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2/18 17:08:46瀏覽734|回應0|推薦11 | |
來過上海那麼多次,但都沒時間去探訪多倫路,一直覺得很遺憾,在2005年4月15日,我終於一人單槍匹馬來到了上海的名人文化街『多倫路』,想要看看那二、三十年代十里洋場的老上海風情。 那天我搭計程車到上海南站,轉搭3號明珠輕軌線到虹口足球場,此時的虹口足球場因沒有賽事,而顯得冷冷清清的。往多倫路途中經過了魯迅公園,不過並沒有入內參觀,因為還要買2元門票,也並不是因為門票貴,其實大部份的上海公園都是要收門票的,而這種使用者付費的觀念比台灣執行的更徹底,我是想先去多倫路走一走、看一看,回程時有空再進來參觀。在虹口足球場看到了張信哲演唱會的廣告大看板,票價不便宜嘛,1000元,600元,450元,350元,200元,150元,100元,和台灣不相上下,可見上海的消費水準是超越過台北。難怪台灣的歌手都要跑到內地去演唱,一場演唱會都數萬人,賺翻了。 遠遠看到多倫路的大拱門寫著『海上舊里』,已經嗅到了那一股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有人批這個牌坊〈我將其稱為拱門〉不倫不類,和這裏的名人文化格格不入,我覺得還好啦,起碼它是告訴我們,將要啟程進入到另一時空的歷程裏。 先在大門前看了一下『多倫路文化名人街』的簡介,以便對多倫路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多倫路原名「賓樂安路」,南傍四川北路商貿鬧市,北鄰魯迅公園、虹口足球場,背靠內環高架、輕軌明珠線,動靜相間一里有餘。 嗯嗯!原來多倫路可看的東西不僅包括了不同建築風格的名人寓所,還有上海歷史的見證,解放前這裏是魯迅等文化名人的聚集地,現在則變成了一條古文化街,歷史多變遷。 先前看過一些報導多倫路包裝過度,已失去文化價值,沒有什麼可看之處。但是我覺得或許是專業人士的看法,我這個一般人士,只是想去感受一下二、三十年代上海的文化縮影和歷程印跡。 整條多倫路全長不過550米長,但不是直行,而是蜿延蛇行,另有小道曲徑,房屋雖陳舊,卻散發著上海弄堂人家獨有的日常生活的溫馨與快樂。有些名人故居有經過翻修,但還是留存了許多的舊房舍,而且這些名人故居也都保存完好,像白崇禧故居現為解放醫院,內外部都維護的非常良好,也有一些名人故居裏住著一般的居民,顯得有點雜亂。但整體而言都還是具有可看性啦。只不過馬路表面舖的太現代化、太整齊,會沖淡一些舊有的文化氣息。 在這短短的一條文化街上,曾是現代文學重鎮,聚集過魯迅、茅盾、郭沫若、葉聖陶、沈尹默等三十餘位中國現代文化名人,更散佈著數十棟英、法、日、荷、西、羅馬風格乃至伊斯蘭建築風格的洋房和上海地區最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老式石庫門建築群。 有人認為這裏的商店破壞了這條街的文化氣息,有點喧賓奪主的意味,但我個人認為,作為觀光的文化名人街,還是要有一些書畫、古玩、上海懷舊、茶樓、咖啡館、紀念品店、餐廳等的存在,不過這些商店的建築物特色,倒是和這裏的文化氣息『麻吉』,可以吸引前來的遊客,將多倫名人路作為懷舊休閒、旅遊觀光、文化消費的好去處,也可使這裏的老建築物不再是暮氣沈沈,而有了另一股新的活力。 進入多倫路,映入眼中的第一個名人寓所即是【孔公館】,波斯風格的建築,令人印象深刻。這些名人寓所都有一些銅質掛牌說明,說明了他的歷史及他的建築風格,好讓遊客能一目了然,我也有拍得一些名人故居照片,及記錄了他的說明:如下: ◎◎孔公館,多倫路250號,1924年建造,抗戰勝利後曾作孔祥熙寓所,人稱『孔公館』。 ◎◎多倫路210號,20世紀20年代由廣東李氏兄弟建造。抗戰勝利後曾作白崇禧寓所,人稱『白公館』。 該建築為法國古典主義樣式,氣勢壯觀。