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的山椒魚
2020/03/17 12:56:12瀏覽16735|回應0|推薦0

台灣「兩棲類動物」分有尾目無尾目,台灣的有尾目僅有山椒魚科一科,而其餘蛙科與蟾蜍科皆為無尾目

四百萬年前,臺灣島開始從海底隆起;到了兩百萬年前才整個浮出海面。百萬年來,島上的生物歷經多次的冰河覆蓋與消退而逐漸演化!當最後一次冰河褪去後,許多的生物開始往高山遷徙,並且存活至今,其中又以「山椒魚」最具代表性。

中國古代稱「山椒魚」為「鯢」因為體型差異而有大、小之分。「大鯢」全長約150公分,因其叫聲像是嬰兒哭聲,又稱為「娃娃魚」「小鯢」全長約10公分,就是我們所稱的「山椒魚」。牠們主要分布在亞洲北部的西伯利亞、中國東北、韓國、日本和臺灣等高緯度地區或低緯度高海拔的區域,而臺灣則是目前已知全世界山椒魚分布的最南限。因身上有山椒的味道而得其名。曾與恐龍並存,較恐龍早1億年出現,在地球存活了3億年,是現存世上少有的活化石之一。

「山椒魚」因為喜歡在水邊活動而被誤稱為「魚」,事實上牠們並非魚,而是瀕臨絕種的有尾目(隱鰓鯢亞目)兩棲類動物。濕潤裸露的皮膚,是兩棲類動物共同的特徵,牠們的幼體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上陸後則改用肺及皮膚呼吸。這種水、陸兩棲的生活樣態,致使山椒魚對於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而成為科學家眼中的環境指標物種。

台灣至少有五種山椒魚(阿里山山椒魚、台灣山椒魚、楚南氏山椒魚、南湖山椒魚、觀霧山椒魚),由於牠們的棲地不連續,獨立演化,數量稀少。

「山椒魚」為肉食性,只要是能塞進嘴巴裡的小動物都會吃(如鼠婦、蠷螋、石蜈蚣、蜘蛛...等);在食物短缺時,也會發生同類相食的現象。通常是在水中生活;也有在陸上生活的種類,在森林的落葉下等較潮濕的環境棲息。

不同於蛙類常見的大量產卵,山椒魚一次繁殖僅產下兩個卵莢,不超過四十顆卵,卵粒極大、卵黃極多,可提供大量營養給胚胎發育,讓幼體一孵化便有基礎的生活能力,且如成體一般,不像蛙類的變態過程明顯。此外,山椒魚具有護卵的行為,這也是讓其後代能在高山上存活下去而演化出來的繁殖策略之一。

台灣目前所發現的山椒魚共下列五種(全部都是台灣特有種、保育類)

一、阿里山山椒魚

1.分布於台灣海拔2,000公尺到2300公尺以上的高山上。(玉山、阿里山、中央山脈南段)

2.體型最長只有10公分長,顏色為紅褐色或深褐色,背部除了有白色小圓形斑點外,也有少數個體具有明顯特別的形狀斑點。個體通常躲藏在石頭或朽木等遮蔽物下。

3.前腳有四趾,後腳有五趾,是辨識阿里山山椒魚的最主要特徵。

4.目前這是台灣五種山椒魚中最容易發現的種類。(全世界約32種山椒魚中,分佈最南、海拔記錄最高,海拔3650公尺, 也是台灣最早發現的山椒魚)

二、台灣山椒魚

1.分布於臺灣二千(或一千五百)公尺以上的高山(中央山脈中段),是世界山椒魚中分布的最低緯度

2.台灣山椒魚體色偏灰黑色

3.前腳有四趾,後腳有四趾。

4.多半居住在較冷的溪流岸邊、森林底層的岩石。

5.每年的八月則是他們的產卵季節。

三、楚南氏山椒魚

1.要分布於台灣3,000公尺左右的中央山脈中段。(由於大部分都必須在海拔3,000公尺左右的山區,所以不易觀察)

2.楚南氏山椒魚顏色為褐色或紫褐色,背部有明顯大斑點,體型長達12公分,。

3.前腳有四趾,後腳有五趾

四、南湖山椒魚

1.主要分布於中央山脈北段海拔3,000公尺左右的南湖山區。(主要棲息於開闊環境的石頭下)

2.南湖山椒魚身體則較為細長,背部有淺黃色或黃褐色的不規則細斑。

3.前腳有四趾,後腳有五趾

4.是台灣產山椒魚中體型最大者,也是台灣新紀錄到的兩棲類之一。

5.這種山椒魚數量十分稀少,難得一見,必須有長途縱走的體能及意志力,才有機會遇到,也因此台灣紀錄到的人並不多。

五、觀霧山椒魚

1.主要分布於雪山山脈西北部的山區,海拔約1500公尺左右。是台灣發現紀錄較晚的兩棲類之一,也是台灣海拔分布最低的山椒魚。

2.觀霧山椒魚體色偏黑褐且尾巴較短。

3.前腳有四趾,後腳有四趾。

4.觀霧山椒魚是台灣5種山椒魚中海拔分布最低且最北的一種,已知分布區域有插天山、拉拉山、棲蘭山、霞喀羅山與觀霧,觀霧可能是分佈的上限。

觀霧山椒魚、台灣山椒魚:前腳有四趾,後腳有四趾。

阿里山山椒魚、楚南氏山椒魚、南湖山椒魚:前腳有四趾,後腳有五趾

這也是分辨山椒魚的最主要特徵之一。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mabook&aid=13208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