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低頭族--雲端化的手機人生
2015/11/30 22:01:35瀏覽508|回應0|推薦10

低頭族--雲端化的手機人生  

        

  低頭族是二十一世紀的新人類,是資訊科技化對人類生活轉化後直接影響到人性的進化種。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科技原本是來幫助人類去改善生活,讓生活更方便性、時效性。但新的資訊產品以更符合人性需要時,竟也產生轉移進化,人性慢慢的為資訊科技所滲透,特別是網路虛擬性已逐漸更為真實令人難以分辨,也讓人們更依賴這些網路科技產品,隨時低頭看手機的低頭族就因應而生。

  低頭已成為現代人的特徵之一,人們隨時隨地長時間低着頭使用手機、平板電腦,手不離機,無論在任何場合與麼人在一起都是低頭玩遊戲或傳訊息,即使與身邊的朋友、家人在一起交談時亦是如此,至於應該上課專注前方黑版的學生仍淪為低頭一族,無論老師如何在台上賣力演出,學生仍舊低頭滑手機。

網路時代來臨,台灣學生開始接觸網路的時間愈來愈早,約一成國小學生、近二成國高中學生是網路成癮的高風險群,雖然教育部規定未滿13歲不得使用臉書,但數據顯示,高達65.7%的國小學童有自己個人的臉書帳號,還有1.8%學生在學齡前就開始用臉書。

在教育部委託成功大學、亞洲大學執行「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調查與分析計畫」調查指出,87%中小學生使用網路的地點是在家裏,在使用時數方面,網路遊戲時間國小學生每天平均超過1小時,國中生及高中生都是每天4小時。同時,中小學生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情形也愈來愈普遍,41%小學生擁有智慧型手機,國中生近71%、高中職生86%。

實際上這份調查尚未充分反應出真實情況,在這一兩年內有更多的手機軟體開發出來後,人們依賴手機的程度倍數增加,手不離機,只要一有空閒的時間就是在滑手機,手機以乎已成為人們的另一個身體器官,只是這個器官可以離開人的身體,而且功能比身體器官更為強大。

手機可以替代我們的眼睛,走到那裡拍到那裡,人們不再用眼睛去觀察、體會周遭的環境與景色,先拍了再說,等回家時再看!手機也替代了我們的耳朵,我們也不再用心去細聽跟我們面對面的人在說些什麼?只是將耳機插在手機的耳機孔中,聽到耳機中的聲音而已。更甚者,我們不再使用過多的記憶,把所有資訊都儲存在手機的記憶卡中,想要什麼樣的資訊都透過手機去尋找,手機已進化成為人的身體。

    可以說,只要我們願意,我們所看到任何東西都會被自動拍攝下來,迅速放進手機裡的影像資料庫。我們聽到的任何事也可以被錄成數位的音訊檔案。手機軟體可以把我們寫下任何東西掃描成圖片,把我們說過的任何話轉成音訊檔,標上可資搜尋的文字紀錄。只要我們願意,可以存下自己寄出和收下的每封電子郵件,存下每個造訪過的網頁。我們可以記錄自己的位置和移動。我們可以記錄心臟的每次脈動、體溫、血糖、焦慮、激動和警覺,然後把它們放進個人健康檔案裡。

    人變成什麼?如果手機遺失了,是不是如同失憶般的老人,不知道自己是誰?手機中的通訊錄不見了,一下之間就讓自己陷入失聯狀況?所有的朋友瞬時人間蒸發。我們已住進手機中,手機已成為人不可分離的另一個腦神經中樞。只要我們儲存更多的資料在手機中,我們就被手機掌控更多。

    人性科技化、資訊化是二十一世紀趨勢與必然的現象,面對此種難以逃脫的網路世界,我們該如何因應呢?就此沈淪還是順勢而為!是我們被資訊產品上的小螢幕所控制?還是可以反控,讓人性得以駕馭科技、讓人腦能夠凌駕電腦之上!

    以教育為例,政府積極推動網路資訊教育,相信網路具有教育價值,所有國中小的教科書商都提供電子化教材,教師一上課就透過投影機將書本內容投射在螢幕上,學生不再看著講堂上的老師,老師也不是對著學生授課,教室中老師看著電腦小螢幕,學生面對著替代傳統黑板的白色螢幕,一場所謂資訊教育革命最終變成資訊記憶轉化的教育場所而已。

    當然這種記憶轉化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力、創造力,從以往花費更多記憶的教育模式,發展成利用自己的電子記憶裡搜尋任何個人曾擁有過的知識、任何曾進行過的對話片斷、任何曾瞄過一眼的文件、任何曾造訪過的地方、任何曾遇過的人,將會像現在從網路上搜尋任何主題一樣容易。手機已成為自己生命的圖書館員、檔案保管員、製圖員和管理者。

