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祭祖現場 ( 二 )
2012/04/27 00:20:51瀏覽1475|回應21|推薦107

羅氏豫章堂一年有三祭,哪三祭 ? 除夕、清明、中秋。其中清明、中秋是聯合團祭,除夕則當日上午隨到隨拜。清明祭祖塔,塔裡據聞存有數萬先祖靈骸;除夕、中秋祭祠堂,祠堂經多次整修,如今美輪美奐,堂相莊嚴,在兩岸也算遠近馳名;大陸曾有羅姓文化工作者特別作了研究與紀錄。

三千多人的團祭,見了面無論識與不識,都無需再貴姓貴姓地問了;有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恍若似曾相識之感,論五官、論情態、論舉手投足間,只要稍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或多或少的熟悉感。有人容貌幾分像極我的親族,有人說起話來幾分神似某位逝去的長輩,某童子笑起來就像是某位堂弟 ... 如果這些趣事還不夠,祠堂壁上掛著幾列先祖遺照, 我一位一位、逐列逐列地細瞧,只這一瞧,鼻子都要酸了起來;啊,似見着我祖父相似的容貌,那些神色,那些情態 ,竟牽引難以言喻的「密碼」。

團祭同時也會是一種尋根的過程;這祖塔的對面是稻田,後頭是一片美麗的樹林子,林相優美沉靜。而塔的左右各有一座福德祠,造型簡樸而典雅,頗具古風。大部份的子孫們面對塔方排成幾條長列, 一部份的子孫則在外緣觀禮、散遊、寒喧交際,我則屬於此類;不同的是,他們用眼神與言語交際,我是用相機與大家打招呼,而且招呼得十分低調、自然,深怕干擾了他人。

另有一部份是休憩類,他們多屬年輕人居多,少部份是年紀較大,或行動較不便的老年人。這部份分佈在左右側與後方的樹林子裡頭,或三五成群,或家族全體,有人圍在樹下乘涼,有人靠著樹幹小憩;比較特別的是童子們圍著祖塔與林子之間的空地嬉戲,他們多半是不到十歲的年紀,男童女童都有,想是未曾見過這種金銀似雪的場景,跑著、跳著,兩隻手撈起一團金銀紙,緊接就是往空中灑去,任它們如雪花飄落、如細雨紛飛,童子們則大聲喝采,連連稱絕。

他們大概不知曉這塔裡存了幾萬具祖先的靈骸,他們大概也不知曉這些金銀之物,已在此地存在近二百八十年的歷史;孩子們純真浪漫,恣情奔流,恰恰予祖先們以慰藉吧 ? 讓祂們知曉這子孫的代代相承,與繁衍不息。我拿著相機在一旁默默觀看,似感覺時光與空間錯置之依偎,尤其今年的兒童節與清明節在同一日,這畫面算是最佳寫照;我悄然地調校功能,並迅即按下快門,就怕一個閃失,驚動了他們,美麗的身影將遁去。

也就是大約的時間, 一髮綁馬尾,留小撇鬚,手提長鏡相機的壯年男子竟突然出現,隨即一邊指導童子擺姿弄勢, 一邊按下他的相機快門,下了指導棋;只見這童子竟停格一般,傻愣愣站著一動也不動,任由該攝影者取其所需。我見之,心裡真五味雜陳,不知作何形容哩。

索性暫且將相機關上,視線順勢往塔前的主席台移去 ,見各族長依序上台侃侃而談,用的多是濃厚的客家腔,內容無非是祭祀公業的維繫與展望之類;而這突來的攝影者,此刻已消失在人群裡。於是我把握時機,續往積雪上的童顏走去。

 

 

樹林子紋風不動,金銀紙似雪片紛飛。

踏在其上細探,猶如置身細雪。

走在細雪之上,我猶如遇着甚麼靈跡 ?

往天空灑去,就當是童子的細雨紛飛吧 。

這一踩一躍,童年變得異質且精采。

一胖童將金銀雪由半空灑下,另一胖童卻為這幕美麗而呆滯。

這奔馳之間,童年是傳衍的開始。

我望了望這片祖地, 良田何時成了野花林 ?

我原是那般自由自在,這攝影者卻約我擺起姿態,於是細雨停止了紛飛,我難以形容我之所見。

生命本該自由自在地去跑、去跳,在雪地裡。

 

        

                               【謹以此曲再送給Chen】

                               南國來的孩子

                              詞曲:焦安溥  編曲:Algae  演唱 : 張懸 (焦安溥)

                              風揚起了你的黑髮 你不經心地甩過鬢頰
                              笑可以天然地飄灑 心是一地草野, 唯一的
                              家鄉
                              是我從不能朝仰的遠方

                              夜晚你含泥土的氣息
                              純然原始的粗獷
                              冷地熱著的眼神消長; 你握有誓言般的夢想
                              即不能停止流浪 流浪

                              回聲中, 有人呼喊
                              有人悼念
                              有人不言不語地明白

                              你是南國來的孩子 有著不能縛的性子
                              身上披覆了寓言而渾然不知
                              奔跑著 忘我的 快樂悲傷都放肆
                              陽光也不願阻止

