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教育部成語典--罄竹難書
2006/05/22 15:41:17瀏覽6614|回應8|推薦14
典故說明

「罄竹難書」的「罄」,是「用盡」的意思,「竹」指的則是從前用來刻寫文字的「竹簡」。古代在還沒發明紙之前,人們都是把竹子剖成一片片的,然後在上面書寫文字。所以「罄竹難書」整個成語的語義便是: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簡拿來書寫,也難以寫盡。此語較早見於戰國時的文獻《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文中有一段描述了亂世的各種異象,譬如天上的雲呈現出怪異的形狀、太陽有日蝕的現象、同時有兩個或四個月亮一起出現、馬的頭上長出犄角、有人養出長有五隻腳的雄雞或母豬生下小狗等等,這些奇怪的現象「皆亂國之所生也,不能勝數,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意思是說這些奇怪的現象,都是由於政治敗壞所帶來的亂亡徵兆,而且這種國家即將敗亡的徵兆,多到用盡荊、越兩地的竹子來寫都寫不完。後來「罄竹難書」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本來是用來形容亂象之多,後來則轉變而專用於形容罪狀極多。如《漢書.卷六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公孫賀》便有「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辭」之說,《舊唐書.卷五三.李密列傳》亦有「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的用法。案:前者是漢臣朱世安被誣諂下獄時,上書揭發丞相公孫賀父子作惡多端所用之語;後者則是隋人李密欲討伐隋煬帝,檄文中用以形容煬帝罪大惡極之語。這兩段文字都是描述罪狀之多,難以記錄。不過與《呂氏春秋》同期的文獻《孫臏兵法》,在〈奇正〉篇中有「形勝,以楚越之竹書之而不足」這樣一段話,指兩軍相爭時,要讓我軍處於必勝條件下的方法有許多種,即使用盡楚、越兩地的竹子都寫不完。則「難書」一語,並非指亂象,也指罪狀。可知最初「罄竹難書」一語並無負面義,只是後來一般引用此語時,多只用以形容罪狀之多。
1 罄竹難書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ylinn&aid=282528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9 06:44 【udn】 我還找到這個!十三 常識 國學 典故比價

 回應文章

梅菇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胡說與杜撰
2006/05/25 13:21
胡說與杜撰


傅會/退休教授(台北市)

家族弊案纏身的總統以「罄竹難書」形容志工貢獻,教育部長杜正勝跳出來為「罄竹難書」下了新解。這個事件引起各界撻伐,連行政院長都臉色難看。  @ http://udn.com

杜部長的「罄竹難書」解釋當然可以找出文獻的依據,但是稍有國學常識的人都知道,成語有其時代意義,陳總統用的當然是現時的意義,他的國學能力沒有好到能用那麼艱深的古義。不過,這件事所以引起這麼大的風波,其實主要是當事人的態度問題。

每個人都難免出錯,用錯了一個成語,笑一笑,致個歉意,事情就結束了。杜先生硬作解人,暴露的其實是當今執政團隊「時時出錯,錯了就賴,賴完再拗,死不認錯」的蠻橫態度,令人不解。

從前國學大師胡適之號稱有考據癖,連「舊瓶裝新酒」這樣大家習以為常的成語,他都可以考證出這個成語是錯的。可是胡適之常常謙稱自己的意見是「胡說」(胡適說的俏皮語)。這才是學者風範。

杜部長念過不少古書,只要態度謙和,大家也不會過分挑剔。但是如果一味「杜撰」(硬拗),錯了就賴,賴完再拗,這樣的執政團隊,人民如何有信心?

當今執政團隊弊案連連,如果只會杜撰一些理由,轉移弊案焦點,設定停損點,而不思痛改前非,造福人民,這樣的執政團隊還有什麼希望?

【2006/05/25 聯合報】


梅菇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杜正勝也許有比教育部長更合適的職位吧?
2006/05/25 13:17
聯合報社論
杜正勝也許有比教育部長更合適的職位吧?

