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12 12:40:39瀏覽1315|回應0|推薦0 | |
《世界是平的》作者Thomas Friedman在報紙專欄寫了一篇有關找工作的文章,他提到,求職者的缺失及老闆的需求。老闆不在乎員工的學歷或懂什麼,只在乎你能為公司創造出多少價值。而求職者最大的缺失在於: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以及自己能為老闆創造多少價值。 這篇文章明確指出求職者與老闆雙方的認知鴻溝,也難怪企業主常在媒體反映學校教育無法學以致用,找不到公司需要的人才。 或許,學校教育應有所變革,讓學生學到實用的生活技能,以及立即可用的工作知識與技能,一來充分發揮教育資源的綜效,二來改變填鴨式教育或文憑主義的信仰,但少子化現象讓改革契機停頓,因為招不到學生,學校經營陷入窘境,自己都要失業了,還管什麼學以致用或生活技能。而嚴格的老師則面臨「以腳投票」學生的嚴格考驗,選課人數不足,以致開不成課,老師能不改變嗎?這樣的循環,最終受害的不僅是學生,老師、家長也是。 因為學生不具競爭力,工作能力有待訓練或提升,老闆認為員工素質低落會提高公司的付出成本,更不願意給新鮮人機會,再者,還是會看到不少家長為子女奔波,找理想中的工作──錢要多、事要少、有冷氣、不加班,就怕累了小孩。 但未來是變動,而非穩定的社會,能找到符合自己興趣的工作,是很幸福的,但大多數人總是事與願違,只能採取先找一份工作,在工作中累積實力,繼而培養第二專長或持續自己的興趣,建立下一份工作的能力與實力。 以個人為例,大學時,老師說未來要先有工作,穩定之後,再去進修在職專班或兼職,不要走以前學長、姐的老路──先完成求學,再踏入職場。因為時代一直在改變,先有穩定工作之後,經濟至少獨立,獨立之後,再進一步就個人需求或興趣發展,為人生的未來或新階段逐步邁進。 我照做了,先找了工作,私人公司,加班、熬夜樣樣來,先把自己的專業建立,然後開始計畫準備公職考試,後來,考上公職,到公部門,花半年搞懂自己的業務,建立相關行政流程,之後再到在職專班獲取自己想要的知識,就這樣,經濟獨立,又樂在學習,感激當年老師的提點。 現在的公部門已經不再是「上班喝茶、看報」的年代,而是以民意為導向的公部門──講求更多、更有效率的服務,但選擇公部門是我自己的決定,我為自己的決定負責──認真、努力、為民服務。 總之,未來的變化雖不可知,但我們可以為自己的未來做決定:先有工作,接著建立專業,進而逐步提升價值,之後,你的選擇會慢慢變多,未來的路也將更寬、更廣。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