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蘇北[玩]連雲港市博物館~下篇
2019/10/29 20:00:00瀏覽1308|回應0|推薦14

見到海州雙龍漢墓出土的凌惠平,絕對是我當日參觀博物館最有收穫的一刻。本篇文章有千年古人身體的相片。

海州雙龍漢墓,凌惠平自成一展區。

IMG_2703

2002年7月7日,連雲港市海州區雙龍村的建築工地中,突然挖出一連串整齊厚實的豎條木板和一具完整棺木,會報當局後相關人員立即趕到現場,從墓葬形制判斷確定為一處漢代墓葬。除施工損壞了一小部分外,其餘部分保存得相當完整。整個墓的結構為一穴兩槨四棺墓,南槨室內棺編為4號棺,北槨室內由南往北依次編為1號棺、2號棺(男主人“東公”棺)、3號棺,四具棺木均保存完好。當工作人員項劍雲用一根鋼釺撬開3號棺棺蓋時,一具古屍從棕褐色棺液裡仰面漂浮上來。屍身皮膚基本完好,肌肉牽拉有彈性和韌性,神經和內臟器官保存基本完整。經醫生和考古人員鑒定,屍體為女性,身長160公分,年齡在40歲左右。其棺內的文物中,有一枚邊長為2.5公分的青銅印章,印鈕是龜,印章上清晰地刻著“淩氏惠平”,女屍的姓名確定無疑。這是繼湖南馬王堆女屍、湖北荊州西漢男屍之後發現的第三具保存完好的漢代濕型古屍,在長江以北地區屬首次發現。在雙龍漢墓發掘共出土文物81件。凌惠平的出土自然提供各方面珍貴的研究資料,然而“淩惠平”的遺體能如此完好地保存2000多年,目前僅能以奇跡解釋。另一著名的馬王堆女屍,辛追夫人,墓葬規模宏大,營造出保存的優質條件,辛追夫人棺內積液不多,而棺木外面,包圍著1萬多斤木炭,然後是厚實白膏泥層,再加上厚厚的堆土。而連雲港墓葬非常簡陋,槨板上只有一層白膏泥,並無木炭,雙龍漢墓挖的不深,除凌惠平之外,其餘三具均已歸於塵土。至於棺中的棺液,解說人員表示目前的判讀是經年累積的地下水,科學分析後pH值為7.55,呈弱鹼性,棺液中還含有血紅蛋白,與pH值為5.18的長沙馬王堆墓棺裡的酸性棺液截然不同。“淩惠平”能在適於細菌生存的鹼性棺液內保持不腐,仍是待解之謎。從前我也拜訪過龜山漢墓 楚王陵 ,古墓本質就神秘。我特別記得,雙龍漢墓使用的木頭是楸木。

雙龍漢墓不是深掘之墓。

IMG_2706

運用現代科技還原的凌惠平長相。

IMG_2707

棺木開啟時的資料照,兩千年後的腳趾露出。

IMG_2710

棺木材質均為楸木,下午拜訪花果山時,也常聽到楸木。

IMG_2720

雙龍漢墓出土的物件:青銅印章。

IMG_2722

青玉蟬,置於亡者口中。

IMG_2715

彩繪漆木尺, 一端有圓孔,用於繫絲繩。

IMG_2723

彩繪漆木尺的復原圖樣。彩繪內容為場面壯觀的車馬出行圖,有象車、仙人、雲紋、山巒等。大象拉車車內二人對坐,兩側有鼓手擂鼓,兩乘馬車前驅開道,生動再現了西周穆王西巡至昆侖山拜見西王母的故事,引喻墓主人走向仙境,靈魂升天。

IMG_2724

遠遠的望見凌惠平。自從出土後,館方請專業人員調配了保存液置放。此時遠觀皮膚已有乾枯紋路之感,解說人員表示剛出土時的皮膚狀況不是如此,紋路少而有彈性。

IMG_20190928_140129

彩繪九子漆奩盒。

IMG_2727

銅鏡。

IMG_2731

名謁。

IMG_2733

連雲港市博物館,珍藏了東海尹灣漢墓發現的簡牘。漢朝時使用竹簡木牘記載文字,墓裡木牘雖然迭壓在一起,取出時仍有彈性,寫在兩面的字並未磨損或沾黏。木牘字體十分清晰,表面上還呈現出一層淡淡的油光。計木牘23件,竹簡113枝。簡牘內容包括:

1、東海郡政府文書檔案:《集簿》、《東海郡吏員總簿》、《東海郡下轄長吏名簿》、《東海郡屬吏設置簿》、《武庫永始四年車器集簿》等六種簿集;

2、術數曆譜:包括《神龜占》、《六甲占雨》、《博局占》、《刑德行時》、《行道吉凶》和元延元年曆譜和元延三年日書等;

3、私人文書:包括贈錢名簿、隨葬譴策、元延二年日記和名謁;

4、漢賦佚篇: 《神烏傅》等。

根據出土資料判斷,墓主姓師名饒,生前為東海郡功曹史。這些應是他生前處理的文書資料,另騰為備份收藏。

簡牘也自成一區展覽。

IMG_2734

先介紹墓主師饒。

IMG_2735

西漢《集簿》木牘,每片長23公分、寬7公分,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小字,集簿是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匯報當地經濟與財政的資料彙整。

IMG_2739

《集簿》內容言簡意賅,區區700字卻涵蓋了東海郡的行政建置和吏員配備、農業經濟、民政、財政等方面內容和22個專案的綜合統計。這一組組資料,詳細反映了西漢晚期各個層面的社會形態。

IMG_2741

漢賦因”神烏傅”竹簡出土而有全新樣貌。

IMG_2744

神鳥傳竹簡,單簡長23公分,寬1公分。全賦共有竹簡21支,約660字。賦體為四言韻文,擬人化地講述了一對善良的烏鴉合力築巢、慘遭惡鳥盜巢、雌烏不屈而死的寓言故事。全篇運用對話形式敘述故事,運用四言韻語,換韻自由,語言通俗,是一篇典型的民間故事賦。

IMG_2746

簡牘這區提供大量的當年實際狀況。

IMG_2750

最後在博物館,跟隨新銳剪紙老師體驗剪紙,老師創作的圖樣風格獨具,靈動可愛,親手動剪很緊張,完成後覺得開心。下個參觀的景點正是花果山。

71691019_2715785528440105_1241136267396120576_o

連雲港市博物館官網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ywang1999&aid=13032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