  現在的大學生在上課時,如果教師沒有準備E化教材,或者沒有上傳到網路雲端,就會看到學生學習狀況是:老師一進教室後,學生仍然低頭在滑手機,在教師要更換螢幕畫面或把黑板擦掉之時,就猛然抬頭拿起手機按下拍攝鍵,然後又繼續低頭看自己的小螢幕。學生學習方式就是先儲存再說,等到要用時再去搜尋就可以。

    低頭族的學習狀況,不該讓我們天真地相信網路具有完全教育價值,誤以為網路科技可以解決所有教育問題,這些錯誤信念與盼望,可能會讓我們忽略網路的多面性和不可知性。教育不只是手機內的公共圖書館或百科全書;年輕人對網路的探索超出學校圖書館的範疇時,就需要導引,不是所有網路資訊都是有用的。不幸的是,由於成人對網路這項技術還不是很能適應,所以年輕人缺乏有智慧、技術純熟的嚮導。學校教育機構必須知道自己有責任,引導孩子遠離網路上的麻煩、危險的地方,但許多教育者卻己無法勝任這個角色。

  孩子探索網路世界時,身為家長與教師的成人有責任引導孩子,現在家長經常就買一個很流行的三C產品就丟給小孩任他去玩,把三C產品當做電子保姆,只要孩子不吵不鬧就可以,至於他在玩什麼遊戲,跟誰在Line,父母並不關心。事實上,我們必須清楚網路上有什麼,三C如何演變、我們的孩子利用手機在做什麼,這些經驗對他們的發展有何影響?談到三C在家庭的地位,我們必須更公允地討論三C的優缺點,父母親不能因對三C感到不熟悉,就忽視應負的責任。

  三C產品賦予低頭族新的力量,透過網路去影響線上世界,要如何改善現有虛擬生活空間,以及我們想要什麼樣的新網路空間。基於我們對低頭族線上行為的瞭解,對大家在網路上工作、遊戲的認識,我們將期望怎麼樣的新人性?我們要付出怎樣的代價?這些新人性又將如何改變今天我們所瞭解低頭族心理世界?

  透過三C所建構的網路世界加上雲端遠距的資料庫,讓低頭族流連忘返,有什麼資訊就丟什麼資訊,只要可以儲存到記憶卡的通通都往那裡丟,記憶卡容量爆了,就往雲端丟。通訊錄的名單愈留愈多,但真要找名單時,卻滑了很久的手機才找得到;同樣地,照片也愈拍愈多,但在有需要去找時,卻如大海撈針式的難以尋覓。三C的技術發展應該不是在於如何去保存資料,而是怎樣去有效率地組織、 整理和存取,並且從中找出模式和意義。

  想像一下把這類紀錄擴展到生命中所有能夠記錄下來的事件,往後日子裡你可能會想要回憶、檢視或釐清的那些事:你去過什麼地方、怎麼到達的、遇見了誰、做了些什麼、說了些什麼、你的生命跡象發生什麼變化、你打給誰、讀了些什麼、寫了些什麼、看到了什麼、拍了什麼照片......這些事情和其他更多事情都可以依時時間、地點和其他自然線索,自動地記錄、儲存、索引、編排、相互參照,讓它們易於搜尋和篩選出模式與趨勢,這個可稱之為「完全記憶」。

  在數位記憶革命一書中提到:「完全記憶」是如何影響了我們的生活,而當電子記憶變成我們日常生活的標準配備以後,它又會如何以等種或大或小、或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影響未來的生活。在我們討論「完全記憶」對我們的工作、健康、學習和人際關係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之功,讓我們先瞭解一下當電子記憶碰上我們腦袋裡的生物記憶時,科學可以告訴我們些什麼。

  從「完全記憶」再看看我們教育的學習模式,教科書已逐漸由電子書所取代,有愈來愈多的課程轉變成雲端課程,對老師而言,那是個全新的世界,課堂裡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紀錄,學生對老師教學期待已有所改變,他們只想擁E化的課程內容而已。

  透過數位學習的過程,學生可以建立自己「學習歷程」,這其中可能包含論文、報告、展演、影片或其他學習成果。學習歷程的出現是為了幫助學生瞭解自己、提高學習動機,同時也可以追蹤學生的學習情形,這種方式已經吸引了許多教育單位的注意,在教育現場上出現了各種提供數位學習歷程的服務。教師們可以透過學生數位檔案,知道每個學生的學習風格,然後很快找出學生在哪些地方需要幫助。

    這種教育發展趨勢基本上是好的,讓老師能直接進行補救教學或是講授更進階的內容。如果電子授課被廣泛採用,而且電子記憶能自動評估學生程度的話,老師可以將他們的精力集中在一對一教學,或足照顧一小群程度相仿的學生上,教學內容將可以更加符合個別學生的需求,同時也更以在非授課時間、教學現場中提供給學生協助,無時無刻,不受空間限制,只要透過手機是沒有什麼不可能的。

