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以心寫心‧將心比心》給攝影初學者的12點建議(之1/2)
2012/08/14 00:43:50瀏覽24123|回應18|推薦0

 

攝影,不單只是複製眼前的人事物景,而是要拍出氛圍與感覺,還有故事與情節。

 

西元2000年之後,攝影數位化因品質驟升、價位普跌,才慢慢普遍被大家接受,傳統底片器材瞬間退出攝影主場……曾經像雨後春筍冒出的彩色沖洗店,也一家家悄悄收攤關門大吉,世界知名傳統攝影器材、材料大廠,若沒搭上數位脈動,也都被無情拋棄而關廠;數位攝影很年輕的科技,卻默默豐富改變世界上眾人的生活,影像不只是在紙本觀看,一個按鍵即可迅速流轉傳播。

十年來數位相機普及化,「攝影行為」儼然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份,慢慢變成工作、生活、課業外,必定的「吃喝拉撒拍」般天性起來,隨手記錄了影音動態,昔日高成本、高門檻的攝影投資或技術,如今隨拍隨看一切變得經濟,即看即學讓攝影技術不易分出生熟與高低,人人可為的低門檻數位攝影能力,記憶卡重複讀寫的經濟、現拍現學的簡易正是數位攝影強項。

因為日常攝影工作、攝影授課的關係,一直不斷接觸到對攝影充滿興趣、沒甚經驗的人,也常被問到「可不可以給我些建議?」,每個人想問的建議都不同,新聞系的學生想問「從事新聞攝影工作建議?」「政治人物怎樣拍好?體育照片呢?…..」,一般攝影初學者想問「我該買哪一部相機?」「我如何拍好照片?」「我如何跨過攝影瓶頸?」…….,甚至比較專項的「人像怎樣拍?有何建議?」「風景呢?」「美食呢?」「怎樣搖黑卡?」…..形形色色的各項攝影、技巧、器材等等問題不一而足,大家都是想把攝影學好,卻摸不著真正頭緒。

我只是想,學好攝影並不難,但基礎很重要;所謂的基礎其實就在攝影者自己身上,心態和體態的觀念與感覺的正確與否

所以就想用一個脫俗觀念,給攝影初學者一些基本功建議,這些建議初學者可把它當作建築般的打地基,打好穩固地盤後,就可逐層往上把建物加高,慢慢向天空直聳挺立而美麗。

畢竟攝影中百變不確定的影像,常讓攝影者迷惘,在不確定優劣好壞,往往陷入一種沒有立足點的「隨拍」「盲拍」「亂拍」…..反正就是生活記錄之一種,真正想學好攝影進階者因而躊躇,彷彿處處卡到瓶頸,總感覺在原地打轉跳不出框架,甚至有些走火入魔到不可自拔的境地。

40年攝影經歷,我寫下這12點建議,想讓初學者可以從基礎點紮實打起,已有些攝影經驗者,或可能也不曾在其中跳脫,我想都可以再細細看看自我檢視,每一點都可相互連貫,對攝影來說或都會有些些助益。

 

給攝影初學者的12點建議:

 

 

1.     別急著升級換掉手上的相機

攝影初學者總有一個感嘆,看見別人優秀攝影作品同時,總會跟著問:「你是用什麼相機拍的?」總認為別人的相機可以拍出質感兼具的畫面,我自己的相機總是很遜,拍不出那個質感;歸根究底總以為問題是出在相機上,「我覺得….我的相機該換了!該升級了!」

但我總是有一個疑問?你手上的相機有多少功能你不曾用過?是否已物盡其用?你的技術是否已超越自己的相機性能?如果都不是,怎可只考慮相機升級的問題?

站在成本與效益上衡量,物盡其用回收成本甚至得利,應該也都要算計。站在環保立場想,最佳的環保概念是延續物件生命到最長遠

你的手上可能只是一部操作簡單、功能普普的相機,請相信我….它一樣也可以拍出不凡的作品的,手上的相機正好是初階練習利器,操勞它、使用它、善用它,直到你已超越它,它已跟不上你,不然你憑什麼資格要換掉相機?

