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會導致一些可怕的慢性併發症,像眼睛病變、神經病變和腎臟病變。其實糖尿病對心臟的影響也蠻大,對生命的威脅更是不容小覤。
糖尿病長期造成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代謝紊亂,會導致:冠狀動脈的粥狀樣硬化而產生冠心症、心肌營養病變的糖尿病性心肌病變、影響心臟神經控制的穩定性而引起神經功能紊亂性心臟病。這三種影響心臟的病變,即統稱之為『糖尿病性心臟病』。
糖尿病性心臟病和一般的心臟疾病有相似點,會發生心臟擴大、心絞痛、心衰竭、各類型的心律不整和心肌梗塞。但它具有一些特性,使得糖尿病性心臟病難以查覺,也就必須更加小心。
1.安靜時心跳速率快:因迷走神經受到糖尿病長期的影響而受損,使得交感神經控制失調,安靜時心跳速率可能大於90-100下以上。
2.姿勢性低血壓:當從躺臥姿勢快速站起,使得收縮壓下降30mmHg以上,舒張壓下降20mmHg以上,這時候將會引起頭暈、無力、眼前發黑、心悸、盜汗、昏倒。乃因交感神經受到損害,無法正常反射使內臟和皮膚的血管收縮,回心血流量減少,進而使得心臟出血量減少,連帶使血壓突然下降。
3.不典型狹心症和無痛性心肌梗塞:缺乏典型的胸痛症候,容易為人所忽略,而且在緩解之後易再發,死亡率很高。此乃因心臟的痛覺神經病變。
4.猝死:因糖尿病患者本身即有潛在的冠心病、心肌病變、神經性病變等糖尿病性心臟病,可能在外在的壓力之下,突發嚴重的心律不整、心因性休克,最後導致猝死。事情發生之前可能一點徵後都沒有。
至於該如何預防:
1.嚴格控制血糖,避免慢性併發症的發生。
2.定期測量血壓,防止血壓過高。
3.定期接受檢查,以防腎功能受損。
4.適度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