學校完全E化的課程,改用平板電腦等相關電腦裝置,學生們隨身攜帶一臺記錄裝置平版或手機,只要它擁有做筆記、畫重點、拍照、錄音/錄影,上網等功能即可。學生可以過這個紀錄裝置,把自己課堂上的學習「完全記憶」;教師相對地也可以把學生做作業過程和細節全都記錄下來,知道學生看過哪些章節,以及看了多久。進一步查詢自學生在學習時的電子記憶。

    但問題來了,「完全記憶」可以替代「人類記憶」嗎? 「完全記憶」是網路世代的最佳學習方式嗎?原本透過E化學習是想要減少以往過度重視記憶的教育模式,希望透過「完全記憶」來降低傳統記憶時間,讓其它學習時間可以運用於創造力、品德力、領導力等非記憶式學習的能力。

    然而「完全記憶」卻轉化成記憶爆炸及記憶垃圾的學習負荷超載情形,學生記而不用、記而不知、記而不想,我們只看到學生頻頻低頭在看各種資訊,或是一直透過手機去承載外界所有資訊,但什麼是有用?什麼是需要的?變成新的教育問題。

  教育資訊選擇是現代資訊教育須要翻轉的新教育內容。學生需要收集有用的資料、快速把資訊找出來,也需要能精簡把資訊內容摘要連結,教育已轉化為將學生人腦記憶和資訊化完全記憶的相結合。不知此種資訊翻教育的學校,其教育模式只是新式填鴨教育,把儘可能多的資訊塞進學生個人資料庫中,需要的時候把資訊叫出來使用,其依舊是無法為受教育者所夠消化為自己有用的資訊。

學校應該是學習的地方,不是教授記憶的地方。低頭族世代需要學習如何尋找資訊,加以分析和綜合,然後以批判的態度,評估找到的資訊。這話聽起來其理至明,大部分教室內進行的教育卻不是這個樣子。

  在N世代衝撞一書中指出,在新數位時代要成為更好的老師,需有七個策略:

(1) 不要只是把科技丟到教室,便期望有好事情發生。重點放在改變教學法,不是科技。學習2.0版談的是急劇改變學習過程中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做對事情,將科技用於以學生為主、因材施教、協同工作的學習環境中。

(2) 縮減講課時數。你不可能擁有全部的答案。此外,廣播式學習不適合這個世代。開始問學生問題,並且聽他們的答案。也聽聽學生問的問題。讓他們發現答案。讓他們和你共創學習經驗。

(3) 給學生協同工作的力量。鼓勵他們彼此合作,告訴他們如何借重網路上的主題專家世界。

(4) 重點放在終身學習,不是為了考試而教。重要的不是他們畢業時知道什麼;他們終身學習的實力和熱愛才重要。別擔心孩子忘掉歷史上重要戰役的日期。他們可以查到。重點放在教他們如何學習---不是去知道什麼。

(5) 利用科技去認識每一位學生,為他們建立自定步調、量身打造的學習計晝。

(6) 根據八個常模設計教育計畫。他們的學習經驗應包括選擇、量身打造、透明、誠信、協作、樂趣、速度和創新。在專案式的學習當中,善用N世代文化和行為的強項。

(7) 從頭改造你這位老師、教授或者教育工作者。你也能說:「現在,我等不及早上醒來去上班!」

這七個策略,點出在低頭族世代中仍舊必須有方法要他們抬頭觀看周遭世界,讓他們用心去感受環境的氛圍,再次的用眼、耳、口等身體器官和人互動,尤其要用人腦去統合所接受一切。以人為重,不是以資訊為重,教師必須走下講台,開始傾聽和對話,而不是只顧按鍵變換螢幕上的授課資料。換句話說,教師必須捨棄單向資訊下載風格,改採互動風格,讓學生不再低頭,或只注視著昏暗教室中唯一明亮的螢幕。其次,教師們應該鼓勵學生為自己展開資訊發現之旅,學習有效整理下載資訊內容並予以批判性思考訓練,不是只無限量的儲存老師傳授的資訊。第三,他們需要鼓勵學生彼此之間更多非線上的互動,與其他人協同合作,回歸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最後,他們需要因材施教,配合學生個別的學習風格,採用不同的教育風格。

  低頭容易抬頭難,迷戀虛擬網際空間而漠視現實環境;寧願在手機上與不熟悉的陌生人在臉書對話,卻不願意和共處一室的家人朋友兩眼相視多說一句話,一機在手就讓人不得不低頭,手機的功能愈來愈多,手機族低頭的時間就愈來愈長,如何重新抬頭讓人們可以從虛擬世界重返真實人間,這必須要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著手,在學校教育方面必須要改善資訊填鴨教育,不要迷戀資訊就是一切的教育迷思,將資訊教育減量是當務之急;同樣地,在家庭教育上,父母親必須要以身作則,不要自己老是低頭跟子女溝通,也不要過早讓子女使用三c產品。

  抬頭難,但若不作努力,終有一天,人類終也抬不起頭來,變成一位活在虛擬資訊世界的低頭族。

(本文發表於師友月刊)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uching&aid=3727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