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2/22 09:50:37瀏覽4|回應0|推薦0 | |
埃及博物館,又稱埃及國家博物館,是一座位於埃及首都開羅的古埃及歷史博物館。這座博物館由法國人馬里埃特於1858年創建,並於1901年由義大利建築公司Garozzo-Zaffarani建造,由法國建築師馬塞爾·多爾格隆設計。博物館分為兩層,陳列著古埃及時期至古羅馬統治時代的遺物、展品。下層按年代展示展品,上層按主題展示,又以上層展品為珍貴。博物館裡收藏了許多埃及古物及手工藝品居世界之首。 博物館正面景觀,一到博物館,首先看到的是建築精細的拱門,門的一側有一個持紙莎草的德法老浮雕,另一側有一個持蓮花的法老浮雕。這些法老所持的物件,是古埃及南方與北方的象徵,兩尊浮雕合置於此,可謂足具深意。
埃及博物館位於埃及首都開羅,是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博物館之一。博物館的建設始於1863年,由埃及學家奧古斯特·馬里埃特(Auguste Mariette)主持。馬里埃特最初的目的是為保護埃及出土的文物提供一個安全的場所。 1878年,埃及政府成立了古物局,負責管理埃及的考古遺址和文物。古物局接管了埃及博物館的建設工作,並於1902年正式向公眾開放。
博物館共分兩層,下層順時針展出從古王國時期到羅馬時期的古物,有很多大型石像、石棺和石刻等;上層根據主題分成不同展室和展區,有木乃伊、棺槨和很多較小型的展品。 埃及博物館熱門文物︰
拉美西斯二世︰ 進入博物館時,拉美西斯二世是一個威嚴的人物。他肌肉發達的手臂伸直在身側,左腿伸到身前,雙手緊握欄桿。在這些條形的末端,刻有他的識別「漩渦花飾」。他還把它們掛在肩膀上和腰帶上。 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的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II)。他生活在公元前13世紀,是埃及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法老,在位67年。拉美西斯二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統治者,在位期間擴大了埃及的疆域,促進了經濟發展,並推動了藝術和文化的繁榮。
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又稱拉姆西斯二世,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第三位法老,在位67年(約公元前1279年-公元前1213年),是古埃及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他被認為是古埃及最偉大的法老之一,以其軍事勝利、建築成就和繁榮的統治而聞名。 拉美西斯二世的成就
古埃及雕塑特定姿勢和手勢不僅僅是審美的選擇,它們還具有深刻的象徵和宗教意義︰ 站立姿勢(Standing Pose) 雙手交叉的姿勢(Crossed Arms Pose) 坐姿雕像(Seated Pose) 古埃及雕塑中的這些特定姿勢和手勢不僅僅是審美的選擇,它們還具有深刻的象徵和宗教意義。它們反映了古埃及人的信仰和價值觀,他們對來世的理解,以及他們與神聖的聯繫。通過理解這些姿勢背後的含義,我們可以對豐富而複雜的古埃及藝術和文化獲得更深的欣賞。
人形棺 是一種用來存放木乃伊的容器,通常由木頭製成,形狀模仿人體。人形棺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新王國時期(公元前1550-1070年)。
人形棺在古埃及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宗教意義。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後靈魂會繼續存在,而肉體則需要得到妥善的保存,以便在來世復活。因此,人形棺被用來存放木乃伊,以保護死者免受腐爛和蟲蛀。
人形棺的製作工藝也非常複雜。首先,工匠們需要挑選上好的木材,通常是雪松或柏樹。然後,他們將木材進行切割、打磨和拋光。接著,工匠們在人形棺的表面雕刻圖案和彩繪。圖案通常描繪死者在來世的景象,而彩繪則可以使人形棺更加美觀。
人形棺的出現是古埃及喪葬習俗的一大變革。在人形棺之前,古埃及人通常使用方形或長方形的石棺來存放木乃伊。人形棺的出現表明,古埃及人更加重視死者的外在形象,希望死者在來世也能保持生前的樣貌。
石棺是一種用來存放木乃伊的容器,通常由石灰岩、花崗岩或雪花石膏等石材製成。石棺的形狀通常為長方形,上面裝飾有精美的壁畫和象形文字。 石棺在古埃及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宗教意義。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後靈魂會繼續存在,而肉體則需要得到妥善的保存,以便在來世復活。因此,石棺被用來存放木乃伊,以保護死者免受腐爛和蟲蛀。
