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為什人們只哀悼巴黎恐攻、而非更慘重的奈及利亞?經濟學的答案是...
2015/11/21 10:14:45瀏覽379|回應0|推薦0

為什麼多數人會哀悼巴黎恐攻、而不是死傷人數更慘重的奈及利亞?經濟學的答案是...

撰文者楊少強   2015-11-19

圖片來源:Christiaan Triebert @ Flickr , CC BY 2.

法國巴黎發生恐怖攻擊案,有一篇文章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奈及利亞恐怖攻擊死傷人數是巴黎好幾倍,為何媒體不關注?本文就是要來回答這個問題。

許多人知道「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寫過《國富論》,不過大部份人不知他還寫過一本道德哲學的著作《道德情操論》(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事實上後者才是亞當斯密最重視的作品,該書在他在世時共改版5次,遠超過《國富論》。此外,亞當斯密本來就是在大學教道德哲學(當時還沒有經濟學),才衍生出他的經濟思想的。

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第一篇第一章和第三篇第三章,乃是探討人類「同情心」的根源,他的解釋是這樣(以下中譯引文出自謝宗林,五南出版社):

我們無法直接體驗到他人的感覺,只能想像我們在相同處境下,會有什麼感覺。即使我們的親兄弟在拷問台上遭受酷刑,我們的感官不可能使我們感受到他的痛苦。這是因為我們的感官不可能帶來超出我們自身以外的感受,只有透過想像我們自己和他人處在同樣的位置,想像自己也遭到同樣痛苦,我們才能感受到他人的感覺。

亞當斯密認為,人類同情感的來源,正是來自「藉由設想和受難者易地而處」。當我們看著舞台上表演者走在一條鋼索上,我們也會隨著他歪曲扭動身體,因為我們覺得自己也走在那條鋼索上。同樣地,看到電視上被攻擊的民眾,我們「同情」那些受難者,其實是透過我們的想像,來複製我們自身感官在和受難者同樣處境下的感受。

在某種處境下,他人覺得沒什麼,我們卻有強烈感覺。例如我們看到有人在光天化日下裸奔,我們會覺得面紅耳赤,但對方可能沒什麼感覺。因此「同情」與其說是源自我們感受到他人的感覺,不如說是因為我們看到引起他人那種感覺的處境造成的。我們設想我們在他人的處境時,我們會有何感覺。因此同情感不是對方的感覺,而是把我們擺在和對方相同處境時,我們自己的感覺。

巴黎恐怖攻擊,引起許多人的同情,也是如此。透過想像,我們把自己放在和巴黎民眾同樣的處境,我們的感官複製在那個處境下我們的感覺-這就是所謂「感同身受」。但我們要對巴黎民眾同情,我們必須先知道他們在什麼處境。而他們的處境,我們只能透過感官-也就是我們的眼耳口鼻手才能瞭解。

在亞當斯密看來,我們對他人同情,必先來自我們瞭解他人的處境,才能把我們擺在同樣位置,進而用我們的感官複製他人的感受。巴黎恐怖攻擊案,電視新聞馬拉松式地播放,報章雜誌大幅報導,我們對巴黎市民所處的處境有充份瞭解,於是我們把自己擺在和他們同樣位置上,複製他們的感覺-也就是說,我們「同情」他們。

奈及利亞恐怖攻擊死傷兩千人,被媒體關注的程度卻遠遠低於巴黎,沒有電視台轉播,沒有報章雜誌專題報導。大多數人沒有管道、也無從得知他們的處境是什麼,我們就很難把自己擺在和那些受難者同樣位置上。

更進一步問題是:為什麼這些傳媒不去報導奈及利亞恐怖攻擊,卻對死傷人數只有其十分之一的巴黎恐攻大報特報呢?難道這是傳媒有意操縱我們的情緒嗎?事實上有些人確實抱持這種陰謀論看法。

亞當斯密的解答是這樣的:對我們的眼睛來說,不同的東西看來是大是小,與其說是按照它們的實際尺寸而定,不如說是按照它們與我們的距離遠近而定。從窗外望去,遠處的高樓比我們桌上的一本書還要小。如果不是我們已有了視覺的知識,我們一定以為書本比大樓還要高。

心裡的眼睛也一樣,「我們自己的一個極微小的利益得失,其重要性會大過他人最關切的利益」。亞當斯密書中有言:假如中國有一天突然被地震襲擊造成億萬人死傷,那些和中國毫無關係的歐洲人,可能會為中國的命運感到悲傷,哀嘆世事無常。但當這些情感都發揮得差不多之後,「他就像平常那樣繼續工作」,彷彿這場悲劇全沒發生過。「即使他的億萬個同胞滅亡,只要他從未見過他們,他仍將安心地呼呼大睡。」

但是,如果他明天將失去一根小指頭,他就會緊張地轍夜難眠。億萬人的生命V.S.一根小指頭,恐怕沒有人會認為後者更重要。但對當事人而言,後者才是他最關心的事物。這同樣也是「心裡的眼睛」(心眼)對不同事物的距離判斷所造成的差異:心裡上離我們越遙遠的事物,我們就會越不關心-稍有經濟學概念的人會發現:這正是「邊際效用」的概念。

為何傳媒不去報導奈及利亞的恐怖攻擊,整天報巴黎恐攻呢?因為大多數人的「心裡的眼睛」認為,和巴黎相比,奈及利亞是離我們心裡上較遙遠的事物,就如同在亞當斯密所處的十八世紀歐洲,大多數歐洲人對中國發生大地震無感一樣。

倘若某家傳媒不報導巴黎,整天報奈及利亞恐怖攻擊,這則報導可能會因為被大多數人認為「不干我的事」而乏人收看,最後被市場淘汰-這就是經濟學。消費者的選擇,讓做巴黎恐攻的報導在市場生存下來。

價格理論大師阿爾欽(Armen Alchian)說:「生產者可以自由決定生產什麼,但決定什麼東西可以留下來的,是消費者。」傳媒也必須獲得消費者青睞才能在市場生存。如果有一天世界的重心轉移到非洲,大多數人認為奈及利亞的心裡距離比巴黎更近時,就是傳媒翻轉其報導重心的時候了。

作者簡介_楊少強

台大經濟系、經濟研究所畢業,以爬梳有趣論文為興趣,自娛兼娛人。擅長專題研究,曾獲「兩岸新聞報導獎」及「卓越新聞獎」等數個新聞報導獎項。

( 在地生活大陸港澳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am&aid=36310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