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8種生活方式 讓你不生病
2010/02/21 19:21:43瀏覽553|回應0|推薦2

8種生活方式 讓你不生病

更新日期:2010/02/19 15:53 文╱林貞岑

5位資深中醫:姜通、馬光亞、易權衡、董延齡、巫水生,不但無病無痛,還要出示身分證才獲准老人優待票價,首度公開什麼才是他們的養生方式。(搶先看,5道國寶中醫推薦的養生私房菜!請前往:www.commonhealth.com.tw/issue/wisdom/pg1.jsp)

以下我們歸納整理出「8種國寶級中醫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1.規律作息生活簡單、作息規律,是五位國寶中醫奉行多年不渝的養生圭臬。

清晨5點半或6點起床運動,然後看診、閱讀、寫字,晚上11點以前一定會就寢。

每天寫書打電腦,88歲的中醫師易權衡以「8小時工作、8小時睡眠、8小時適當運動」的三八原則,維持活力充沛。

尤其睡眠充足最重要。國寶中醫們不熬夜,每天睡足7~8小時,因為睡眠是補氣養生根本。

2.多喝茶晨起一杯濃濃的龍井綠茶,是百歲中醫師姜通喚醒身心的良方。「是那種苦到臉會變色的茶,」負責照顧父親飲食的姜家女兒笑說。但近幾年因飲食清淡少油,姜通已改喝較淡的龍井茶,怕傷到腸胃。

茶含有多種抗氧化物,對健康的功效早為人所知。以中醫觀點,茶具有利尿、解毒、生津止渴、清熱和安定心神功能,很適合長期用腦用眼的人,前市立中醫醫院營養師許雲卿提到。

3.書寫寫書法、日記或做詩詞繪畫,則能抒發心情,維持內心平靜。美國的研究發現,寫日記能夠紓緩內心痛苦,加強體內免疫系統,改善身體狀況,甚至可預防或緩解憂鬱症

4.睡午覺

利用午睡鬆弛一下恢復體力,不但能提升工作效率,也可降低血壓、減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建議,午睡時間不宜過長,建議不超過半小時,才不會影響到晚上的睡眠狀況。

5.靜心

信仰,是支持國寶中醫的靜心力量。巫水生是虔誠基督徒,每個星期日固定上教堂禮拜,行醫遇上困惑、內心不安時,他總會合掌禱告。說也奇怪,有時禱告完後心情豁然開朗,自然會發現合適患者的藥方。

6.菜多肉少

國寶中醫們飲食清淡,菜多肉少是大原則。

易家餐桌上, 最常出現兩道青菜搭配一小塊豬肉、雞肉或蒸魚,「一碗白飯吃完就算了,」飲食適量,白飯配菜,是易權衡醫師維持體態均衡的原因。

他舉出歷代養生醫家主張素食多蔬,而現代醫學也證明,蔬菜中含有豐富維生素和纖維質,多吃對身體有益。

7.和緩運動+按摩

打一套八段錦就能讓全身細胞活躍起來;按摩則可讓筋絡暢通,加強氣血流動。

76歲的中醫師董延齡結合各家養生功法,自創「延齡操」,每天拍打轉動全身筋骨關節;此外,他並搭配按摩小腿經絡,促進下肢循環,他深信「變老,從腳開始。」

除了鬆弛全身筋肉關節,並可加上按摩筋絡,促進血液循環、加強臟腑功能。

8.好學不倦

多樣化興趣,讓國寶中醫保持頭腦靈活、心情開朗,每天生活充實、新鮮而有趣。研究也發現,活到老、學到老,可讓人變得更聰明。

大量廣泛的閱讀、手不釋卷,是每位國寶中醫師的習慣。持續活動、好學不倦,以及永保赤子之心,國寶中醫為養生做了最好的註解。

■ 國寶中醫的養生智慧!獨家推薦:5道私房菜

■ 聰明5招,現成年菜10分鐘完美變身!