相機已是3C消耗性生活產品,廠商每季都推出新的機種,你換相機的速度、能力永遠追趕不及更新,別只盲目追著新相機跑,掏腰包衝動同時也要切記:不要被相機玩了,而是要去玩相機。這樣將意外得到成本內再加值的樂趣,效益遠大於成本。

學攝影的最初階段,第一要務應該升級的是自己,而非相機器材

 

2.     別迷信器材是好作品的唯一

好的攝影器材、鏡頭與配備,不可否認當然會有較優秀畫質、性能呈現,但是否能100%發揮到極致又是另個問題;相機只是攝影的「工具」,與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如先「知」其器、「善」其器,「知」就是確切透徹知道器材的優缺點、各種功能與設定到極限,還有你能忍受的底限,在每一個不同攝影環境,道它、用它,讓它百分百甚至超越發揮。所以我會建議,重新把你的相機說明書找出來,重新細細瀏覽相機的各種功能性能,把相機在各環境下設定出最佳狀態,並充分隨時隨機應用它。

相機等等器材都只是攝影工具,影響的或只佔了作品20%-30%,而觀景窗後的那顆腦袋,卻有七、八成的決定性,也就是說攝影者才是作品依歸重點,人心與感情永遠贏過科技器材的冰冷

很多的攝影老師總在第一堂課,就搖頭直接告訴學生「你的攝影器材不行…..」「要學好攝影,先把相機換了….」或第一天就開出長長必需添購的器材配備名單,昂貴的大光圈鏡頭、各式濾鏡,笨重又貴的三腳架…..甚至連黑卡都一起買了。

我呢?哈哈……剛好相反,我的學生從不因為手上的相機很簡單太陽春,而不敢在課堂上掏出來把玩,因為我總會先告訴他們:「不要急著想換相機,不要忙著添購各種配備…..攝影的好壞不完全在器材優劣上來定輸贏。」若有好器材好工具當然是好事,但也要好的知心攝影者善用,完全發揮出器材極致,而非一意想依賴器材來造就作品。

不諱言許多器材迷專研態度令人佩服,把每個品牌機型、鏡頭等優劣研究得很透澈,談到各類器材可以引經據典頭頭是道,但看到當事者作品又是另一回事了,知識學識要贏過常識,不能本末倒置,知其器然後盡用其器才是依歸,所有的作為都要在作品上見真章。

別迷信器材的同時,請開始試著相信自己:自己才永遠是好作品的來源與保證,器材只可以輔助

 

3.      別離棄攝影「質」「感」靈魂

「質」與「感」是攝影的兩大靈魂,但也常被忽視或忘記。

畫質、品質都需器材被發揮淋漓盡致,攝影者可以完全掌控器材性能,除了硬體上給予的空間,如何在不同攝影環境下應用得當,是不可或缺的學問,應用不足是一種浪費,使用過度則只是濫用蹧蹋而已。

當智慧手機的攝影似乎有了基本功能,加上APP許多攝影程式千奇百怪,隨便拍隨便新奇,各種風格模式可供選擇套用,五花八門萬紫千紅讓人迷惑已不知質感的重要。方便、即時、分享或是智慧手機攝影的強項,但APP各種數位情境模式套用,壓根與攝影技巧只算勾上邊而已,真正想學會攝影,至少目前手機功能還沒能幫上大忙,但若迷戀手機與APP將背離攝影初衷,不可不慎(ps.這倒是我目前對器材的唯一要求,雖然手機有可能拍出好作品,但當前手機還無法完全達到全功能的攝影,想真正學好攝影….目前手機還不能)

「質」的要求,要從初學攝影時就開始堅持,畫質、光質、美質一一不能捨棄背離;畫質在硬體本身,在容許程度,大多出在超過器材極限(譬如感光度極限、光線極限、曝光極限、能力極限、器材使用不當…..產生噪點雜訊等等),還有攝影者沒能確實對焦、曝光不準確、震動等等讓畫質模糊不佳的可能。「震動、貪多、疏離」是攝影初學者最容易犯錯的三大毛病,前者與質有關,後兩者就是感的部分。

