉球歸還日本與釣魚臺列嶼歸屬隱含深意
197l年4月9日美國國務院宣佈,
尼克森總統與日本首相佐藤榮作達成協議,
將於1972年歸還自二次大戰後美國託管的
琉球,及南西群島,包括釣魚臺列嶼,琉球歸還日本的
動作,日後看出是因為尼克森總統己經在設計退出越南,
必須保持對美國友好的日本,為此所作的預先安排,
琉球原為中國藩屬國,清末被日本強佔,曾經慘烈的抵抗,
尼克森總統把琉球歸還日本,並未經公民投票決定之,
復又將馬關條約中明白宣示與臺灣同時割讓的釣魚臺列嶼,
劃在其中,此舉隱含深意,在臺北的大學生及知識界立刻
發起保釣運動,留美學界菁英也立刻響應,礙於對美國的依賴,
此一運動未受臺北政府支持,政府在民族主義的重大退卻,
意外引起海外留學生回歸大陸的風潮,如尹縣長一書作者陳若曦女士,
開羅宣言既已宣告臺灣澎湖歸還中國,釣魚臺列嶼當然包含
其中,為何此次卻强調劃給日本,其實這是美國預設伏筆,
在兩個勢力之間,留下爭議,導致不和,甚至開戰,
是帝國主義思維的隔山觀虎鬥,再坐收漁利的一貫作法,
釣魚臺列嶼爭論三十年,歷任政府皆感燙手,其實也無力解決,
由此可見美國的高招。
 
蘇聯解體與美中對峙
 
1991128日,當時的俄羅斯聯邦總統葉利欽、烏克蘭總統柯拉夫丘克、白俄羅斯領導人舒什科維奇在白俄羅斯的別洛韋日叢林別墅簽署了別洛韋日協定,宣布廢除蘇聯,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協定指出,蘇聯作為國際法主體從此不復存在。三個人在一天之內就在這個小叢林裹埋葬了曾經顯赫一時的超級大國。
蘇聯解體是美國雷根主義的一大勝利,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強大國,
此後十年是美國志得意滿的黃金時期,美國人又以經濟投資重回越南,介入海地
及索馬利亞政局,維持波士尼亞和平,主導以巴談判,
甚至對中國的人權指標、民主發展、貨幣匯率都指指點點,美國新保守主義者己經有遠見的看到,未來中國成為潛在對手的可能性。
 
反恐戰爭與美中合作
2001年的911事件改變美國戰略規劃,賓拉登的基地組織發動自殺攻擊,毁滅紐約世貿大樓,具體實現超限戰概念,使美國人警醒,二十一世紀的戰爭,是沒有明確戰場的突襲戰爭,反恐戰爭是一場無時無刻不在進行,卻又摸不到敵人的怪異戰爭,美國也體認到需要更多的盟友和資訊交換,於是才轉變方向,
再度尋求俄羅斯和中國兩大勢力的合作,把潛在對手轉變成既聯合又競爭的
伙伴關係。這是美國至今不支持臺灣獨立和車臣獨立的政治現實。
2003年3月21日,美、英以尋找毁滅性武器為名,發動懲罰伊拉克海珊政權的世紀大戰,雖然沒有聯合國支持,也在短短一個月就完成戰場掃蕩,
並且扶持親美民主政權成立,不料美國所解救的伊拉克人民,不但沒有百姓
感謝美國打倒海珊專制,反而陷入杭廷頓所稱的文明衝突,自殺式恐怖
攻擊無日無之,自美國宣佈結束戰場戰鬥後,一年半以來,美軍死亡人數
已超過千人,死於恐怖攻擊的佔三分之二,小布希所代表的新保守主義
不得不承認錯估形勢,但也騎虎難下。軍費支出日益沈重,使美國經濟趨勢
開始走下坡,小布希又面臨連任壓力,美中關係的發展是美國有所求於中國,
中國影響世界的比重會令人不可忽視。
 
世界大勢不停的考驗臺灣領導人的智慧,
是要繼續躲在美國身後比手劃腳,還是要站在中國歷史發展的前端
引領風潮?
亓官先生引用三千年前中國春秋戰國時代智者的言語,
向兩岸領導人建言﹕大事小以仁、小事大以智。
切勿錯估形勢,走向互相毀滅的動武結局,兩岸雙輸,百姓全為芻狗。
兩岸和平,兩岸合作,最終走向兩岸統一,是終結西方帝國主義霸道思想,

以王道的文化中國,引導世界和平,唯一的正道。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