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忽視44年 屠呦呦獲諾貝爾獎認可
2015/10/07 09:58:11瀏覽390|回應0|推薦0

ps~ 1951 ( 1949 中華民國 escaped to TW next next year )

https://zh.wikipedia.org/zh-tw/屠呦呦

屠呦呦(右)與其導師樓之岑(左),攝於 1951

出生 1930年12月30日(84歲)
 中華民國浙江省寧波市
居住地  中國北京市
公民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大陸
研究領域 醫學
藥物化學
任職於 中國中醫科學院
母校 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
著名成就 中醫學
中藥
青蒿素
雙氫青蒿素
獲獎

中國衛生部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 (1958)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科技大會獎(197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明獎二等獎(1979)
世界文化理事會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 (1987)
第三屆中國中醫科學院唐氏中藥發展獎 (2009)
葛蘭素史克生命科學傑出成就獎 (2011)
拉斯克獎臨床醫學獎 (2011)
中國中醫科學院傑出貢獻獎 (2011)
中國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 (2012)
哈佛大學醫學院華倫·阿爾波特獎 (2015)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15)

中國忽視44年 屠呦呦獲諾貝爾獎認可

2015年10月06日05:25

2015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屠呦呦。 翻攝《錦麟觀察》  

中國藥學家屠呦呦昨成為中國首位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消息傳出後,中國學界有不少抱屈聲,認為屠呦呦在國內得不到肯定,數次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評選,受忽視長達44年,結果反而獲國際大獎認可,有學者直指是「牆裡開花牆外香」。

84歲的屠呦呦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長達數十載,是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及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她投入青蒿素研究逾40年,1971年在低沸點實驗中發現抗瘧效果為100%的青蒿提取物,1992年發現雙氫青蒿素,抗瘧疾療效為前者10倍的升級版提取物。她在抗瘧藥物的創新研究,造福全球許多貧困居民,也讓中醫在現代醫學的應用受到注意。

屠呦呦2011年拿下有諾貝爾指標之稱的美國拉斯克獎(Lasker Award),是首位得此獎和諾貝爾醫學獎的中國人。除了做實驗,她還結合歷代古籍和自己在各省採集樣本的經驗,完成《中藥炮炙經驗集成》主要編著工作。據悉,她的名字出自《詩經》關於鹿覓食的名句「呦呦鹿鳴,食野之苹」;呦呦是鹿鳴聲,而此句也反映她一生和植物等天然藥材關係緊密。

諷刺是,屠呦呦在中國被稱為「三無學者」,既無博士學位、也無海外留學背景,更無中國兩院(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頭銜。屠呦呦曾幾次被提名參評中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但均未當選。連新華網、央視等官媒都質疑為何屠呦呦會被國內否定44年?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前院長饒毅直言,青蒿素到底是誰先發現的或有爭議,但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這一步,「至今都公認是確認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關鍵。」饒毅說,屠呦呦在中國名氣不大,最後獲得國際同行的認可,真是牆裡開花牆外香。(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


被称为青蒿素之母 为验证抗疟疗效曾以身试药

大头条

  2015年6月4日,哈佛大学医学院官方网站公布2015年度华伦·阿尔波特基金会的授奖信息。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其在抗疟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荣获此奖。该奖将于10月1日在哈佛医学院举办的专场研讨会上颁发。

  据悉,屠呦呦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理论上,对于这种“中国第一位”的消息,其新闻价值即使上不了头条,最起码也会被排列在新闻网站的首页。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好似都没有“发现”这条消息,并未对此进行报道。只有屠呦呦的家乡“浙江在线”及其工作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以主人翁式的骄傲,在6月中旬发布了相关信息。

  同样的获奖者,相似的获奖原因,对比2011年的大张旗鼓,如今的敛声宁静让人摸不着头脑。而更让人唏嘘的是,关于屠呦呦停不下来的争议。

  是,不可挡

  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以表彰其对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所作出的贡献。这是该奖项设立65年以来,首次颁给中国科学家,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大奖。

  消息一出,各大媒体像炸开锅一样,开始追踪报道屠呦呦的获奖背景,研究专业,以及生平记事。

  屠呦呦对青蒿素的发现有多重要?

  我们先回到上个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以及越南战争时期。当时作战士兵常常被疟疾所累,战斗力受到严重影响。于是,多国政府都不得不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抗疟药物的研发上,但都一筹莫展。

  

  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聚集北京,就疟疾防治药物和抗药性研究工作召开了一个协作会议,就此启动了代号为“523项目”的计划。该项目的短期目标是要尽快研制出能在战场上有效控制疟疾的药物,长远目标是通过筛选合成化合物和中草药药方与民间疗法来研发出新的抗疟药物。

  国家对“523项目”十分重视,特设仿造西药或制造衍生物、从中药中寻找抗疟药、制造驱蚊剂等几大课题组,组织了来自60多个研究机构和单位的500多名研究人员参与研发,这其中就有来自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她被分在了中医药协作组,主要从中医角度开展实验研究。

  实验的过程漫长而复杂。光调查收集这一个过程,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成员便筛选了2000余个中草药方,并整理出了640种抗疟药方集。他们以鼠疟原虫为模型检测了200多种中草药方和380多个中草药提取物。这其中,青蒿素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

  青蒿素是来自一种菊科艾属植物的提取物,屠呦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它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但这个抑制率十分不稳定,甚至在后续的实验中,抑制率显示只有12%-40%。对此屠呦呦猜测,低抑制率可能是提取物中有效成份浓度过低的原因造成的。于是她着手改进提取方法。通过翻阅古代文献,特别是东晋名医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意识到常用煎熬和高温提取的方法可能破坏了青蒿有效成分。