攝影有好大一個空間就在光影的奧妙上加值,光質變得舉足輕重,可以讓你的作品加分,光影畢竟還是攝影的靈魂,懂得應用、轉化、昇華光影與美學,影像會變得不同。但切記數位功能讓光影質變不是攝影真髓,只是因視覺經驗被衝擊,一時迷惑眼睛,當它變得容易可得平常稀鬆,所有都將回歸光影正統。

我常說要讓照片說故事,沒有骨肉的影像,終將消失不被記得。所有的攝影影像,得是攝影者因自己感動而留下,進而感動別人,攝影可以不只是寫日記純生活記錄,也可以是影像、藝術的表現或創作。

對「攝影」的堅持,我每每說到「攝影,不單只是複製眼前的人事物景,而是要拍出氛圍與感覺,還有故事與情節。」這就是攝影能輕鬆勾繪營造的能力,一定要切記。

離棄光影靈魂、捨去生命故事,攝影只將只是形象軀殼的表徵

 

4.      別固守想法拍法變成了匠氣

「來來來,站中間一點,看我這裡!」「來,笑一個,比個YA!」「西瓜甜不甜?」「排一排,大家靠近一點,看相機」等等,都是大家在攝影時耳熟能詳的對話,這樣拍成的照片期望別太大,可能只是到此一遊、大夥合影的紀念。

攝影常因循、從俗、習慣等一般手法,把活的影像拍死,把動的能量凝成僵直。攝影若因瓶頸卡住無法提升,試著想想:是不是自己都用同樣手法技巧拍同樣東西?是不是跟別人一樣拍出很相像的東西?是不是拍不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是不是失去想要呈現的感覺?

我們總改變不了舊思維,站中間笑一個,同樣的許多的攝影主題,或你都已經有先入為主的概念,它們就是要這樣擺這樣拍,人就是這樣拍、景就是這樣拍….永遠的模式套用、複製、再出現,直到有一天你發現跟有大家一樣的「風格」,大眾化的結果只是俗,你只是大海裡一瓢水,被混和融入稀釋,不會是用力撞擊礁岩的浪花而被注意。

匠氣,也都是因循、從俗的習慣造成,要確切知道表象終將無趣、無意義,賞心悅目當然可以,但要變化,不能一成不變用相同想法拍法。

要讓拍攝的影像產生質變「靠近、觀察、感覺、營造」,每次的靠近觀察或可有不同感受,當然也會有不同表現方式,讓相機與思維靜如處子,也讓相機自由活動有如脫兔,或脫疆之馬。

想法與拍法若如從模子裡脫出的蠟,永遠只能在一個被固定的模子裡成型,那什的蠟進來結果都只一樣。試著去脫胎換骨就不被匠氣所困擾.......

 

 

5.      別與他人同樣視野高度攝影

學習攝影到真正去攝影要有寬度、高度、長度、難度、氣度等五度。

寬度:涉獵主題要寬、活動範圍要寬,碰到需處理的問題也會多,不管硬體的、感覺的、技術性的,在其中遇見、處理、解決,都是好學習方式。在寬廣主題中,走得寬、看得廣,就更能容易找到自己的方向,如此眼界自然也會寬廣,然後專注自己想要的攝影題材或故事,也就更能深入到精隨。

初學攝影時,不管什主題、環境、氣候、地理都去嘗試,人文、地理、人物、風景、寵物、生態……都去嘗試拍攝;不管什風格,平鋪直述也好新銳風格也好、文藝復興式、寫實、印象、野獸或抽象都沒關係都去嘗試,嘗試中難免感覺一時失敗或挫折,這些都會是學習動力,也會看到無限寬廣視野。

高度:要出眾,就別普普一般見識,觀點、想法、作法雖不是要拔萃,至少也要出類,這就是心與眼的視野,也就能讓你的影像異於他人。觀點的高度、心眼的視野,決定作品的深度與寬度。