石棺的製作工藝非常複雜。首先,工匠們需要從石灰岩採石場採集巨大的石塊。然後,他們將石塊運送到工坊,進行切割、打磨和拋光。接著,工匠們在石棺的表面雕刻壁畫和象形文字。壁畫通常描繪死者在來世的景象,而象形文字則記載了死者生前的生平和成就。
石棺的重量通常在幾噸到幾十噸之間。為了將石棺運送到墓穴,古埃及人通常使用木橇或滾木等工具。在墓穴中,石棺通常被放置在一個石室或地下室中。石棺在古埃及歷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它們不僅是古埃及人宗教信仰的重要體現,也是古埃及藝術和文化的瑰寶。
塞拉皮斯神
左塞爾法老
古埃及舊王國第四王朝的第四位法老孟卡拉(Mycerinus)站在兩位女神哈索爾(Hathor)和蝙蝠(Bat)之間。雕像由黑色花崗岩製成,高約1.5米。
孟卡拉頭戴上埃及高挑的白色王冠,象徵著王權和威嚴。他右手持權杖,左手持扇子。
雕像是重要古埃及藝術作品。它精美而逼真地描繪了孟卡拉、哈索爾和蝙蝠。也為我們提供了有關古埃及宗教信仰的寶貴信息。
古埃及象形文字是一種象形文字系統,在古埃及使用了超過 3,500 年。它們是表意文字、音節文字和字母文字的組合。表意文字代表整個單詞,音節文字代表音節,字母文字代表個別聲音。象形文字被寫在各種材料上,包括石頭、木頭、莎草紙和陶器。它們通常用來裝飾寺廟、陵墓和其他重要建築物。象形文字還用來書寫宗教文本、歷史記錄和日常文件。
古埃及象形文字:神秘的圖畫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是一種表意文字,起源於公元前3200年左右,是人類最早的文字系統之一。象形文字使用圖畫來代表事物、概念和聲音,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和神秘感。 象形文字的演變象形文字主要有以下幾種書寫體系:
象形文字於公元4世紀左右逐漸被科普特字母取代,但其藝術形式和文化意義至今仍為世人所稱道。 象形文字的特點象形文字具有以下特點:
象形文字的破解象形文字的破解歷經了數百年的努力,直到1822年,法國學者讓·弗朗索瓦·商博良才成功破解了羅塞塔石碑上的象形文字,為研究古埃及文明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卡夫拉法老雕像
埃及10元埃磅圖案就是卡夫拉雕像。
拉霍特普王子與諾弗雷特 拉霍特普王子與諾弗雷特雕像高約1.7米,由整塊石灰岩雕刻而成。雕像中的拉霍特普王子身材魁梧,面容剛毅,身著白色長袍,頭戴王冠。諾弗雷特王妃身材窈窕,面容秀麗,身著彩色長裙,頭戴珠寶。這對雕像的藝術價值極高。雕像的造型逼真生動,表情刻畫細膩傳神,體現了古埃及雕刻藝術的精湛技藝。此外,雕像中的人物服飾和珠寶反映了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服裝和時尚潮流。
村長雕像,又稱卡阿珀雕像(Statue of Sheikh el-Balad Representing Ka-aper),是一件令人驚嘆的木雕,可追溯到古埃及舊王國時期。 雕像描繪了卡阿珀,一位村長兼祭司,負責在寺廟和喪葬禮拜堂為死者誦經。它是舊王國私人雕像的傑作之一,以其逼真和富有表現力而聞名。 雕像由梧桐木製成,並塗有鮮豔的色彩。卡阿珀被展示為左腿向前,雙臂交叉在胸前。他穿著簡單的腰布和頭巾。他的臉龐雕刻精細,表情平靜。
開羅書記
森沃斯雷特一世國王巨像 (Sesostris I)
阿門哈特石碑
諾弗雷特女王雕像
阿蒙涅姆赫特三世 (Amenemhet III)
霍爾一世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五位法老。
哈特謝普蘇特獅身人面像
卡諾卜罐:古埃及人保存內臟的器具古埃及人認為,人死後靈魂會回到肉體,因此在製作木乃伊時,除了保存屍體外,也會將內臟取出,並以特殊方式處理和保存。這些保存內臟的罐子被稱為「卡諾卜罐」(Canopic jars)。 卡諾卜罐的形狀和材質卡諾卜罐通常由石灰石或陶器製成,形狀則與死者性別有關:
阿蒙霍特普四世(Amenhotep IV),又稱阿肯那頓(Akhenaten),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十位法老,在位約17年(約前1353年-前1336年)。他因推行宗教改革而聞名,是古埃及歷史上一個充滿爭議的人物。 阿蒙霍特普四世的生平阿蒙霍特普四世是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兒子,在位期間推行了一系列的宗教改革,確立阿頓神為唯一真神,並興建了多座阿頓神廟。他的宗教改革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震動,受到了傳統祭司勢力和民眾的強烈反對。 阿蒙霍特普四世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在阿肯那頓時期,古埃及藝術呈現出新的風格,更加強調自然主義和寫實主義。 阿蒙霍特普四世的相關資訊
