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認識台灣的烏龜
2020/12/20 16:19:45瀏覽65888|回應0|推薦0

台灣的烏龜有

一、斑龜

斑龜是台灣地區最常見的淡水龜。分布範圍涵蓋低海拔區域的水域環境,包括水流較緩的溪流、溝渠、池塘、水庫等,甚至在河口半淡鹹水的紅樹林區,亦可發現其分布

斑龜也是寵物市場常見的種類。其食性屬雜食性,食物種類多樣,包括水生的小型動物,如水生昆蟲(如蚊蠅幼蟲)、水蛭、舌蛭、顫蚓(紅蟲)、死魚及水生植物、岸邊植物嫩葉、花、漿果、蚯蚓等。

二、柴棺龜

柴棺龜(黃喉擬水龜、黃龜、水龜)--珍貴稀有野生動物保育類

半水棲性,主要棲息於丘陵地區的水域附近。全台低海拔山區池塘、湖泊、水田等水域環境。雜食性,以小蝦、水生昆蟲、魚、蚯蚓、植物的果實、種子、莖葉及嫩芽為食。春末至夏季繁殖。

身體扁平,稜脊不明顯,背甲呈黃褐色或棕褐色,頭頂為淺橄欖色,頭部後有二條淺黃色縱紋,喉部黃色無花紋,腹甲淺黃色 , 每一盾片外側有棕黑色斑點,部分個體則全為黑色 , 成體背甲長可達20cm。

三、食蛇龜(陸龜)

食蛇龜(箱龜、黃緣閉殼龜)--珍貴稀有野生動物保育類

食蛇龜,是台灣唯一陸棲性的淡水龜,全台中低海拔山區林相較完整的森林及其附近的環境。中國華南、日本也都有分布,全球數量稀少,目前列入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的瀕危物種,但是因為走私嚴重,很可能會改列成極危物種。

背甲深褐紅色,中央有一道稜脊,呈淡黃色,背甲邊緣常為淡黃色,頭部兩側及喉部 為淡黃色,眼後有一明顯黃色縱帶,腹甲黑褐色,有一橫韌帶,前後兩片可活動,與背甲可完全閉合,上喙有明顯勾曲,成體背甲長可達20cm。

雜 食性,以植物的果實、種子、莖葉、嫩芽及節肢動物、蚯蚓、小型螺類等無脊椎及部分脊椎動物屍體為食。野生族群達性成熟需12至15年,在台灣5至7月為其產卵期,每年可產2窩,每窩產卵2~4個。

食蛇龜對熟悉的棲息環境有很高的忠誠度,整年活動的面積是0.07~8.25公頃,顯示有些個體整年就在約2個籃球場大小的空間裡活動,不管是攝食、產卵與過冬,都在最遠距離不過40公尺的範圍內完成。

5年後再利用無線電追蹤,相同個體的活動範圍變化還是不大,大部分的範圍有高度重疊。即使隔16年後再次調查,還是可以在相同地點捕捉到同一隻龜。

四、金龜

金龜(烏龜、 臭青龜、草龜、泥龜、大頭龜)--珍貴稀有野生動物保育類

半水棲性,主要棲息於水塘或沼澤地附近。本種近年來已少有紀錄,台灣本島數量不多,現況不詳,惟金門地區數量尚多。

雜食性,以植物的莖葉、種子、果實或水生小型魚貝類、蚯蚓及昆蟲等為食。於春末至夏季產卵,每年可產3~4窩,每窩3~9枚卵,孵化期約 2.5~3個月 

一般背甲呈棕褐色,雄龜達性成熟後背甲轉呈黑色,有3條 明顯稜脊,頭部兩側眼後有金黃色蠕蟲狀花紋,成熟雄龜在生殖季時會有刺鼻的臭味,背甲長度最大可達23cm。

除了夜市常見的巴西龜,你知道台灣有有自己的原生種烏龜嗎?那這些台灣烏龜,都棲息在哪裡呢?這次下課花路米邀請了烏龜博士陳添喜,帶著湘涵一起上山下海,野外調查台灣龜。在台北縣的淡水河畔,首先發現了水棲性的斑龜,陳博士告訴湘涵斑龜又叫花龜的原因,還觀察河水水質對於斑龜有很大的影響。接著湘涵跟著博士前往山上的烏龜樣本研究區,看到名字超響噹噹的『食蛇龜』。食蛇龜遇到危險的時候,會把頭縮進龜殼中,還會發出深沉的呼吸聲,是台灣唯一一種閉殼龜,不過聽說食蛇龜目前屬於二級保育類動物,在台灣的數量已經越來越少了。

最後,烏龜博士介紹了一種龜,居然名字就叫烏龜,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原來烏龜又稱金龜,在龜甲的盾板上有一條條金線而得名,但是有些金龜長大之後會有黑化現象,金色線條通通消失,變成整隻黑溜溜的模樣,就被叫做烏龜,因為是中國常見的龜,所以烏龜才會變成龜的通稱。探索完這一集,湘涵深深希望,台灣的棲地能不被破壞,斑龜、食蛇龜和金龜,都能不受環境威脅,平安長大。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mabook&aid=154775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