■ 虎年拼健康!瘦身、節食四步驟

■ 1分鐘記住,避免送錯禮的7大關鍵

■ 女王:愛情像人肉市場,條件愈好籌碼愈多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國寶中醫最愛的5種養生食物

更新日期:2010/02/19 15:43 文╱林貞岑

國寶級中醫恪守「藥食同源」的古訓,並將本土食材應用在生活和行醫當中︰蓮藕潤肺止血、空心菜清熱解毒、白蘿蔔利尿消腫…5位健康長壽的國寶級中醫們,平常愛吃什麼來保養身體?(你吃對了嗎?6大營養迷思立即破解,請前往: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index.jsp?id=3198) 1.蓮藕

蓮藕是獲得最多國寶級中醫師青睞,同時也是歷代醫家推崇的養生食物。有豐富的維生素C、抗氧化物、多醣和多酚類則可達到抗癌效果。

以中醫來說,生熟藕各具不同效果,蓮藕生吃性味甘寒,可清熱涼血;煮熟後性味溫平,有助健脾胃,《本草綱目》稱為「靈根」。

■貼心提醒:◎蓮藕屬澱粉類,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蓮藕含高纖,會促進腸蠕動,建議有潰瘍、脹氣和大腸激躁症的人不要吃多。

2.燕麥

近來當紅的健康食品燕麥,可降低血壓和膽固醇,有家族遺傳性高血壓的中醫師巫水生,天天當午餐吃。

有「中醫大掌櫃」稱謂的百歲人瑞陳立夫,每日必有一餐燕麥片,裡頭混合黑木耳、蘑菇、香菇和芹菜,用來維持血壓和血糖穩定。

燕麥含水溶性纖維β聚葡萄糖(葡萄糖聚合物,吃起來黏黏的膠狀物質)可增加膽固醇代謝,很適合高血脂的人。

■貼心提醒:燕麥屬於高纖食物,脹氣及對麩質過敏的人不適合吃。

3.黑芝麻

愛運動的中醫師董延齡,每天早晨必吃一碗黑芝麻麥片。

黑芝麻在中醫裡有健腦烏髮的養血功效,很適合大量消耗體力的人。

現代科學證實,黑芝麻中含有九成不飽和脂肪酸及亞麻油酸,是很好的護心食物。其中芝麻素可預防皮膚癌、降低膽固醇,對肝臟及腦神經具有保健效果。

但專家建議一定要咬破或碾碎吃,不然芝麻素無法被身體消化吸收。

■貼心提醒:黑芝麻在中醫裡屬發物,有些人吃了會產生疹子或引發舊疾,若有這類體質的人要忌口。

4.白木耳、蓮子

白木耳蓮子湯含大量膠質並可安定心神,有美白回春功效。白木耳含膠質、多醣體和果膠,可潤腸通便、降低膽固醇。

以中醫來說,白木耳有潤肺生津效果,可緩解秋天的燥咳,所以有「平民燕窩」之稱。

■貼心提醒:蓮子屬澱粉類,糖尿病患者要適量攝取。另外,脹氣、大便乾的人,也不要吃太多。

5.空心菜

中醫認為空心菜清熱解毒、潤腸通便,如同天然保護罩,可防止夏天的細菌病毒入侵體內。

以營養學角度來看,空心菜可健胃整腸。空心菜的鹼性會降低腸內酸度,幫助好菌生長;空心菜含大量纖維質(每百公克有0.8公克),可降低膽固醇,且含鐵量比紅鳳菜和高麗菜高。

■貼心提醒:◎空心菜性味偏寒,體虛者不適合多吃。◎纖維含量高,剛開完刀或剛排氣的人,不適合吃。◎空心菜會影響中藥補養藥物,如黃耆、人參、當歸、川芎、何首烏的效果,如服用以上中藥,宜錯開2~3小時後再吃空心菜。

■ 五穀雜糧夯!6種人吃錯更傷身

■ 8種不生病的生活方式!國寶中醫的養生智慧大公開

■ 新紅海!火熱「特賣會」全台喊殺,3原則聰明買

■ 聰明寄賀年卡,敲開你的人脈大門!

■ 《艋舺》鈕承澤:坦誠,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網站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yueh&aid=3792342
 引用者清單(1)  
2014/10/04 14:09 【udn】 我還找到這個網站!氣血 補養 智慧 中醫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