  不出所料,改用乙醚低温提取后,研究人员如愿获得了抗疟效果更好的青蒿提取物。“1971年10月4日,我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个解决问题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这一步,至今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后来,为了获证青蒿素对人体疟疾的疗效,屠呦呦等人首先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实验效果十分喜人。随后,屠呦呦课题组深入到海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在21位感染了疟原虫的患者身上试用之后,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临床效果非常成功。

  青蒿素对恶性疟疾、脑疟强大的治疗效果,挽救了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饱受疟疾之苦的非洲人民称之为“中国神药”。“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如此评价发现青蒿素的意义。

  屠呦呦因此被称为“青蒿素之母”,并得到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的嘉许。

  

  因为拉斯克奖还有一个“诺贝尔奖风向标”的别称,人们便激动地预测,屠呦呦很有可能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个中国人。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两个美国人和一个法国人。虽然希望落空,但这也不影响人们给屠呦呦加冠另一个头衔——离诺贝尔最近的中国女人。

  非,池中物

  屠呦呦获奖后,在一片叫好声中,人们渐渐发现了这位卓越的女科学家区别于传统意义中获奖者的独特之处,她既没有博士学位、留学经历,也不是两院院士,只是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一名普通的研究员。

  这让人们不禁揣测猜疑,于是,一些针对“三无”教授的非议接踵而至。

  

  纵观舆论,关于屠呦呦的非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她为什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为什么不是两院院士,青蒿素归属之争。

  说到诺贝尔奖,这是中国人的软肋。人们始终憧憬每年诺贝尔颁奖典礼上能够出现中国身影,包括当年屠呦呦的这次落选。

  “诺贝尔的奖项发展到今天,更多是用来对科学家一生的贡献做总结性表彰,而不仅仅是表彰近期的成就。”当时,《新京报》还专门发表文章《不必为屠呦呦落选诺奖而失望》评判屠呦呦与诺奖的擦肩而过,文章从诺贝尔奖的表彰性质切入,讲道当年获得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他们在获奖领域的决定性成果获得承认,都比屠呦呦早得多。与之相比,青蒿素取得阶段性成果也好,获得业内和国际承认也罢,并无时序上的优势可言。

  如果说,诺贝尔奖的表彰性质是客观因素,是我们无能为力的原因。那么,徜徉在中国坊间的另一种说法,只能让人哑口无言,那就是青蒿素的归属之争。

  由于“523项目”是在援外备战的背景下提出,具有军事机密的性质,项目的研究结果不允许向外公布。加之“文革”期间,科研工作者不能公开发表科学论文。种种原因导致这项工作在当时并不被“523项目”以外的人所知。

  没有文献,没有出版记录,便无从证明:屠呦呦是发现青蒿素的主要贡献者。即使后来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还是有很多人站出来想要分一杯羹。毕竟,实验发现是课题组团结合作的成果。人们纷纷抗议,奖项应该为集体所有,而不能只归功于一人。

  对此,舆论众说纷纭。

  而曾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饶毅在其一篇名为《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得文章中给出了比较中肯的观点。虽然对于青蒿素的归属问题争议不断,但有三点毋庸置疑:首先,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其次,具体分离纯化 青蒿素的钟裕容,是屠呦呦研究小组的成员;此外,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组是在会议上得知屠呦呦小组发现青蒿粗提物高效抗疟作用以后进行的,获得纯化分子也 晚于钟裕容。

  让饶毅感到不平的还有:“他们(屠呦呦和张亭栋)作出的贡献,在我看来,值得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而他们在国际国内的认可都远低于他们的实际贡献。两位皆非院士,其中一人可能从未被推荐过。”

  在传统观念中,院士身份是评判一位科研工作者成就的一张有力的名牌。而闻名国际的屠呦呦并未得到这张名牌。这与上文提到的青蒿素的归属争议有关,还有来自街谈巷语的“人品说”“权力说”等等。

  返璞归真,无论蜚语再多,屠呦呦的科学贡献都无法泯灭。正如饶毅所说:最重要的是,这些药物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我们应该推崇他们的工作、肯定他们的成就。科学,有着客观的标准,通过争论可以将我们带近真理。

  呦呦鹿鸣

  初闻屠呦呦的人,都会被她的名字所吸引。

  屠呦呦的名字缘起《诗经·小雅》的名句“呦呦鹿鸣”,意为鹿鸣之声。而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呦呦鹿鸣”的后半句“食野之苹”,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屠呦呦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感到自豪。“在我的童年,我亲眼目睹了民间中医配方救人治病的场景。然而,我从没有想到我的一生会和这些神奇的草药关系如此紧密。”

  1930年年底,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作为家中5个孩子中唯一一个女孩,屠呦呦一直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她的高中同学陈效中回忆说,屠呦呦在班上不声不响,经常上完课就回家,成绩也在中上游,并不拔尖。

  尽管成绩并不突出,但屠呦呦还是在1951年考入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一直工作至今。

  

  屠呦呦十分低调,即使是获奖后,她都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在普通人看来,她有些神秘,有些不食人间烟火。但在朋友眼中,屠呦呦是个十足的“马大哈”。“屠呦呦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不太会照顾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让我帮忙找找,我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不像一般女生收拾得那么停当。同学们见了后都笑话她。她家务事不灵光,成家后,买菜、买东西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由先生做。”陈效中回忆道。

  虽然,生活中的屠呦呦“不拘小节”。但碰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她会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坚毅。

  在青蒿素研究上,屠呦呦花费了很多精力。接到“523”项目的时候,她已接近不惑之年,而她的女儿才3岁,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老母亲抚养。由于当时长期做实验,过劳的屠呦呦染得一身的病。

  而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看来,青蒿素这一高效抗疟药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洞察力、视野和顽强信念”

  (责任编辑:UX003)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am&aid=323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