當然還有攝影時的基本,改變攝影位置、高度,離開平常視覺經驗的角度,就讓照片張力與構圖取巧變化,異於平常的視覺,能輕易抓住觀賞人的目光,眼界也能在其中玩味。

長度:對攝影的堅持,也會左右作品優劣。現在攝影數位化,舉凡任何人都可以、可能、可易拍到「傑出」「優秀」的照片,也就是說過去傳統底片的難度與普及不夠,業餘或一般人很難突破的界限,在這幾年瞬間拉近不分軒輊。

但話又說回來,很多人可能會很意外、無意間,甚至是客觀環境配合無間下,拍得優秀作品,偶拾、偶得的意外不能斷定攝影者真正實力或高下,唯有堅持長路者,累積作品的總和,長期耕耘的結果,不會被稀釋不會被瓜分,才能見高下。

毅力、熱情、堅持攝影長路,不斷學習與應用,終有成功作品產出。堅持下去就是最可貴之處…...不在兩三見高下,時間自然分高低。

難度:雖然數位化後的攝影變得輕鬆簡易,即拍即看即改即得,但可以挑戰的空間也就相對壓縮,如何與普普分出壁壘,也就要慢慢在難處發揮;這些難處很多,去一個別人難以抵達的地方、去尋找一個別人難以拍攝的主題,或也是很取巧的方式,冷門常也造就許多攝影家,因為「難得」。

畢竟生活、工作、家庭外的攝影總會客觀被侷限,不可能一年365天都在旅行,每天都專注單一想要的攝影行程,時間、空間都受限制。

難處在於挑戰自己,每一個階段給自己出一個難題下手,越拍越精、越拍越有味、越拍越有感覺。`

氣度:小鼻子小眼睛成不了大事,但過度膨漲自己心胸也未必成事。

許多很不錯的攝影者,長期也有不錯表現,但都僅在好與優之間漂浮,而非頂尖或真正成就,問題都出在「氣度」兩字。

氣度可以在一貫作品中嗅出,初學者在養成階段就要放開心胸,不是膨漲更非鑽牛尖。

接納所有不同資訊,承受所有美醜是非善惡,體會所有悲歡離合恩怨情仇,當然就會走對的路,拍出對的東西,影像至少不被想當然爾私心所扭曲。

放開心胸,才見大器,隨著攝影活動伸展,你將會越看越多,越看越細越看越有感覺,眼不再狹隘、心不再自私,攝影可以讓自己學習生命中最難能可貴的氣度學問。

 

(PS.2/2待續,希望有時間趕快寫完PO出)

2003台北    1600X1200pix  公園裡鶼鰈情深的老夫妻VS.準備結婚的新人

小數位相機並不一定就傻瓜,善用器材比有好的器材經濟省力;作品往往不在器材好壞,而在觀景後的那顆腦袋。

投資攝影器材有三:財力投資、體力投資、時間投資。這樣攝影上投資的成本才有效益可能,不然就浪費了、可惜了。

 攝影的質與感都要兼具,不必捨近求遠,在你生活週遭可能就有很多好的攝影題材。

小DC一樣有很棒的色彩與質感表現。台灣的高山,冬景不輸北國,往南湖大山途審馬陣草原上,新雪、枯木、登山客構成簡單之美。

2003.08.08台北破百年高溫38.7度。

一樣是小DC的街頭即景,拍攝當下台北氣溫熱不可當,38.7度破了百年紀錄。街頭即時、關鍵加上運用得當的氣氛營造,整個城市彷彿燒融了......

攝影技術可以養成,多看、多想、多拍就可慢慢或快速練習,但是作品好壞長不是因為技術,而是內容。所以.....攝影不只是複製眼前人事物景,而是拍出氛圍與感覺,故事與情節。

因為攝影者自己先感動,才按下快門,留住霎那.....讓觀賞者感染那份攝影者當下那感動。

萬聖節街頭遊行的孩童,跑來嚇你時......。我只是嚇到....一張有張力的照片同時凍結。

武陵,深春人靜。才幾天前繁花滿徑、人潮洶湧,當花開始凋零.....又恢復平日寧靜。

小DC拉長鏡頭拍攝,或許畫質會減低,但不減你想要表現的光影。

光影是攝影的靈魂,一定要堅持。也不要與他人同樣視野去拍攝.......想想..用不一樣手法去拍熟悉的主題,也可以像這株小桐花苗,有無限養分挹注。

貧乏的主題,因光影加值,影像變得難能可貴。

別故步自封,把活的影像拍死了.....