建築平面凸字形,巨柱式柱頭為變形的科林斯式,入口門廊二側牆面各設一處凹進的半圓形壁瓮,為白色大理石雕琢而成,二層露台圍以鑄鐵欄杆,圖案精美。現成為解放醫院。 ◎◎多倫路215號,1924年由廣東商人李觀森建造,後曾被汪偽南京維新政府行政院長梁鴻志和侵華日軍海軍陸戰隊司令侵佔。該建築外觀呈高坡屋頂,紅色魚麟瓦屋面,簡潔的門窗,及佈置於平面一側的塔樓等,反映出西班牙建築特徵。門廊和二層露台和塔樓底層設有仿古羅馬陶立克式的柱子。 ◎◎多倫路208號,由廣東商人陳仲箎建造。該建築的外觀為歐洲文藝復興樣式,西立面主入口門由四根簡化的愛奧尼式柱子支撐,二層露台圍欄處理呈幾何化特徵。北立面窗型圍以古典樣式的窗飾,北入中門頭帶有層層疊澀的磚砌拱券,受羅馬風的建築影響。 ◎◎多倫路189號,趙世炎寓所,四川人,曾任上海工人第三次武義副總指揮,1927年中共江蘇省委代理書記,1927年7月2日在此被捕,7月14日英勇就義。 ◎◎多倫路145號,約1920年建造,曾作中華藝術大學學生宿舍。1989年曾闢為左聯紀念館。該建築是外廊式建築,這種樣式是上海開埠至20世紀初在各種建築中廣泛採用的形式,隨著上海開埠而由東南亞傳入滬上。其突出特徵是主立面上連續的券柱外廊,磚券和柱式等細節反映出西式建築的特徵。 ◎◎景云里,建于1925年,為磚木結構石庫門房屋。二、三十年代魯迅、陳望道、茅盾、葉聖陶、馮雪峰、周建人、柔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居住於此,從事創作、編刊、領導和組織革命文學活動,有歷史文化名里之稱。 ◎◎夕拾鐘樓,樓名取自魯迅先生的名著『朝花夕拾』,鐘系青銅鑄造,樓高18.15米。 ◎◎多倫路93號,約1920年建造,二層磚混結構,曾為七君子之一王造的寓所。該建築整體具有簡化的新古典主義建築特徵。整個立面構圖中間虛二邊實,由女兒牆和腰線在水平方向上聯繫。一、二層立面的柱式經變型和簡化,表現出向現代建築過渡時期的建築風格特徵。 ◎◎多倫路8號,約1930年建造,該建築形態處理簡單,是日本洋風時期的住宅建築,具有東西方風格相結合的特徵,也反映了近代建築向現代化建築演進過程的簡化趨勢。 ◎◎多倫路66號,約1920年由薛氏建造,人稱「薛公館」。 該建築外觀為青磚砌築,周圍有較大庭院,主體部份原是外廊式建築,形式上受英國喬治王朝時期風格的影響,入口門廊為新古典主義樣式。抗戰時期曾作侵華日軍海軍武官府駐地。 ◎◎多倫路59號,鴻德堂,1928年由美國北長老會資助與中國信徒捐款建造。 ◎◎毛澤東像章藏館,多倫路59號。此館是黃淼鑫 1986 年開始收藏毛章的珍藏,有 2 萬 8 千多枚,共 1 萬 8 千 多個品種,當中包括金、銀、竹、玉等 33 種不同材料造的毛章,珍貴在許多已成絕版章!此館只開放週六及週日,二元門票。 你會發現現存的名人舊址遺跡的建築風格是迴異不同的,像215號的廣東商人李觀森故居則是一幢西班牙氣息濃郁的別墅……210號的堂皇、250號的經典、145號的嚴謹、215號的浪漫、59號的古典、93號的新古典主義、208號的羅馬風、8號的日本洋風、66號的英國喬治王朝風,這些不同的建築風格,形成了小萬國建築群,再加上上海鮮明色彩的街道特徵,上海的代表作老石庫門建築,這些組合,將多倫路打造成海派建築的『露天博物館』。 那天我從多倫路的頭走到多倫路的底,邊看邊拍照,細細的品味這些名人故居,想像當年的這些洋樓是何其風光,如今人去樓空,只留下一些歷史章節給後人回味,現今留存下來的名人寓所,雖然不再華麗,有些淪為一般的平民居住,外表剝落破碎,內部雜亂無序,但其代表的歷史文化意義,卻早已超越過這些樓房的陳舊破爛。 有人說多倫路根本嗅不到任何文化氣息,只有居民生活散發出來的腐臭味、只有空洞沒有生命力的建築驅殼、只有怖滿灰塵沒人翻閱的歷史舊書,殊不知歷史軌跡下的歷史遺物不都是如此嗎?有任何歷史下的產物是新穎,是一觸可知,是隨手可得的嗎?我們不能用一般世俗的眼光去看待多倫路現今的面貌,必需用心去剖析究理,才能品味出深涵的意義,雖然不能精博,但也能得到一些啟發。