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7/17 22:42:42瀏覽646|回應0|推薦8 | |
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的建造 (2009-06-16 12:56:27)華黎的新浪微博
在高黎贡山下的村庄建设手工造纸博物馆,缘起于两位朋友从05年初开始在云南高黎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社区传统资源保护的活动。新庄村位于腾冲县界头乡,有很长的手工造纸技艺传统,在新庄村,造纸不仅仅是门技艺,它还作为一种文化深深植根于村民的心中。开设一个博物馆,陈列器物,展示文献,一则教育村民继承传统,二则可向外来访客宣传介绍,起到保护和发展这一传统资源的作用。
第一次听说到建手工纸博物馆的想法,作为一个建筑师我就有了很大的兴趣。最开始朋友的想法是迁建一个当地的老民宅作为博物馆,还给我看了当地人手画的图样。还是用传统的丈和尺做计量单位的。我当时给他们的建议是:传统房子的空间格局和采光效果作为博物馆都不太理想。何不从新设计和做一个呢?现在想想,这想法应该是出于设计师的职业习惯。我的想法是:手工纸博物馆的初衷既然是想保护手工纸这一古老工艺和文化,那么博物馆建筑的建设本身也可以成为这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的组成内容。手工纸和博物馆可以共同成为地域文化的物质媒介。这个想法得到了他们的赞成,因此我们定下了合作的意愿。 这里我感兴趣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建筑的地域性特征如何体现?二是手工制造在机器时代的意义与价值?而在建筑上又是如何体现的? 2008年4月,我们开始第一次考察,准备了解手工纸的传统和当地的一些材料和工艺资源。到达新庄村之前,我们先在腾冲附近的和顺古镇作了停留。这个还未过度商业开发的小镇很有魅力,它依山而建,前有水塘,是个很优美的居住环境。抗日战争也未破坏它。小镇里许多乡土建筑在建造细节和做法上非常有启发。 从和顺到达界头,见到了新庄村负责博物馆筹划的村民龙占先和负责工程的龙占文。 在龙上寨,我们看到了场地,周边非常美的田园景色,云里雾里的高黎贡山近在咫尺。 在龙占先家看了造纸过程展示,初步了解了造纸的工艺和流程。造纸的原料是当地的构树皮,完全是自然材料,制造过程完全是手工过程,造出的纸很有韧性,也很有质感。感觉到这种纸的亲和力。构树皮 晚上和龙占文交流了当地建筑习惯的一些做法和材料的价格。并记录在了速写本上。建房子的经济性也很重要。第二天我们到了村公所,见到了支书,交流了一些政策层面和运作上的想法。晚上就住在村公所。那个晚上在从龙上寨回村公所的路上令人难忘,只有月光照在石头路上,周边是田野,没有任何灯光,久违了的纯自然的美与静谥。几天的考察,获取了我们想得到的信息,踏上归程。路上想,手工纸博物馆的设计与建造应当关乎手工造纸这一事物的特征:自然的、环保的、乡土的、人文的等等。但它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呢?从现实层面,手工纸是绿色无污染的、与环境友善的制造方式。而从内涵层面,它实际是对待自然的一种态度,它是尊敬自然的,也承认事物的生命轮回周期,任何事物都是来自自然,又回到自然。建筑也如是。因此,脑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应该用可降解回收的材料来盖这个房子。应该避免用混凝土这种材料,未来会变成难以处理的建筑垃圾。因为建筑也是有生命的,并非永恒的。 手工纸的文化价值在另一点有所体现,即其真实性。纸本身反映了劳动的痕迹和其制造过程中人的个性特征,因此具有情感价值,建筑亦可如此。如实地反映建造痕迹与特征,强调材料、结构等元素能够还原其本质,亦可理解为一种“在场”(presence)。因此,建筑的目的可以说是寻求与工业生产相对抗的状态,相对于机器制造使人与物的隔离(异化),手工制作可以体现一种回到事物本身的态度。相对于现代工业使事物总是处于在异地的状态,一种可以称之为缺席的状态(absence)。但是这是否很绝对?乡村对工业文明的态度是完全的拒绝,还是兼收并蓄?这个建筑是否一定要拒绝水泥和钢?瑞士的乡村建筑是具有现代性的,即建立在工业基础上的,而中国的乡村是前现代的,农业时代的,然而农业时代并不乏工具加工的情况。时处今日,完全拒绝机器的介入似乎既不可能亦无必要,例如石头切割就已经是工业手段了,而砌筑之砂浆中水泥亦是。实际上在手工纸的加工过程中村民们已经开始用机器了。这说明用机器替代人手工去完成重复机械地劳动是文明的必然指向。手工纸在环保上的优势实际主要指其无污染(无化学反应和排放)并非是全由“手工”。从这个角度想,这个小建筑或许不需刻意追求“不用一枚钉子”这种柏拉图式的、教条的、口号式的极端态度,而可以采用适宜的、符合当地习惯的做法。 2008年6月 回到北京,带着这些思考,我开始了博物馆的设计。一开始的方案是一个U字型的建筑,中间的院子对着基地西侧的田野和山景。后来发现这样做建筑的体量太大,在周边环境中显得突兀。