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41121不是塞滿就叫學習
2014/11/24 16:55:49瀏覽751|回應0|推薦2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66/article/210012年國教引起的中央地方大戰尚未落幕,日前教育部又拋出「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推動第三學期課程試辦計畫」,預計明年暑假試辦,開課時間以四週為原則,課程以數位、才藝、運動、閱讀、本土語言、補救教學為主。

    教育部期許,透過第三學期課程試辦計畫之推動,營造做中學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從活動式課程中激發學習興趣、挹注學習弱勢或偏鄉地區學生額外教育資源,或加以傳承及發揚本土語言及文化。並以創新校本特色課程,以活化教學理念及方式,導引學生適性發展,豐富學生學習內容,落實快樂學習之教育理念。(教育部國教署新聞稿,2014/11/10)

暑期課輔不宜稱為第三學期

    儘管教育部極力澄清,「第三學期」採試辦性質,「不是加課、也不會增加學生壓力、而是讓學生有其他學習機會」,但因為以「第三學期」為名,本案還是引起不小爭議。

    世界各國中小學常見學期制主要有「二學期制」、「三學期制」,例如,亞洲的台、韓、中實施「二學期制」,日本則為「三學期制」,學期制通常是因各國國情、氣候、傳統等綜合因素形成的制度,並無孰優孰劣的問題,教育部「第三學期」之所以引發紛擾,主因是決策程序與實質內容皆有可議。

    就程序而言,真要推動「三學期制」,至少涉及整體課程規畫、校園作息調整,這樣影響深遠的政策,卻由教育部官員片面公布,怎麼可能不引起爭議?

就實質內容來說,檢視教育部原草案,所稱「第三學期」其實就是擴大版的暑期課輔計畫,但在冠上「第三學期」之名後,使外界誤以為係在現行「二學期制」外加一完整的學期,如何可能不引起誤解?

著實不解,明明就是暑期課輔,為何非得以「第三學期」為名?自由參加的課業輔導、選修性質的本土語言課程,難道因為改稱「精進計畫」、「第三學期」,而有所不同?如果「第三學期」就是暑期課輔,為什麼不予以正名?

烏龍政策的背後

    備受批評的「第三學期」,證實是一個烏龍政策,幾經討論,已正名為「夏日樂學」試辦計畫,都會學校限開設本土語文課程,偏鄉學校開整合型課程,結合營隊、語文、閱讀、生活科學和補救教學。惟此一烏龍政策的背後,還是反映教育決策的若干問題。

    一、教育決策草率:「第三學期」有嚴謹定義,教育部硬要將選修性質的本土語言、擴大版的暑期輔導冠以「第三學期」之名,且決策全然沒有知會相關教育團體,究竟全案是官員的即興之作?本土語言不列必修的補償?或是來自特定有力人士的建議?教育部還是沒有說清楚。

    二、加課迷思不改:應該看到,即便本案備受批評,仍有人持正面看法,主張就算實施「第三學期」又有何不可?甚至反過來批評教師之所以反對,是因為不想在暑假上課、沒有愛心云云,類似的批評在之前「台北縣英語活化課程」時也曾出現,殊不知,高、國中原本就有寒暑假課輔,而前揭「活化課程」實施後,教師的授課節數反而減少,這些對教師的指控,恰恰凸顯「課上越多越好」的迷思。

三、學校教育無限上綱:教育部原先的「第三學期」草案,幾乎像是一個擴大版的暑期課輔加安親計畫,類似這樣延長留校時間的計畫,之所以能夠贏得特定輿論支持,主要是回應了家長照護子女的需求,雖然主管機關總能提出正面數據,但是否因此混淆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分際,我們是否已經習慣讓學校教育扮演起家庭教育的角色,值得深思。

減法哲學看待國教

    今年適逢「410教改」二十週年,近日,各界對教改責任歸屬多有討論,筆者以為,討論教改功過固應釐清主事者權責,更不能忽略重大政策背後的哲學思維。

    究其實,之所以會出現「第三學期」爭議,相當程度是因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無法容納所有課程所致,這其實也是「課上越多越好」的必然結果。「十二年國教總綱」雖朝「減少必修、多元選修、彈性課程」方向規劃,但在研議各學習階段(小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國中、高中職)學習時數時,過程依舊出現「搶課」爭議。

    母語學者嚴正要求將本土語言列為國中必修,強調學生國語文程度低落的國文老師,大聲疾呼提高中學文言文比例,並增加國文教學時數,中研院院士則公開連署反對減少數學學分,否則將危及國家競爭力......

    回頭檢視20019月試行,20049月全面實施的「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其實也出現同樣場景。

    不斷增加學習時數反映了「加法哲學」的教育思維,誠如所見,「加法哲學」正是多數人面對教育議題時不假思索、習以為常的思考模式,以「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為例,從課綱研議之初,不同學科學者對各學習領域所占時數之角力,到各校課程發展委員會針對各年級每週總上課節數的討論,無一不是典型的加法哲學。

    在這種思維下,台灣中小學學生留校時間與總學習時數名列世界前茅,但學校竟然沒有多餘時間進行特色課程與補救教學,這也是教育部突發奇想「第三學期」,以及民粹首長敢於不斷加課的關鍵。

    中小學課程目的在於實踐國民教育理念,不是把課程塞滿就叫學習,我們是否可能留點空白給孩子批判思考?留多點空間給孩子自我探索?「第三學期」的爭議已經落幕,不過,關於我們需要什麼國民教育的討論恐怕才要開始。(20141121天下獨立評論)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eshui&aid=19264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