總是風波不斷,始終在內閣民調掛車尾,教育部長杜正勝卻歷經三任閣揆而屹立不搖。扁政府用人不問是非,這就是鐵證。  @ http://udn.com  

杜正勝的問題,一在他無限上綱的台獨意識形態,二在他異常好鬥的問政風格。但是,主政者卻將他的「問題」視為他的「優勢」,不斷曲意迴護,乃至風波層出不窮,政府也為此一再賠上形象。

以這次的「罄竹難書」風波為例,陳總統誤用典故,就和布希總統經常自創新字一樣,原是可以一笑置之的事。然而,經過杜正勝以教育部長身分一番硬拗強解,反而變得事態嚴重。因為,他不僅要矯詞證明總統的用法無誤,更要推翻一個成語流傳千年的俗成用法;予人的印象是:杜部長要為全民洗腦,來彰顯他的個人效忠。

換一個角度看,如果是綠營立委質詢,杜正勝會用那樣的態度回答嗎?他會說,「罄竹難書」只是表示「事情很多」,而沒有負面寓意嗎?不會!杜正勝選擇現在這種答覆,恐怕因質詢者是藍營立委,他必須採取戰鬥位置對付,表現「勤王」的忠誠。他改變了一個成語約定俗成的用法,將它的負面寓意說成是中性,全是出於政治「對抗」的目的。

政務官在國會應對進退,如果只抱著一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戰鬥思維,那是多愚蠢的態度;教長一味強詞奪理,又對學生表現了什麼EQ示範?要說台灣國會野蠻,杜正勝也有幾分貢獻吧!

在這裡,杜正勝誤用了他的兩個身分。作為一個史學家,他為了政治目的,故意斷章取義,把語源和典故作了片面解釋,把詞源和歷史切斷,這是「曲學阿上」,充分顯示他對自己史學研究者身分的不忠。作為教育部長,他不顧民眾和學生的正常認知,為自身處境刻意曲解成語,造成社會的爭擾和困惑,這是濫用政務官的權威。

別忘了,杜正勝是以學者和院士的光環獲邀入閣;但兩年多來,他沒有展現學術本位的專業見識,沒有彰顯文人從政的修養和氣質,沒有增益教育的前景和榮光。相反的,他處世的執拗讓內閣難堪,他的價值成見讓社會不安,他把對上級的諂媚當成忠貞,令人不忍卒睹。

一則原有的專業形象受到汙損,二則政務官風骨無法維持,三則又拖累政府整體形象,在這種情況下,杜正勝忝列內閣之中,到底意義何在?

在游錫堃任內出任教育部長,歷經「戰鬥內閣」、「和解內閣」到「實事內閣」,杜正勝常居民意調查「最該撤換」閣員之首。但兩度內閣改組,連姚文智和林陵三等同榜人物都已下台,杜正勝卻還穩如泰山,儼然成了「鎮閣之寶」。

明知違逆民意,也要「保杜」,陳水扁的用人哲學,和杜正勝的強拗硬辯,倒頗有幾分近似。但比起前兩任教長酖酖曾志朗和黃榮村不見容於民進黨,反倒是作風詭異的杜正勝能永保官位,難怪民眾會說「沒格的人做得比較久」。

杜正勝能成為「鎮閣之寶」,如果說是因為他的好鬥、挺扁和擁獨的一片赤忱,則如此品質特異的人才,其實還有另外更適合的內閣職位可以安排。諸如外交部、陸委會,杜正勝都可以大大發揮他的台獨意識和纏鬥精神。那麼,蘇院長何不把教育部交給其他較正常、不偏激、不硬拗的人來擔任。畢竟,那關係數百萬青年學生的身教言教。

基於愛才,請把急獨聖戰士調到戰情更吃緊的前線去吧!也讓後方的子弟們至少可以接受比較正常的人格教育。

【2006/05/25 聯合報】


梅菇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這是態度問題,更是風骨問題
2006/05/25 13:17

民生報社評
這是態度問題,更是風骨問題

在目前的政治氛圍中,要求教育部長保有風骨,未免高估了這個職位。不過,當教育部長的上級長官,譬如總統,講錯話或寫錯字時,教育部長除了幫忙自圓其說,還得從史書中找尋合理化的解說,卻也太侮辱這個職位了。杜正勝部長日前為陳總統用錯「罄竹難書」成語強做辯解,不免令人齒冷!  @ http://udn.com  

即使貴為國家元首,偶爾講錯話或用錯成語並非大不了的事;美國總統及副總統都曾公開講錯話,甚至連單字都拼錯,雖一時惹來輿論訾議,但只要沒有涉及貪腐弊案,倒不致影響後人對他們的評價。問題是,陳水扁總統錯用了「罄竹難書」這句成語,杜部長卻硬要幫他「圓錯」,這已不能用單純的「護主心切」解釋了。

「罄竹難書」一詞用以表述錯事或罪衍太多,已是典型的成語,杜正勝卻還要硬拗,照行政院長蘇貞昌的說法,這是態度問題。成語經過約定俗成以後,常有其特殊意義,杜部長要背離社會理解強做新解,應先顧及下一代的語文教育,以及更重要的,個人面對錯誤時的態度。杜在此事上的表現,分明是個錯誤示範。

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教育部長為了幫總統「圓錯」,不惜丟開中研院院士的所學,將成語拆開來說文解字,還不斷強調這是「真的知識」;這種中國古代御用文人的作風,竟在民主時代出現在教育部長身上,豈能單純解釋為「護主」?這麼視知識如無物的硬拗,不啻反映了權力的傲慢!