埃及第十二王朝的阿蒙涅姆赫特三世法老金字塔頂的奔奔石。
奔奔石,在古埃及赫里奧波里斯太陽神廟的神聖石頭。這是接收太陽第一縷曙光的位置。被公認為以後方尖碑和大金字塔的封頂蓋石是以它為原型設計的。封頂蓋石或金字塔尖也被稱為頂角錐。在古埃及,這部份可能是鍍金的,在陽光下會閃閃發光。
阿蒙霍特普三世和泰伊王后巨像是一尊來自古埃及的宏偉雕像,描繪了第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他的王后泰伊以及他們的三位女兒的形象。這座巨像目前已知是世界上最大的雙人雕像,坐落於埃及開羅的埃及博物館中央大廳,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
巨像高達7米,寬達4.4米,由石灰石製成。巨像上的人物有著杏仁狀的眼睛和彎曲的眉毛,這些都是十八王朝晚期的典型特徵。阿蒙霍特普三世頭戴刻有聖蛇的尼美斯頭巾,身穿腰布,並蓄有假鬍鬚,雙手置於膝蓋上。王后泰伊則坐在他的左邊,她身穿長及腳踝的貼身連衣裙,頭戴一頂帶有禿鷲頭飾、摩狄烏斯冠和兩隻聖蛇的厚重假髮。聖蛇和禿鷲皆戴著王冠,右邊的聖蛇戴著象徵上埃及的白冠,左邊的聖蛇戴著象徵下埃及的紅色王冠。
埃及博物館二樓重要展品介紹: 圖坦卡門的寶藏:
古埃及莎草紙畫是古埃及人用莎草紙製作的繪畫作品。莎草紙是一種生長在尼羅河三角洲沼澤中的植物,古埃及人將其加工成紙張,用來書寫和繪畫。莎草紙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前3000年,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埃及莎草紙畫的題材非常豐富,包括宗教、神話、歷史、日常生活等。在宗教題材的畫作中,常見的神祇包括太陽神拉、冥神奧西里斯、愛神哈索爾等。在神話題材的畫作中,常見的題材包括創世神話、死後世界等。在歷史題材的畫作中,常見的題材包括戰爭、狩獵、祭祀等。在日常生活題材的畫作中,常見的題材包括耕作、捕魚、宴會等。
古埃及莎草紙畫的風格具有鮮明的特徵,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阿努比斯的形象和職責
圖坦卡蒙座椅
圖坦卡門墓中發現的彩繪盒子,上面裝飾著法老王率領他的軍隊中東和努比亞軍隊的場景。在這一邊,他正在從戰車上射箭。在另一個場景中,他用腳跟踩碎了敵方士兵,而在蓋子上,他則在狩獵動物,包括瞪羚、狷羚、鴕鳥、獅子和鬣狗。
圖坦卡門的涼鞋是埃及博物館中最著名的文物之一,由黃金和皮革製成,現存於埃及博物館。這雙涼鞋不僅反映了古埃及人的審美品味,也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圖坦卡門的涼鞋由黃金鞋面和皮革鞋底製成。鞋面以黃金板製成,表面鑲嵌有彩色玻璃、半寶石和細粒青銅珠。鞋底由皮革製成,並以金線縫製。 鞋面的設計非常精緻,以埃及神話中的圖騰為主題。鞋面上飾有蓮花、蘆葦、聖甲蟲等圖案,並鑲嵌有紅玉、青玉、綠松石等半寶石。鞋底的設計則比較簡單,以皮革製成,並以金線縫製。
圖坦卡門的涼鞋在1922年由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發現於埃及帝王谷的圖坦卡門陵墓中。這雙涼鞋是圖坦卡門隨葬品中的一部分,是研究古埃及歷史和文化的珍貴文物。圖坦卡門的涼鞋是古埃及人精湛工藝的體現。這雙涼鞋的製作工藝非常複雜,需要精湛的冶金、鑲嵌和縫製技術。此外,這雙涼鞋的設計也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鞋面上所飾的圖案都是古埃及神話中的重要元素,反映了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
圖坦卡門模型
圖坦卡門文物是埃及博物館最受歡迎的文物,原因有以下幾點:
圖坦卡門展示室
開羅博物館圖坦卡門最熱門10件文物: 1. 圖坦卡門黃金面具 2. 國王的寶座 國王的寶座是圖坦卡門陪葬品中的另一件傑作。它由鍍金木頭製成,鑲嵌著彩色玻璃、陶器和半寶石。寶座上裝飾著圖坦卡門加冕和接受臣民朝拜的場景。據信它被法老在來世的儀式中使用。
3. 卡諾皮神龕 卡諾皮神龕是四個小箱子,用來盛放圖坦卡門木乃伊的內臟。神龕由鍍金木頭製成,鑲嵌著彩色玻璃、陶器和半寶石。每個神龕都裝飾著一位不同的女神:伊西斯、奈芙蒂斯、奈特和塞爾凱特。據信這些女神在來世保護著法老的器官。
4. 匕首的金鞘 5. 國王的戰車 6. 圖坦卡門彩繪棺槨 7. 圖坦卡門內棺 8. 圖坦卡門黃金人形棺 9. 圖坦卡門青金石聖甲蟲 10. 圖坦卡門象牙權杖和鞭子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