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4/29 22:37:53瀏覽2018|回應2|推薦5 | |
小西街裡除了舊舊的建築物外,還有許多吸引人的好滋味,短短一條街上,就可以發現至少有三間賣肉圓的,還有冷熱皆宜的圓仔湯(冰)、可口的小零嘴炸糯米、山東大餅和我一直想吃卻撲空的城仔碗粿,這邊的美食實力不容小覷。 聽說這是唯一未改建過的三棟舊房屋,在拍照的時候,旁邊的店家跑出了一個阿伯,口氣不太和善,一直問我要做什麼,只好草草拍了幾張,沒辦法單一拍照。(其實我沒有要做什麼啦,而且我也不是拍他們家啊......) 往陳稜路上走去,左邊還有一間山東大餅(小時候大餅),創立於民國三十九年,這在當時可是很多人的零食,哪怕到了現在,當店家開始營業出爐時,那種麵糰的香味可是飄得老遠,吸引不少人群。 早晨的時候老闆正在弄水煎包,一顆10元,就來吃吃看吧! 裡頭有高麗菜、紅蘿蔔、冬粉等配料,咬一口後胡椒的味道衝上來,底部的皮比較厚,剛出爐的緣故,所以滿香的,不過味道嚐起來有點太淡。 下午的話就有紅豆餅跟大餅,這兒的大餅是秤斤賣的,目前一斤30元,紅豆餅一顆10元,老闆娘對於他們自家的紅豆餅可是相當有信心,一直掛保證好吃的! 走了這麼久,來碗圓仔湯(冰)剛剛好,這間銅鐘圓仔湯創立於民國三十九年,見證了高賓閣酒家、鐵路醫院和白金漢宮婚紗店,上一篇已經有所介紹,可參考彰化市‧小西街系列:(四)走入歷史的高賓閣酒家。 一碗30元,有花生跟紅豆口味,當然也有綜合(一碗40元)的: 清涼的刨冰淋上不會過甜的糖水,加上軟QQ的圓仔,整個就是解渴又滿足。招牌底下還掛有代表性的銅鈴,最有趣的是這個賣冰水的攤子位在鐵路醫院的太平間前面,因此常有人戲稱「裡面涼外面也涼」。 若是在地人應該很瞭解為什麼以這名字為店名,但對外地人來說可真是摸不著頭緒,搞不懂到底是葫蘆裡賣什麼藥,頂多只能推測大概知道是以麵為主食。原來這個名字跟老闆的綽號有關,老鼠、老鼠的台語,念起來就像「貓鼠」囉! 其實就是一碗湯麵,感覺有點像是台南的擔仔麵,不過味道不太一樣,還加了雞捲、蝦丸,牆面上說明這間店創立於民國十年,當初也是跟杉行碗粿一樣,是用扁擔在路上賣麵,後來移到竹管仔市,位置也幾經遷移後最後回到陳稜路上。 如果不想吃太多東西,這個小物剛剛好。白色的糯米條放入金黃色的油鍋,炸完後沾滿花生粉。 香噴噴的可是會讓人流口水的!記得之前去電影院時,剛好有人買來享用,當時真是好想衝到外頭去買個一整包啊! ‧一級戰區:肉圓街 小西街裡的肉圓可不能小看,光是一條長安街上,就有三間肉圓,記得第一次來吃時,還真是傻了,一時不知道該吃哪間好,最後選了人最多的老阿璋肉圓。 施永鐘為第一代老闆,聽說因為名字裡的鐘字台語發音接近璋,所以才叫阿璋肉圓。 肉圓的內餡跟北門口或阿三肉圓不太一樣,皮則沒有那麼脆口,讓我比較驚訝是他的龍骨髓湯裡加有中藥,有點不習慣這樣的味道。 走進店內,可以感覺不太一樣,乾淨整潔的店面,老闆娘的笑臉招呼,有一種親切的感覺。 點一顆香菇肉圓,會附上一碗湯,重點還不是清湯喔,是有料的耶!肉圓的皮比較薄、軟Q,不像北門口或阿三肉圓是走口感酥脆路線,內餡的肉塊很紮實,重點是淋上他們特製的白色甜醬,非常搭! 蘿蔔跟筍子,湯頭是用大骨下去熬煮的,但是卻不會有濁濁的感覺,想必是店家細心的撈過渣渣了,湯頭味道很清淡。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