如果教育部長的一舉一動都在搞政治,教育大計到底誰來負責?教改已經改出大問題了,教師和家長甚至用下跪來表示抗議,教長就少做些沒有意義的身教了罷。教長不懂得什麼叫風骨,才是教育界的大悲哀!

【2006/05/25 民生報】


梅菇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國王新衣 聰明人才看得到
2006/05/24 14:46
國王新衣 聰明人才看得到


李昆翰/教(台中市)

換個角度想,杜部長如果將他這次的理念落實為政策,帶動人民全面向成語挑戰,對「陳言濫調」進行徹底的破壞,那也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從此,考題中的成語沒有標準答案,寫作文運用成語可以隨心所欲,解放了長久以來的束縛與限制,開創語文世界「什麼都可以」的後現代局勢。  @ http://udn.com

從此,語言是表現自我意識的單向宣稱,不需要考慮人家懂不懂。用得不對?哪有什麼不對?我的意思是這樣就是這樣!是我操控文字,又不是文字操控我!我寫,故我在!誰都不能批評我用錯成語!因為我就是要這樣展現我自己!一連串推論之後,那將會是個怎麼樣的未來?

雖然畢業了,但老師教誨的景象歷歷在目,為什麼不可以說是「音容宛在」?金城武帥成那樣,為什麼不能誇飾地用「沈魚落雁」形容他?春天到處鳥語香、生機盎然,正是「尋花問柳」的好時節!擬人法用得多好!小玲與馮先生離婚之後又復合,「重作馮婦」…

是的。只有聰明人才懂!孩子們!你們以前作文中令人哭笑不得的成語誤用,不再是我們可以拿來笑鬧的題材,因為那是你們的創意!而這是你們的時代!像杜部長一樣勇於拋開一切,跳躍在光亮的舞台上娛樂觀眾吧!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其中奧妙只有聰明人才能理解,而我不是聰明人…

劉淑瓊/高中教師(台中市)

安徒生童話《國王的新衣》中,當國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有穿衣服時,國王所認為誠實可靠的大臣,為了保住名望與權位,竟然睜眼說瞎話,而且還刻意討好的說「聰明人才看得到」。直到愛慕虛榮的國王光著身子逛大街,最後才被純真無邪的孩子戳破了這可笑的騙局。

今日教育部長杜正勝把陳水扁總統所說的「罄竹難書」粉飾成為「事情多到寫不完」,而且刻意指出「聰明的人才會這樣講」,兩相對照,實在令人不勝唏噓!

【2006/05/24 聯合報】


梅菇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錯用成語豈止「罄竹難書」
2006/05/24 09:03
錯用成語豈止「罄竹難書」


許又方/東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花縣壽豐)

陳水扁總統說:「志工偉業,罄竹難書。」顯然是個錯用,杜正勝部長為其曲解,實無必要,徒落人話柄耳。實則隨著國人語文程度日漸滑落,錯用成語已屬司空見慣之事,真要追究起來,也必然「罄竹難書」。  @ http://udn.com  

「罄竹難書」一語,古籍確實用在負面表述,與「惡貫滿盈」幾乎同義,如《明史.鄒維璉傳》載璉曾上疏彈劾奸臣魏忠賢,說他「大奸大惡,罄竹難書。」清代大學問家紀曉嵐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論宋人胡寅《斐然集》時也說到:「秦檜之罪,罄竹難書。」這句話用在秦檜、魏忠賢等人身上,其義如何,觀者自知。

但用錯成語的不止陳總統,筆者經常在電視新聞聽到或看到一些不可思議的成語濫用,幾乎已到積非成是的地步了。例如:「一語成讖」經常被誤成「一語成殲」。「讖」是古代一種「預言」(通常是偽造的),所謂「一語成讖」,即指所言竟然成真,但必須用在負面義。其次,如稱讚別人懂得「見賢思齊」,竟然錯用「起而效尤」一詞,殊不知「尤」字本義為「罪」,此一成語意指仿效別人的惡行,而不是學習他人的優點。再者,「一丘之貉」寫成「一丘之鶴」亦所在多有,錯用成語,幾乎可說見怪不怪了。