                              你是南國來的孩子 人要愛人要恨的樣子
                              血裡流竄著遠在古老的故事
                              手心刻劃上帝的仁慈
                              與未知相似

                              與未知相似
                              與未知相似
                              與未知相似
                              相似

                              夜晚你含泥土的氣息

                              純然原始的粗獷
                              冷地熱著的眼神消長, 你握有誓言般的夢想
                              即不能停止流浪
                              流浪

                              你是南國來的孩子 有著不能縛的性子
                              身上披覆了寓言而渾然不知
                              奔跑著 忘我的 快樂悲傷都放肆
                              陽光也不願阻止

                             你是南國來的孩子 人要愛人要恨的樣子
                             血裡流竄著遠在古老的故事
                             手心刻劃上帝的仁慈
                             與未知相似

                             你是南國來的孩子 有著不能縛的性子
                             身上披覆了寓言而渾然不知
                             奔跑著 忘我的 快樂悲傷都放肆
                             陽光也不願阻止

                             你是南國來的孩子 人要愛人要恨的樣子
                             血裡流竄著遠在古老的故事
                             手心刻劃上帝的仁慈
                             與未知相似

                             與未知相似
                             與未知相似
                             與未知相似
                             相似 

 

 

 



  

 

 

( 興趣嗜好攝影寫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tj0111&aid=6383165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 六月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祭祖
2012/04/28 10:50

年輕時曾隨著父親返新埔掃墓

都是「單槍作業」

婚後隨夫家在南部掃墓祭祖

也都沒見過類似阿本所寫的這麼壯觀的「陣仗」

更沒見過樹林似雪片紛飛的金銀紙場面呢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2-04-30 20:07 回覆:

可敬的六月阿季, 新屋鄉各姓氏祭祀公業的聯合團祭活動很普遍, 每年清明一到, 新屋即熱鬧非凡 ,要出動不少警力維持交通。 至於別的客家庄有無這類聯合團祭活動, 我就不甚清楚了。 不過新埔是個古蹟甚豐的地方, 人文特色精采; 阿季第二故鄉旗山、美濃、六龜一條線, 也是我亟思一訪的地區。^^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飄泊的客家人﹗緬懷祖先更加仔細
2012/04/27 21:23
常看堂號和家譜都多詳盡﹐發揮慎終追遠之極致﹗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2-04-27 23:25 回覆:

張老師好。您說的是,客家族譜修得極詳盡,代代相承,兢兢業業。如今每年的清明都會發行特刊,詳細紀錄宗族連絡動態。謝謝您之支持與關心 !

 


張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祭祖現場之外
2012/04/27 16:36

張懸不簡單耶,詞寫得很有味道。這首歌做背景用得很好~~

阿本這篇祭祖文比較傾向一種形而上追念,二十幾年前我是有這種心情的,當時我讀了很多哲學家唐君毅的作品,其中〈死生之說與幽冥之際〉就側重祭祖的道德形上學義涵。(是唐先生名作,相信阿本會喜歡)

這些年來,「慎終追遠」這四字訓在我心中越來越淡。就史學論之,我發現所謂炎黃世冑根本是漢族沙文的政治建構,從佛學教義看,祭祖和搞陰宅風水未必是孝行...對於過去,我似乎失去信而可徵的文化暨血緣臍帶,竟成為一名懷疑論者。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2-04-27 23:18 回覆:

張爺就是張爺,你是目前唯一提到張懸詞曲的人,你同時看到了這詞曲與圖文的關係,這實在不簡單。我怎好奇其他朋友是怎了? 這前後兩首歌不動聽麼 ? 樓下四姑還只看花布與金銀紙燒化問題,真讓人氣結暸 ! ^@@^

其實對大部分宗親說來,祭祖的意義不單純只是祭祖而已,它同時代表一種外鄉遊子的歸返,代表家族的不忘本,代表對祖先土地的向心力;尤其是一種對直系先長輩的緬懷與思念。任大可以瀟灑來去,但任大的子孫思念親人,可能無法人人皆瀟灑。這是普遍的凡性。

近年北醫的黃媽利(?)在尋找台灣人的遺傳基因,發現相當比例的台人有平埔族的DNA ,台人融入原住民的血緣看來已有跡可考。某些獨派理論的合理性似找着另一 方向。不過這都無損祭祖對客家族群的多層意義;對祖先的崇敬與緬懷,象徵客籍再如何顛沛流離,都能夠不忘根源,不忘祖訓,所以祭祖非僅是祭祖。

 


JamieCha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特別
2012/04/27 16:19
好特別,金銀紙不需要化掉喔?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2-04-27 22:54 回覆:
四姑有所不知,一處是集中在空地燒化,大約有數噸。塔旁的金銀鈔紙應是在事後由專人整理,再集中燒化吧 ? 我都是直接放入空地那處。這樹林範圍是頭次進入。

莫莉﹝忘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習俗?
2012/04/27 14:33
金銀紙這樣潑灑,是習俗之一嗎?在這桐花似飄雪的日子,你的金銀似雪,也是不錯啦!呵呵....你的祖先可要發財了!
書寫四季風雲 輕夢掠過流浪的軌跡 相聚與別離都是恆長的定律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2-04-27 22:49 回覆:

同發、同發 。^^

灑在塔後樹林裏的,多為紙鈔造型的金銀紙,我想這一習俗應已沿用多年,意義層面待考,我想這應是子孫們緬懷先人的一種表現形式。另一處則是集中燒化的金銀紙,大概有好幾噸,場面壯觀,我會在第三篇發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金銀似雪
2012/04/27 12:01
我能以"壯觀" 來形容那感覺嗎  完全沒有不敬的意思  真的很難得見這樣的場景
只不過  我也是想明白  這片特別  後續如何?