原本對上海的發展毫無概念的我,也因此趟的多倫路名人街一遊,而有了淺淺的概念,像茅盾的第一本小說「幻滅」和巴金的小說「滅亡」,就是在這裡完成的。上海藝術劇社和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也在此建立。這也算是旅行中的小小收穫啦。(我後來有上網去查閱茅盾的小說「幻滅」的故事內容‧可說是受到了這次旅遊的影響)。 我在多倫路上買了火花,那可不是什麼鞭炮煙火類的,是一些早期的廣告畫選,有點類似那種懷舊海報,把它縮小印在大約名片大小的光面白紙上,供喜愛的人收藏,一套大約20張左右,約3-4元一套,我買了三套都是那種早期的美女懷舊廣告海報,開心極了,因為我對於媽媽時期的那種發黃的美女廣告海報是非常有興趣。 我沒有在名人茶樓、1920咖啡館、老電影咖啡館泡茶、喝咖啡、看早期的電影,我在多倫路上看到了一家西藏茶樓,想都沒想,我就跑進去,因為我太想去西藏了,只要是任何有關西藏的東西我都有興趣。進去一看,好密宗哦!有放西藏的宗教音樂,還有一些西藏文物的擺飾,就當自己是在西藏好了。老闆娘介紹了西藏才有的一種植物果子「神仙果」,說是西藏的一種甜點零嘴,我蠻好奇的,就點來嚐嚐看,另外又點了一杯酥油茶,這是一定要點的啦,這一歇腿就花了我32元人民幣。神仙果的味道平平,現在居然什麼也想不起來。不過在西藏的音樂聲中,喝著有怪怪西藏味道的酥油茶,翻閱著介紹西藏風光的書籍,真的以為自己就在西藏了。我有請老闆娘幫我拍二張照片作紀念,因為我想這兒的生意很清淡,或許我下回再舊地重遊時,這兒早已關門大吉了。 位於多倫路59號的『鴻德堂』,很特別,除了上述說明外,還想再談一談介紹一下。因為它可是這兒的紅牌。『鴻德堂是中國上海的一座教堂,坐南朝北。該教堂原來由基督教美北長老會創辦,堂名就是為了紀念該會的著名傳教士、美華書館負責人費啟鴻。最早的地址就在北京路清源里美華書館,堂名思婁堂,是紀念美北長老會第一個來華的傳教士婁理華。20世紀初,美華書館遷到北四川路橫濱橋擴建。1925年—1928年,思婁堂也北遷到虹口的竇樂安路(今多倫路)重建。並改名為鴻德堂,以紀念1923年去世的費啟鴻。恰逢1920-1930年代,上海和全中國的基督教興起本色運動,流行建造中國傳統樣式的教堂,因此今天這裡是上海現存的唯一中國傳統風格的基督教堂:重檐四方攢尖頂的鐘樓、青磚外牆、仿木結構的紅色列柱和彩繪。已被定為上海「近現代優秀建築」。』 逛到快要到多倫路底,我看到一棟好特別的現代化建築物,和多倫路的那種古古的文化完全不搭調,那是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多倫路27號,外形獨特的多倫現代美術館,要算是多倫路最年輕的一幢建築物,與別具中國廟宇風格的基督教堂鴻德堂為鄰,館內有多個展場和藝術書店。樓高 7 層,主要是中國當代及國際藝術的展覽場。聽說那五顏六色的外觀圖案是用信用卡去拚成的,或許是那一個設計師的構想,但我在看一些網友拍得的2006年多倫美術館的外觀照片時,又恢復原來灰色的外觀,和我當時拍得的照片不同。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上世紀30年代多倫路聚集了一群中國現代文化名人,這些在史冊上彪勳功名的巨人們曾在這裡戰鬥過、吶喊過、棲息過,並敲響了一個時代潮流。如今這些名人連同一連串跟他們有關的事跡,已轉化為多倫路銅質碑銘上附有英文注釋的文字,變得沈默,一些雕塑和建築物也展現舊上海居民的生活百態和社會風情。三十年代的上海文物精髓,盡展現在短短一條多倫路上。 多倫路上走一走,或許你可以找回你心中想要認識的上海風情。 更多照片請見 : http://chiamei.4dwebhosting.com/maychan2/2005china01/index/index.htm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