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貧族
2009/01/12 13:45:53瀏覽1431|回應0|推薦3

什麼是「新貧族」?

一九九八年,歐洲知名社會學者迪克森(John Dixon)和馬夸洛夫(David Macarov)就指出:「一種全球性貧窮,正透過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社會經濟效應而逐漸形成。」此刻的新貧議題,正是歷史上的第三波貧窮,它正影響著地球村的各個角落。二十年前,它率先衝擊歐、美各國,現在,它登陸台灣,即將顛覆大家過去對貧窮的認知。

在台灣,這群新貧族最具代表性的三個族群就是:低薪的貧窮工作人口(working poor)、有工作能力卻失業的人口,以及女性單親家庭。


社會救助系統幫助不到「新貧族」?

與傳統貧窮的主要組成面貌「老、殘、病、童」截然不同,「新貧」的問題毋寧是更複雜、更難解決的,因為它牽涉到「撫養」、更牽涉到「就業」。這群新貧階級可以說是台灣最苦、最窮的一群人。

目前台灣的貧窮率(低收入戶人數占總人數比率)僅.七五%,與美國、歐洲平均一五%至二%的貧窮率相比,台灣的貧窮線標準相對嚴苛。根據社會救助法,這條貧窮線是以最近一年平均每人消費支出的六成為標準制訂,九十二年度台灣省低於八千四百二十六元此收入標準者,則被列入低收入戶,領有政府補助。

問題是,這條貧窮線(低收入戶)的制訂標準與實際狀況有極大差距。根據粗步的估計,台灣的新貧階級的比率,早已超越五%,是絕對貧窮人口(低收入戶)的六.六倍,但這群「新貧族」卻沒有機會進入救助系統。

除了標準過苛外,一個相當弔詭的邏輯是,在計算家庭是否符合低收入戶標準時,只要是有工作能力的人,政府都都以基本工資計入家庭收入,但其實,他們的收入不是不及於此就是沒有收入,也因此通常無法在低收入戶名單裡發現「新貧族」的蹤跡。

「新貧社會」所帶來的衝擊-弱勢人口將更加的弱勢


在可預期的未來,台灣社會將會繼續出現「中高齡勞工失業潮」問題,而由於這群中高齡失業者同時肩負著家計的重擔,因此,失業家庭的經濟安全問題勢將接踵而至,「新貧社會」所帶來的衝擊,將使弱勢人口更加的弱勢,可預見的情況是:失業率持續增高、犯罪率升高,不僅失業人口繳不起健保費用,失業家庭內的其他依賴人口,其就學權利也受到威脅,更有許多中小學兒童付不起營養午餐費用。

「新貧族」缺錢、更缺希望!

新貧族經常處於美好時光已消逝,對於未來又缺乏希望,他們最無法調適的,是那種由富而貧的墜落過程,他們「心貧」的程度,恐怕遠甚於實際的貧窮。這種恐懼,就像剛獲知自己得到癌症那般折磨人。

此外,「新貧」時代也是「心靈貧窮」時代,整個社會也應進行心靈改革,調整唯物、敗金主義,同時鼓勵高所得的人,也應在追求物質的同時,關懷弱勢,「出錢也出愛」,將「愛與關懷」發展成為台灣的新興產業!

愛台中行動-2003「新貧困」家庭救助計劃

由台中市眾基督教教會與社會機構、企業、團體共同合作,為台中市「新貧困」家庭募款,透過村里辦公室或是社區所在的教會提出申請,交由主辦單位所共同推出的審核小組審核通過後,將救助款交由教會或是村里辦公室將款項交給受助者,受助者同時也由所在地教會認養,長期關心家庭,幫助他們走出「新貧」及「心」貧,積極主動協助社會弱勢族群。 

參考資料 http://ace.twfc.org.tw/~teamtc/witness/1919.htm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ajoey&aid=2558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