祠堂  祖塔 完全以祖先為尊重的用心  難怪有人 飄洋過海來紀錄 研究
不過  若不是我的家族比較簡化  印象中好像台北人  新年與中秋是不特別祭祖的 
南部  新年好似是有的 
客家鄉親真的在慎終追與遠與傳承上  非常用心

阿本兄"團拜"的那一段文字  讓我笑了出來 
的確是虔誠心外  另一莞薾的發現

還是回到您"金銀似雪"的描繪與影像裡 
真的  桐花似雪的感受  讓文人雅士於這段時光裡  頻頻書寫 
阿本兄的這番比儗  也很特別  貼切
我也贊成您的想法  故作一姿態的本身  已失去童趣  或說自然
贊同阿本兄的結
"生命本該自由自在地去跑  去跳  在雪地裡"

藉著這場祭典  融合了已仙逝的祖先  忙碌中難得撥空的大人  還有那以金銀紙雪為奇景的孩子
相信不論活在過往或當下的一族血脈   都獲得了心靈最大的慰藉 
因為  有愛  因為  至親  因為虔心!!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2-04-27 22:43 回覆:

金銀似雪 ,桐花似雪, 雪亦非雪, 我想這是情境與心境之揉合, 如果眼睛難融入身旁的草木蟲鳥, 我想見山亦不似山, 看海卻始終非海, 白白走這人生一遭。

我這次清明特意往後頭的樹林游動, 沒想卻發現這一幕幕從未注意的特殊風貌; 只要細心觀察 ,許多都是入鏡的好題材。 這是很難得的體驗,  尤其眾童子生動活潑、 表現自然, 很輕易即擄獲拍攝者的視線 ,終為其所感染。

多謝憐萳這一向的支持與注目, 您常能見到他人所忽略的地方, 譬如我這些圖文併作裡頭的攝影與文字間的特殊意涵與關係, 這點常讓我深深暗自佩服。

 

 


溫哥華 千里傳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愛您愛家愛鄉的情.
2012/04/27 09:31

文/照片 都讓人感動感恩

謝謝您的真情分享

Victor 愛你喲!


[溫哥華 千里傳音]
[AVの館:電老大]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2-04-27 22:25 回覆:

我習於用較文學性的筆調去書寫紀錄, 所以難免流於個人情感。 蒙AV公媽不棄, 常光顧鄙格與鄙文, 這是讓阿本很感謝的一件事。

其實客家族群的民性隨時光轉變, 也逐漸變得忽略了傳統文化特色。 譬如小孩的客語能力普遍低落, 敬長敬老的紀律在鬆動, 逐漸變得長幼無序 ,名利的氣味漸濃。

 

 


阿鍾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2/04/27 09:29

一六六一年三月二十三日鄭成功率領二萬五千東征大軍,次年攻下熱蘭遮城趕走據台三十八年的荷蘭人,建立東寧王國,當時全台漢人約三萬人。

1732來台,漢人應約30--50萬,算早的。

前篇看到「派下簽到處...」真親切。

派下一多,「街頭相打」不相識。大笑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2-04-27 22:16 回覆:

敝祭祀公業在第十四世有十一派下,至此子孫繁衍不息,成一大族姓。台灣在乾隆 嘉慶 道光年間移入人口來到頂峰,我的羅姓祖先多在康熙與雍正年間移入,所以算較早入台灣開墾的先民。

派下一多, 的確場面壯觀卻略形混亂, 客家人勤勉向學, 重名重利, 有親近親愛同宗者, 有愛比拼功名利祿者, 修行程度不一 ; 我個人的感覺不算太好, 有諸多傳統僵化觀念應求轉變。不過客家人講紀律、 守法、 惜字、 低調, 值得學習。

 


婷(mayda)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2 04 22隨筆~問安安
2012/04/27 09:05

好壯觀阿~~感謝分享~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2-04-27 22:04 回覆:

感謝閣下這一向的支持與關心。

這樣的祭祖活動在新屋有多處,清明節子孫蜂湧而返。

 


筱 蒨-Lucif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忍不住要問
2012/04/27 01:29
這灑了滿地的金銀紙,後來怎麼處理了?
選賢與能!支持吳敦義選總統!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2-04-27 22:01 回覆:

金銀紙集中兩處, 一處在田心空地集中燒化,  一處灑在塔後的樹林間。 樹林裡的金銀紙屬較薄的紙鈔造型, 美金、人民幣、台幣都有; 平常這裡都有專人維護,我想應是事後再整理燒化吧 ?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