換個不同角度,尋找新的視野。

不同視野不同高度去看世界,攝影者會體悟更多.......

在最不起眼的地方去發現,在最平淡的故事裡也能探得真情.......

因為你看到一個如真似幻的世界,影像也會魔幻般呈現出吸引力。

練習去看美感的一切,生命、生活、生態的任何都可以像一幅畫。

 延伸閱讀:浮光掠影‧攝影筆記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shyiming&aid=6708884
 引用者清單(1)  
2014/10/02 05:19 【udn】 我還找到這個網站!單眼 攝影 主題 一點比價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Reed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感謝浮光老師
2012/08/14 22:29
兩天來分段閱讀、反覆咀嚼,老師教的不僅是攝影,還是生活的態度!
敬請人道支援 我卓越不群的母親

八旬阿嬤
【台灣司法◎人間煉獄】部落格
林錫銘‧攝影筆記(linshyiming) 於 2012-08-16 04:16 回覆:

教攝影,三個月的攝影經驗都可以頭頭是道,從裡中悟出真味,四十載未必透徹...

每天都是在學習,攝影會讓人進階.......


心 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加入文摘
2012/08/14 21:32

 

老師傳授給我們的都很實用

 


林錫銘‧攝影筆記(linshyiming) 於 2012-08-16 04:18 回覆:
實用的,都將會只是生活態度,我們都會懂得。

Fufum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有您真好!
2012/08/14 21:01

有您真好!

有您在,udn部落格不會倒啦!


福福樂樂的媽媽

林錫銘‧攝影筆記(linshyiming) 於 2012-08-16 04:20 回覆:

UDN網路城邦當然不會倒,若不再灑掃庭除,我這部落可就被淘汰啦......

 


一平/ 40重聚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寫得好.
2012/08/14 20:37
老大手術後,感觸更多了.語重心長啊.等著看續篇喲.
林錫銘‧攝影筆記(linshyiming) 於 2012-08-16 04:22 回覆:
哈哈...住院沒事幹,就想術後寫篇文,順便把這裡拂拂塵........

Steiff Bea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故事
2012/08/14 20:29

您說得是極!有技巧,也要有故事。作品觸動人心,由故事而來。


謝謝分享,已存入文摘。期待下一篇。


林錫銘‧攝影筆記(linshyiming) 於 2012-08-16 04:23 回覆:
讓照片說故事....是我一直在說的故事.........

獨角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試試看
2012/08/14 16:18

我也來試著拍拍看~~~感謝大師指點!大笑

林錫銘‧攝影筆記(linshyiming) 於 2012-08-16 04:25 回覆:

轉換心情、轉換想法、轉換態度.....此當下,攝影也會轉換新境地.....

我相信.......


okayma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受益良多
2012/08/14 11:11
謝謝傳授
要培養出到達這個境界的功力
也需要不斷的努力

很好奇倒數第二張拍的環境
是久旱逢甘霖嗎?
林錫銘‧攝影筆記(linshyiming) 於 2012-08-16 04:27 回覆:

久旱甘霖看出來了....你就是有不同高度看這世俗了.....

 


史瑞克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市長第一點是在安慰我嗎?
2012/08/14 10:57

這是我一直秉持的理念

只要相機合用 就操到相機壞掉為止 物盡其用


林錫銘‧攝影筆記(linshyiming) 於 2012-08-16 04:30 回覆:

錯錯錯.....

你早應升級了。

這是給初學者的建議,當技術、想法、感覺沒超越相機功能,才建議不要盲目升級器材....

你不是啊.....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