當然,成語也有可能隨著長時間的「誤用」而翻轉成其他意旨。如《莊子》曾說:「每下愈況」,指「道」在愈低下的層次或物質上看得愈清楚,但隨著誤用已久,這句成語現在變成「每況愈下」,用以表示「愈來愈糟」。另如「鳩佔鵲巢」,本來《詩經》說「維鵲有巢,維鳩居之」,指男子願意把自己辛苦所建立的家產與心儀的女子分享,所以接下來才說:「之子于歸,百兩(輛)御之」———要用一百輛車去迎娶。但如今這句成語卻成了「公然侵占」的意思。

眼下陳總統用錯了「罄竹難書」一詞,加上聞名中外的史學家部長為其曲解,會不會未來這句成語真的會變成「豐功偉業寫不完」的意思?

【2006/05/24 聯合報】


梅菇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負面教育 老師怎麼教
2006/05/23 16:38
負面教育 老師怎麼教


蔡田/國小校長(台北市)

聽到陳水扁總統用「罄竹難書」形容志工精神與貢獻時,令人覺得錯愕,但總還認為總統近來不甚順遂,可能忙中有錯,無心用錯成語;杜部長明知「罄竹難書」的負面意思,卻有意新解,為的是替說錯話的總統解圍,這種「死不認錯」的精神,實在叫人不敢領教。  @ http://udn.com  

語文屬約定俗成的表達工具,不能靠「官大學問大」,就任意曲解、誤解、亂用。我要以基層教育工作者的身分提醒部長,您的作為帶有兩項明顯的負面「身教」作用。

首先,為了替長官圓場,可以曲解成語,毫無政務官的風骨和立場;其次,對於約定俗成的成語,不必理會其衍生深層的意涵或譬喻,只求表面意思的解讀,成語的學習如此,知識的追求如此,為人處世如此,我們的學校將成怎樣的學校?我們的教育將成怎樣的教育?令人不敢想像。

【2006/05/23 聯合報】


梅菇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可以罄竹難書 不能欣欣向榮…
2006/05/23 16:37
可以罄竹難書 不能欣欣向榮…


張榮興/中正大學語言所助理教授

陳總統於五二○就職紀念日以具負面意義的「罄竹難書」來形容台灣志工的諸多幫助與貢獻,原本只是一個引喻失當,用錯成語的例子,沒想到教育部長在接受立委質詢時將「罄竹難書」這個成語,按字面重新解釋為「事情多到寫不完」。  @ http://udn.com

這讓我想起民間舉辦之基測作文模擬考結果,根據報導有近五成的考生不及格(得分○至三級分),雖然抽樣與評分無法反映所有學生程度,但也顯示確有許多考生作文能力普遍不足,其中的問題包括用錯成語、錯別字多和不會分段等。

事實上,語言使用的錯誤,不管是從國語或外語的學習立場而言,都是語言學習的必經歷程。這些錯誤,有些是由於學生對成語的意義尚未完全掌握,而取其字面意義,如寫「我的弟弟長得『欣欣向榮』」的學生,可能認為這個成語是「又高又壯」之意。但成語特別之處就在於它有歷史典故及固定的用法,杜部長對「罄竹難書」的字面解讀之所以受到指責,就在於他將歷史典故與字面意義刻意加以分離,違反一般人認知。

錯別字方面,學生大多是對音與義間對應關係未能釐清,選擇了同音或相似音的錯別字,如「為了成功,不折手斷(不擇手段)」,或「她從背後打我一下,害我受精(驚)」。教育部「音容苑(宛)在」輓額錯誤,則是字形與字義未能辨正。

此外,目前討論國語文教育的問題往往忽略了社會變遷的因素,由於科技的進步,電腦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電腦的使用減少了練習書寫的機會,而注音輸入法更是減低了對字形的熟悉度,這解釋了為什麼錯別字的使用,擴及的範圍包括了大中小各級學校的學生;而火星文的出現以及文章分段太多,也正是在這個科技時代下所出現的產物。

了解這些來龍去脈,方能做出正確的國語文教學改進計畫。然而從事語言教育者必須調整自己心態,不斷充實自己並了解問題,如同醫藥研究者,不斷研發新藥物來抵抗新病毒,要知道舊藥未必能醫新病,否則單單增加了授課時數,提升的可能不是國語文的程度,而是提高了學生和授課老師的痛苦指數。

【2006/05/23 聯合報】


煎餅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受教了!謝謝!
2006/05/22 18:04
既然典故是從亂世的異象之多,不可勝數而來,那也仍是負面的意思比較大些,倒是可以用來形容阿扁先生的執政亂象「罄竹難書」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