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政府的困境:數位治理失靈
2016/10/13 03:00:00瀏覽529|回應0|推薦0

  自2014年九合一選舉結束,台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的參與式預算等政見成為開啟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開放政府」議題的引爆點,一時之間,「開放政府」的聲音在六都此起彼落,但看著中央新政府執政以來,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似乎都困在施政泥淖中,我的觀察是:從中央到地方的執政者均面臨數位治理失靈的困境。亦即在未找到數位治理時代的策略或方法之前,誰執政都一樣,均會面臨施政的困境。

  資訊通訊科技的發展是幾十年來的事,導入政府部門則以「電子化政府」的形態推動,歷經一段時間,學界亦以電子化政府、電子治理、數位治理等論述其發展趨勢,直到2014年大選結束,數位治理以其無形的輿論力量技壓群雄,不論是代議政治、科層體制、地方治理等形式的政治主流均無法應對其龐大的影響力,近來看到的結果就是:重大政策推不動,重大施政沒進展,連民意代表的言行都比以前小心謹慎。

  這樣的結果有好有壞,好的一面是台灣的民主參與有了質與量的變化,不好的一面是政策與施政的停頓,短期看來,是人民的損失,但這顯示出政治人物並未做好數位治理下的執政準備,長期來看,這是台灣的損失。

  怎麼辦?我也沒答案。我只是以身在公部門的位置,來看執政困境,得出自己的看法,這個看法只有問題,不包含解答。

  但有個例子可以學習。前總統李登輝在任時,聽說不論多忙,都要求幕僚每天要排一小時的時間讓他閱讀,沒錯,就是看書─不見得立即有成效,但長久下來,經由閱讀所累積的知識廣度與深度,絕對讓政治人物可以應對社會的變遷,以及各式各樣的問題與執政困境。

  或許政治人物認為,每天開會聽各種報告,以及批公文看各種資料,也是一種大量閱讀。我認為這屬於實務經驗的閱讀,而書本的閱讀是理論或背後學理建構的根本─這是政府部門產出公共政策的基礎,基礎穩固,政策的提出與推動才有強大的力量(李嘉圖David Ricardo給我們的啟發)。

  或許政治人物認為,每天都很忙,根本沒時間讀書,但有誰比總統還忙呢?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wl121488&aid=7752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