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3~2014 跨年前后看一整晚《陽光時務》网站
2014/01/01 00:50:26瀏覽117|回應0|推薦0

ps~ 嘿嘿, 不小心第一次看到的, 好看 !!

http://www.isunaffairs.com/guan-yu-yang-guang-shi-wu/

關於陽光時務

《陽光時務》在一個全球性危局中創生。

2008年,在美國起始的次貸危機演化為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機-經濟危機與社會-政治危機。現在看來,現代化過程中領先國家所經歷過的發展困境(如文化斷裂、精神虛無、生態環境破壞、社保虧空與貧富差距拉大等重大問題),在最近百年並未在精神文化與社會治理層面被根本解決,而只是以技術層面上的配置形式被直接、間接或變相轉移到了發展中國家,從而暫時減緩了其自身存有的社會問題,而這也正是新興工業國家明知前車之鑒,卻依然難免重蹈覆轍的主要原因。當全球化進程接近收官,發展中國家的困境反身威脅到發達國家的生活質量之日,越來越多人開始明白,既有的資本主義文明內生的問題,僅僅靠轉移靠推脫是躲不了、繞不開的。

今天,就在這場全球經濟危機的動蕩中,人類歷史上曾表現出最大活力的資本主義體系,這個一度被相當多人設定為人類終極理想(所謂「歷史的終結」)的價值與運行體系,卻在美式金融資本主義、歐式福利資本主義與中式權貴資本主義(以及較早時期的民族主義、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這幾條主要路徑上先後遭遇了重大挫折。此時此境,各國各界的思想者有責任接受前輩的慘痛教訓,摒棄陳腐的意識形態紛爭,腳踏實地,展寬視野,開拓思路,提升境界,推進交流,汲取世界文明的精華,以「再造文明」的膽識探索出人類社會前行的新路徑。

http://www.isunaffairs.com/2013/08/22/chen-ping-yu-yan-zhong-guo-jing-ji-ying-zhe-lu/

在2010-2011年間,陳平在社交媒體上預言中國即將發生經濟危機。在2013年,他的部分預言已經成真,中國經濟崩潰的徵兆也愈來愈明顯。本文收集了部分陳平關於中國經濟危機的評論。

......

.......

.......

郎咸平唱反調 稱「崩盤」只差半步

[2013-08-14]

中國銀行近來鬧「錢荒」,外媒指經濟崩盤恐一觸即發;地方債亂象以及房地產價格飆升,外資也不看好中國樓市前景;現在,連中國經濟學家也跟進看衰,特別是樓市泡沫風險。經濟學家郎咸平表示,中國樓市離「崩盤」只差半步!謝作詩則直言中國樓市有大泡沫!
謝作詩是專注社會熱點問題的經濟學家,他說,「資產市場泡沫在哪?主要在房地產。且樓市是大泡沫,因為被高槓桿化了。」這意味著中國樓市有經濟泡沫風險,但不見得馬上會破。
南方網報道,樓市泡沫的高槓桿化,首當其衝是房價上漲使得勞動成本上升,農產品就要漲價,但招商引資卻對工商各業的價錢壓得很低,「高房價就是以犧牲工商各業的長遠發展為代價。」謝作詩強調,只因炒房、炒地就能掙很多錢,工商業就沒有人腳踏實地做本業生意,就造成資產泡沫化。
他認為,儘管樓市泡沫可以維持得很持久,可以做得很大,最終是要出問題的。「當資產泡沫破滅的時候,金融體系是會出問題的。最終會造成經濟金融危機!」
這正呼應郎咸平的擔憂,他說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若只靠固定資產投資,將催生泡沫經濟。因為經濟看似因樓市剛需而提振,實則是末日狂歡,正步入經濟泡沫破滅的前兆。
《金融時報》報道,在鄂爾多斯、溫州等房價泡沫積累過快的地區,樓市似乎已經到了衰退的邊緣。報道指,民間融資風險持續顯現,鄂爾多斯房價全面下跌,不僅大量住房和辦公大樓空置,甚至出現以白酒抵債換房產的怪象。

