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電影『總舖師』的大賣,
帶動台南好幾個地點變成觀光熱潮,
其中位於媽祖樓附近的忠孝街與信義街一帶,
每到假日,小巷內擠滿帶著相機尋幽訪勝的觀光客。
而信義街上又有二級古蹟~~兌悅門,
(詳細介紹請看我的另一篇
http://classic-blog.udn.com/lynn22/13313170 )
於是兌悅門附近也變成了新的店家集中地。
兌悅門四周緊鄰民宅,
是台南僅存唯一還有通行功能的城門。
基座以珊瑚礁築成,珊瑚礁又稱為咾咕石,
所以兌悅門又名『咾咕石城』。
而以兌悅門為起點的信義街,
自古就稱為『咕咾石街』。
現今城門對面,還保存道光年間,開發咕咾石街的記念碑,
而城門旁也還保留一塊已經斷裂的石牌,
該石牌相當於現今的界址樁。
據說當年兌悅門完成之後,
因為其門洞看起來像是一把弓,
而底下鋪著石板的巷道像是一支箭,
兩者合一便是一組蓄勢待發的弓箭,帶有煞氣。
為了化解這股煞氣,
便在城門旁供奉一座石獅爺來坐鎮。
現今將石獅爺蓋廟供奉。
咕咾石街建立時,街上也蓋了間廟~~集福宮,
主祀玄天上帝。
集福宮原名「集福祠」,
與普濟殿、金安宮、媽祖樓同屬四聯境。
信義街上還保有一些老屋,
經過翻修,成了各具特色的店。
平日走在狹小的巷弄裡,
偶有幾隻小貓跑來跑去,
空蕩的石板路,不時迴響著居民的閒話家常,
這份悠閒的寧靜,
是台南古都最大的特色。
只是一到了假日,
從城門下經過的喧嘩吵雜,
漸漸改變了這條原本非常閑靜的老街。
這樣的改變是好是壞?
那就見仁見智了!
(記於201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