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4/28 23:29:42瀏覽4007|回應1|推薦1 | |
走進腳踏車巷,看見紅葉大旅社的招牌往右轉後,陽光在巷弄錯落間照射下來,遇見靜待在一旁的椅子,似乎在邀約路過的人來坐坐。 紅葉大旅社的牆邊擺放了很多盆栽,花草欣欣向榮,拐個彎就能看見紅葉大旅社的門口。 店名:紅葉大旅社 旅社一樓的洗石子建成的櫃台與牆上登記旅客的黑板,從開始營業到現在沒有改變過。 過去的小西街旅社、商店林立,但產業的轉型與快速變化下,旅社的住客率不如往昔,但看著雙親守著旅社不願放棄,第二代老闆也不忍這樣就放棄,因此把旅社結合了童玩,當時吸引了許多人來觀賞。 從展覽室中看到的這些作品,不由對主人感到欽佩。 記得第一次去時,遇見是第一代老闆,行動不便的他坐在大廳,當時我詢問了什麼是童玩館,不知道是否口音的問題或怎麼樣,老老闆好像聽不懂,後來在曾經去參訪過的同學口中才知道,若是想參觀童玩館,要先跟第二代老闆洽詢。 掛在牆上,充滿古早味的藥袋。 這邊是土黏香的介紹,看得出主人的細心與認真。 櫃子底下都是第二代老闆的私心收藏,藏品豐富。老舊的電風扇想必還能使用吧,記得我家裡也還有幾隻,以前爺爺養豬時,都是用來吹豬仔,爸爸說耐用又耐久,只是稍嫌笨重。 這樣的電話現在已不多見,在許多刻意強調復古的餐廳中,總是會擺上一兩架,但這旅社可不是刻意強調復古喔,只是單純的擺放在一旁,另外一邊還有SONY大電視: 如果不仔細看,真的很容易略過。這種電視還裝有拉門,不看的時候可以把兩邊的門拉向中間,將螢幕蓋起來,但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小孩子玩壞的的一部份,另外一部份就是轉台的轉鈕,手勁太大還會把整個轉鈕拉壞,到時就少不了一頓挨罵。 從紅葉大旅社的三樓遠望,可以看到地圖上其他的地標: 右前方有三和賓館的招牌,地圖上的D點: 若是到左邊的牆邊往下看,可以看到隔壁的吳氏家祠,地圖上的U點。爬到四樓頂,往旅社的後邊瞧,就可以發現這個有趣的設計: 若看得不仔細,沒關係,有放大圖: 這樣的「日月星」圖樣的陽臺設計,是當時蓋新洋房流行的圖案。現在的長安街與光復路交叉口附近,聽說以前叫街仔口,當時小西街商店、攤販林立,因此經濟慢慢富裕起來,這附近就開始蓋新洋房,後來這邊又被稱為新厝街,當時蓋了大約十一間,目前還留有這樣建築的有三間。 據曾經田調過的同學說,這邊以前是煞車皮代工的區域,而煞車皮又具隔熱效果,因此有些人會用來放在屋頂上。 步下樓梯,帶著有點滄桑卻又驚喜的心情,紅葉大旅社的外在看起來不起眼,擺設也是整齊普通,跟一般時下的飯店或汽車旅館的裝潢根本沒辦法相比,但這樣的一棟建築也代表小西街曾經走過的風華與現在的沉靜。 樓梯間的氣窗,鋪著厚厚的灰塵,玻璃隱約透著窗外的景色,似乎能捉住什麼,但其實什麼都捉不住。對於小西街的人,不知道是不是也這樣回憶著過去那段歲月?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