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5/02 09:17:51瀏覽1592|回應3|推薦50 | |
↓基隆外木山.台灣地圖畢卡索:「在我看,在繪畫中,尋找是無聊的,發現才是根本。」 晨早在舊章魚泳池附近取完景,臨旁的一位老婦人對著我說,「少年也~日頭要出來啦。」 下到礁岩,看到一個小水窪,很像台灣輪廓,島的北邊外海,剛好是基隆嶼,而彩霞滿天飛,期盼是台灣的未來。 ↓淡水河的晨早 為了某種形式的美,通常會促使作者犧牲眾多的細節,將它的形式簡化, 再簡化,直到只有單純的本質充滿了整個畫面。 要說那種照片風格我最喜歡,簡簡單單的是我的最愛,因為雕琢必多病。
↓攝影家 柯錫杰 作品欣賞: 柯錫杰,第一位採極簡主義風格,善以線條、色塊、明暗對比表達作品。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稱讚他用相機來作畫,說他「用照相機取代畫筆, 又超越了相機的機械性能和照片的物質性,賦予影像以某種繪畫的可能。」 柯錫杰把在愛琴海的心情說給鄭愁予聽,鄭愁予說:「啊~你在等待維納斯。 」 鄭愁予的浪漫及作者的用心,使得這張照片更具了深層的詮釋。 (1)色彩上: 迴異於現行的風景取景,常以繽紛色彩來顯示美麗。 作品僅由簡單的三個色塊組成 - 海天一色的藍、牆的白及窗的深紅。作者以「最原始」顏色,教了一堂最基本的色彩美學,取景不須大氣勢,也能拍得美美地。 (2)線條上: 垂直的牆面略凸的線條,使得垂直線起了變化。日照下的牆簷暗陰影與白牆、紅窗又形成強烈的色塊對比。 (3)窗的語言:心的視界 沒有窗的存在,失去了敘訴性,如作者所言:「如果眼睛看到的是一種框,用心去體會就是一種寬。」借著一扇窗,開啟觀賞者心中的「視界」,這把鑰匙很簡單,每個人可憑自己的視覺直接去感受、各自解讀。 雖是風景照,確有很強的詮釋性。 ↓原作好嗎?做些局部修改,一比就知道了。 垂直線沒變化、或少了一扇窗時,畫面變單調了,還是原作比較好看。 ~1979年 樹與牆~ 以房子來表示「家」, 房子旁的一棵樹表示「依靠」,而樹旁巷子裡的燈火代表著「人煙」,這是我們習以為常的場景,但作者用「心」「看」到了。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