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4/04 14:04:42瀏覽294|回應0|推薦2 | |
我選了一個很糟的時間回來台北。這趟故鄉之旅不會很愉快,這是我在出發前便已預知,至少在臉書上那些諜諜不休的反服貿言論或轉貼,強迫你接受他們的思想,已令我倒胃至極。
在回家的公車上,聽聞了這麼一段對話: 在台北車站上車時,恰是下班下課時間。經過立法院的時候,公車改道,因為近立法院附近被佔據的緣故;大家都開始張望,著急下一站到底在哪兒停。車上幾位天真的北士商學生,本來在聊天,開始彼此詢問這怎麼回事:「聽說他們在拍片。」「拍片要封街?這麼大手筆?」「那個XXX好像也會來。」「不要亂扯啦!應該是那些大學生佔領立法院的事。」「幹嘛要這樣?我都不知道車要開去哪兒?怎麼下車?等下我跟XXX約在... 」 一個身著建中制服的紅樓才子,取下他的耳機,開始向他們解釋。漸漸地,內容越見深遂,涵蓋服貿的缺點、馬英九的無能、大陸對台灣的垂涎,一直談到他在台大的姐姐參與本次學運的真誠及熱情... 很顯然,那幾個北士商的女生不是太想知道這些細節,從起初的哈拉敷衍,到後來火藥味越來越強的針鋒相對,而那才子也越見其傲人的優越感。 「我想你們大概是不懂這種大事。畢竟,你們可能上不了什麼好大學。」那位才子點了導火線。「對啦!我們可能連大學上不了,我等一下還忙著去打工啦!我只管我現在不方便啦!」一位同學忍不住吐糟,讓才子又找到話題試圖解釋大是大非的問題,直言不能只看眼下的利益而賣台云云。「好啦好啦!你最懂最棒啦!我們都是白痴。沒你這麼會考試的,你說人家沒大腦;比你有學識有實務的,你說人家在騙。就是意見不同、觀點不同嘛!你強迫人家接受你的論點,你又可曾考慮過別人的立場?不是說民主嗎?這是民主嗎?不是因為不夠民主才抗議嗎?你這又有多民主?」 看到這群十七、八歲朋友們的對話,想想現下在臉書上爭執不下、互刪好友的那些三十歲上下的草莓族世代、四十歲上下的野百合世代... 這種低級式的民主、階級式的民主、菁英領導式的民主,其實一直在我們的社會中輪迴。簡單說,只要一天我們無法包容及尊重反對意見,我們就仍在戒嚴時期實行著愚人式的民主。 平心而論,我不支持或反對服貿,我只支持有企圖心的永續發展。我不關心學生是死是活,我只關心學生你付錢給捐便當給你們的阿嬤沒?只關心夾在中間的警察及他們的眷屬是否安全?只關心違法犯紀有沒有受到應有的懲處。是的!請別亂給我戴帽子!我把條文全讀過了,我不是專家,但我看過的法條應該不比你少,我有我自己的定論。我只關心程序的問題、法治的問題,因為這兩者是維持任何型式的民主最根本的經緯。 這段時間裡,我做了個實驗:只要我強調程序及法治,基於此二者發言或評論,就會被扣上挺服貿的帽子,一定會引來一身腥、質疑我的立場。我不懂:「不能動服貿一個字」跟「必須接受學生版監督條例」這兩者不是同樣執拗嗎?自己無法做到的,以何種立場去要求對方遵行? 回來看看我的臉書,原本只想看看朋友們的生活,他們的孩子快樂的笑臉;現在卻滿滿的是反服貿的言論,馬賽克髒話的代碼。XD不再是笑臉,怎麼看都聯想到你們放肆出來的「媽的」。你們是怎麼了?我不懂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我知道你有多賭爛,但你知道我看見你馬不停蹄的憤慨時,我又有多痛苦?賭爛一天我想安慰你,賭爛十幾天我想放棄你。找出一個證據說馬英九是爛咖,我幫你按讚; 每天都在找他是爛咖的證據,我說你有病。 真希望我的臉書回到從前,那個大家真的在分享些什麼的園地。我不想刪任何人,大家不都是朋友嗎?服貿這件事,我一再說是「公說公有理」的問題,沒解、也一定會有解;誠如那北士商的同學所言,不就是「意見不同、觀點不同」嗎?我是個基督徒,不會因為你天天跟我唸佛我就改吃素;如果我改吃素,也絕不是因為你的傳道。真的,請不要再跟我分享任何證據或是那個專家的見解,尤其不要在臉書上向我挑釁、請教、邀請辯論。一、我很忙;二、我和你一樣相信自有道理!請尊重!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