[轉載自:大紀元]    2011-05-22 03:29:41上傳

中國在生產成本快速上漲和市場萎縮的雙重擠壓下,中小型加工製造企業的冬天已不期而至,大片服裝和鞋類工廠處於半停工狀態,少數企業開始倒閉,1元服裝店再度出現。此外,製造業因無法掌控定價權而產生的危機,也使大量資金由製造業抽離,流入股市、房市,因而有可能造成中國房市泡沫化,而房市是中國經濟的最後一個支柱行業,地位極其重要。

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再度下滑

據《新華網》報導,中國製造業3月份的採購經理指數 (PMI) 短暫回升之後,4月份再度下滑,從53.4下降到52.9,其中新訂單、進口指數、新出口訂單和購進價格指數下降的幅度最大,減幅都超過1個百分點,使得第二季的經濟成長趨緩的疑慮升高。

4月份PMI 指數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新訂單指數顯著回落。通常新訂單指數在每年3、4月份都會出現較為明顯的回升,但今年4月份不升反 降,顯示出需求的明顯回落。其中,高成本壓力和偏緊的資金面是導致需求回落的重要原因。

1元服裝店再現上下九

在廣州市由於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大幅上漲,價格的提升導致服裝、鞋業等低端製造業的訂單忽然大幅萎縮,經營陷入困境,大片工廠處於半停工狀態,一些中小型企業紛紛關門停業,少數企業開始倒閉。

廣州上下九步行街許多店舖,專門做低價處理工廠尾貨或者庫存清理生意,直接 連接工廠和消費市場。這些店舖的報價直接反映中國服裝和鞋類加工製造業的冷暖。金融危機爆發後,由於不少工廠倒閉,虧本清貨,上下九曾經出現1元服裝店。根據《廣州日報》報導,如今1元服裝店再度出現。

該報導指出,這家1元服裝店門口一塊「超值特賣 1元/件任揀」的牌子格外醒目。門口並掛有幾件毛巾料的純棉童衫,這些服裝大多為純棉製品,質量還不錯。服裝店老闆表示,最近工廠的尾貨似乎特別多,賣都賣不完。

一家店舖打出了「最後一天甩賣」,入口處一堆衣服開價「3~9元/件」。該店員表示,聽說最近倒閉工廠多了,這些便宜的衣服也多了。

廣州服裝行業協會副會長黃學明表示,與2008年相比,如今甩賣的衣服都是虧本銷售,也是工廠過量生產的積壓貨以及倒閉工廠的清倉貨;而當年很多都是外銷貨發不出去轉內銷。

電力短缺使製造業雪上加霜

中國近期正遭遇多省乾旱,華中地區則已持續數月之久。旱情導致的河流水位較低,以及煤炭價格高企可能會讓中國出現幾年以來最嚴重的季節性電力短缺。而中國政府在未來繼續採用的限制用電措施,會對生產商造成負面影響。

有製造商說,地方當局實施更嚴厲的用電限制令他們備感壓力。據浙江省汽車零部件製造商透露,有關當局通知該地某些工廠3月每週停產一天,4月開始每週停產兩天,而5 月份則被迫每週停產三天。為完成某些訂單,該公司正使用發電機進行生產,但這不是一個長遠之計。

如今,一些城市的製造企業面臨全年用電限制,雖然有些是因為中國政府設定的清潔空氣計劃目標,但是限電措施可能會成為影響中國製造業的普遍問題。

製造業危機引發的憂慮

除生產成本快速上漲、市場萎縮以及限電措施造成製造業萎縮外,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指出,中國製造喪失定價權是中國製造業危機的真正開始,而製造業的危機有可能造就房市泡沫。

郎咸平表示,「中國的經濟危機根本不是樓市居高不下的問題,而病根在於製造業危機。」他指出,中國樓市泡沫的根源,「由於混淆製造業和非製造環節,包括產品研發設計、包括物流渠道等,結果喪失了定價權。在這個誰掌控了製造業和非製造環節,誰就掌控了製造業的定價權的時代,沒有定價權才是中國製造業危機的真正開始,因為必然會造成製造業利潤低下。再碰到03年之後遏制競爭,終於爆發了史 無前例的製造業危機。很多企業家尤其是以製造業為主的製造家,就把應該投資到實業資金全部投入了股市、樓市,從而就造成了泡沫」。而房市是中國經濟的最後一個支柱行業,地位極其重要。「因此只要看到樓市泡沫跟股市泡沫,那就一定是一個更大危機的前兆」。大紀元

( 在地生活大陸港澳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am&aid=10276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