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6/09/22 13:35:12瀏覽862|回應0|推薦25 | |
九月的高跟鞋(七) 《台北嘆息之路》 累了!想坐下來歇歇腿,可是前面的路還很長。 九月秋雨一陣一陣,心絮亂了‥‥想起古人橫槊賦詩,意氣風發的情懷,好仰慕。這時節的馬 亞「文不能亂法、武不能犯禁」,只好坐著幽幽嘆一口氣。 就在馬路旁看一位穿著紅襯衣的老人寫大字,雪白的紙上畫著「圓通」二個墨色的大字,旁邊還用朱砂寫成二行「事緩則圓 圓融通達」。 慷慨激昂的倒扁人潮不曾影響他運筆寫字時的端莊凝重,這是風雨中最寧靜的角落。 看他寫字,突然撩起一股詩興,此時最想穿著「九月的高跟鞋」走在台南的小路上,重讀一首寫在雲牆上的詩‥‥ 《平安戲》 年年都是太平年,年年都演太平戲 圍繞著戲臺,捧場著看戲 那是你容許他演出的 很多很多的平安人 寧願在戲臺下 啃甘蔗含李子鹼 保持僅有的一條命 看 平安戲 這是女詩人「杜潘芳格」的名詩,燒在素白的陶版上,就鑲在一堵漂亮的短牆上。 這堵波浪型的短牆位在台南縣的鹽水鎮。 這是一個有南方情味,有傳奇故事的小鎮,馬 亞非常喜歡這條名為「台灣詩路」的鄉間小道,尤其是木棉花開的時節,漫步在小路上輕輕讀著鑲在牆上的詩,真的很有趣。 台灣前輩詩人的心聲,用詩一句一句節錄了台灣爭民主爭自由的歷程,如今換上「倒扁 挺扁」這齣戲碼要演出了‥‥ 今日在電視轉播的鏡頭裡看見台南、高雄、屏東的市區裡竟然有人粗暴地追人砸車,石塊椅子齊飛,汽笛喇叭震天響的畫面,馬 亞忍不住輕輕的嘆息。 台灣曾走過艱辛的歲月,在物質匱乏、生活貧困的處境下,大家儉約渡日,仍心存感激,在天災之後,只敢求個「平安」。後來雖然生活改善,民智開通,但不知為何卻變成「藍的、綠的、黃的、橘的、紫的、紅的‥‥」軋傾對立,不能相容。 有人說:「看戲的是傻子,演戲的是瘋子」,可是幕已經升起,登台演戲的人也要遵守「出將入相」的規矩呀! 這場愈演愈亂的戲,女詩人杜潘芳格若站在臺下,一定也會嘆息吧!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