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6/12 19:59:40瀏覽55|回應0|推薦1 | |
分享《從拉斐爾到梵谷》的展覽 2024年5月31日下午將近兩點我從臺南火車站搭區間車至保安火車站,再步行至奇美博物館。我進美術館的時間恰巧是某個學生樂團正演奏《感恩的心》――他們演奏完後我方知曉:原來這是最後一支動人的曲子啊! 去售票處購票時,售票小姐說:我必須買四點半入場的票。我暗忖:花四百五十元只能觀賞一個鐘頭呀??!她笑說:禮拜五禮拜六禮拜日我們開放到晚上八點喔。我感謝 神!今天真是賺到啦!我兩點五十五分買妥票後,先在一樓四處逛逛;又去針對此次的展覽商品店買了梵谷的鳶尾花(對開式資料夾)和莫內的grass butterflies(對開式資料夾)另買一張小卡片,是威廉亞杜夫布葛赫(法國,1825-1905)的畫,其上印著聖母馬利亞抱著小耶穌﹑旁邊站著長大後成為施洗者的小聖約翰。 四點二十分左右我就先去排隊――幾乎在分秒必爭的情況下進入了展場。別人是來觀賞畫作,我趙路得卻是來當抄寫員――將一入展場之文藝復興時期的大事紀一字不漏地抄錄下來。我花了大約兩個小時在展場的入口處抄寫。之後才開始觀賞此展覽的四大主題: 一.人文的甦醒 即文藝復興時期約莫十四世紀興起,十六世紀初在義大利達到頂峰。“文藝復興”有“重生”之意。用於描述人們重拾對古代藝術﹑建築和文學的熱愛,並投入復興的運動。拉斐爾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聖母瑪利亞抱著小耶穌﹑旁邊站著小聖約翰是此時期的畫作。 《書房中的聖傑洛姆》是首先映入我眼簾的作品,因此有較多時間駐足欣賞。此乃梅西那繪天主教聖人傑洛姆(他在西元四世紀時將《聖經》從希臘文翻譯成拉丁文)坐在書桌前閱讀。書房前方的階梯有孔雀﹑鷓鴣與銅碗———分別象徵永恆﹑真理與純潔。另外有一些肖像或神話人物故事,但我沒做筆記,轉眼即忘… 文藝復興時期畫作的主題內容與希臘及羅馬神話相關的幾乎占了一半,例如取材自奧維德(王爾德?)的《變形記》有兩幅:1.納希瑟斯(描寫一位自戀的男人)2.阿波羅和達芙妮。另有波提切利是以宗教畫和神話畫作出名。 “基蘭達奧”在文藝復興時期以繪製濕壁畫聞名;他與兄弟開設的工作坊培養出許多artist,最著名的是 “米開朗基羅”。而柯瑞香則是文藝復興全盛時期北義大利的畫家。 二.從王室到平民: 此時期囊括十六和十七世紀的巴洛克藝術,極為強調"動態"和"情感"表達。動感的構圖﹑大膽的色彩運用手法與濃厚的情感表達,是巴洛克時期畫作的特色。 卡拉瓦喬是巴洛克時期代表畫家。提香是十六世紀威尼斯畫派代表作家。林布蘭(Rembrandt是十七世紀荷蘭經典光影大師)六十三歲自畫像亦是此期作品。薩爾瓦多.羅莎(Salvator Rosa)的《默丘利與不誠實的樵夫》似乎亦是巴洛克時期的作品。但我完全沒有欣賞到此幅畫,只是出現在筆記上罷了…
三.探索(exploration)與創造(creation)―― 壯遊風潮(The Grand Tour Trend) 此時期的畫作我似乎略過,只記得大概有高更在大溪地的作品。有一幅畫作與基督信仰有關――《小女孩的祈禱》,是描繪1801出生的貴族小女孩,因病只活到1813年――根據單偉民的說法:是小孩過世之後,父母為了紀念她﹑而請畫家畫下她虔誠祈禱的模樣。我趙路得當時閱讀的文字是:小女孩已經罹患重病,她祈禱上帝醫治她;於是畫家畫下她跪著祈禱的模樣。當畫家完成此畫後,小女孩便過世了… 卡納萊托是推動壯遊影響力的威尼斯藝術家。 四.光線與色彩(印象派時期) 印象派繪畫興起於十九世紀晚期的Paris。通常採用鮮豔的筆觸,強調光線變化效果,以不同於常規的題材來作畫。透納是英國重要的浪漫主義風景畫家――被譽為“光”的畫家。 此畫展最後以莫內的《鳶尾花》(irises)收束。莫內在創作《鳶尾花》時,很可能是受白內障的影響(目前趙路得亦如是),畫布多處沒有塗到顏料,色彩描繪也顯得粗獷。 趙路得寫於2024,6,9;6,16,6,23 連續三個主日午后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