因此,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将建筑做成由几个小体量组成的一个建筑聚落,如同一个微缩的村庄。这一建筑集合包括六个连在一起的展厅。这六个展厅分别对应的是六道造纸的工序,在空间上形成延续的动线。人在其中穿行的时候,间或看到的是外面优美的自然景观;这种室内外之间以及人工与自然之间不断交叉转换的游览体验形成一种提示——手工造纸与当地环境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整体上,每个建筑单体的形状和相互关系延续了原始的村落空间。整个村子连同博物馆又形成一个更大的博物馆,因为每一户人家都可以向来访者展示造纸的工艺;而博物馆则浓缩了村庄的空间体验,就像对村子的一个预览。和龙文就方案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可这个聚落的想法。认为与环境比较相得益彰。大家基本统一意见,确定按这个方案往下发展。并确定了各个体量的功能,其中东边的三层楼和中间的两层楼的一层为入口门厅和书店、厨房、茶室,二层为办公、会议,三层设了四个客房,建筑虽然小,却具有综合的功能。 空间和形体确定了,接下来考虑的就是建造问题,由于当地有丰富的木材资源和做传统木构的经验,我想木头是做这个建筑主要材料的很好选择。这也符合前面所想的建筑应当有生命轮回周期的思想。木头是有生命的材料,它来自自然,随着时间,它会褪色和降解,最终回到自然中。本着对环境的一种“轻”的态度。 2008年11月带着完成的设计图纸,我们第二次到现场与工匠们交流建造的具体方式,首先需要确定空间结构用传统木构是否可行,由于当地工匠不习惯看我们的图纸,我与龙占文及工人们在木材厂现场搭造了项目1:6木架模型,这样大家对空间关系和结构如何做有了很直观的认识。 另外,由于每栋单体都是不规则的并朝向不同角度,这本身也来自于场地的特质——其自身的不规则性,村落自然生长的形式等,所以在建筑整体上产生轻微自然转折的结果。这给建造带来了一些麻烦。例如如何用传统的木梁柱结构体系来实现不规则的建筑形式,因为当地工匠已经习惯了做正交体系的传统房屋的建造。做模型的时候,龙占先就开玩笑说这种边厦——指对角线坡顶——伤脑筋啊,逗得我们都哈哈大笑。但最终工匠们是可以做的。接着与工匠们还初步确定了屋面和外墙的构造做法。墙面采用当地的杉木,屋顶则打算用当地的竹子来做,地面和基础则采用当地的火山岩。全都是当地材料,这个建筑应该是完全属于这里的。 回到北京,我们开始进行一些方案的优化和施工图设计的深化工作,在工作室,我们制作了1:25的大比例模型来研究建筑内部空间的效果和光感。 制作1:100的结构骨架模型则用以确认每一个建筑体量的梁、柱关系和尺寸。然后选出一个展厅作了1:10的模型,这个模型展示了建筑的所有构件是如何组装的,很直观反映了建造的逻辑关系,这样我们可以带着这个模型到建造现场与工人们交流。经过与工人们的多次接触,我发现模型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建造的细节设计遵循这样的原则:从建筑上应该能够看到建造的痕迹。因为保留建造的痕迹与特征并如实地反映材料、结构等元素的真实逻辑是一种价值。只有完成面的建筑其制作过程的历史信息就会缺失——这就好比机器造的纸,它很光滑,但缺少质感,也缺少情感。而手工纸的价值就在于纸本身反映了劳动的痕迹和其制造过程中人的因素,人喜欢手工纸,也是因为它激发和延续了我们的情感与记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建筑的结果作为表象只是其意义的一部分,它与其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一起才构成建筑的全部。因此,我希望这个博物馆能够清晰表达建筑是如何被建造的。在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后,它或许具有考古学上的意义。建筑如此,设计的过程也如此,实际上过程中的思考往往比最终结果有更丰富的意义。09年5月18日,博物馆开始建设。 局部的细节,下面镂空通风效果从室内感觉不错,小风吹很舒服。 工地上三个可爱的小孩追着我给他们照相。笑容多灿烂!
后来决定室内的纸一直裱至高窗上沿,这样北侧获得漫射光,会比较柔和。 屋顶上干活的工人很开心,远处的云真有云之南的感觉。 干石头活不容易 馆长龙占先,我们戏称他为老文艺青年,因为他很有文学功底,这是他赋的诗二
黄昏时分 油菜初长的季节 早晨
楼梯口 二层的工作区,以后可以在这办公、培训、设计。 茶室的墙和推拉门 晚上有点凉,一起烤火 条案的想法来自木材的堆放方式,间隙还可以挂纸 回顾从09年5月开始的博物馆建设过程,整个建造持续了一年半的时间。雨季、停电、农忙(工匠就是农民有农活就得暂停盖房子)、以及资金等诸多因素使得周期拉长。后期一些材料和成品都要专门去腾冲县城甚至昆明采购也使得建造过程比较缓慢(例如玻璃、推拉折叠门窗系统,纱窗等)。这其中木结构实际只用了两个月,亦可见工人对木构的操控自如。而之后的墙体构造、屋面、室外楼梯、玻璃安装、防水、室内等他们不太熟悉的部分,以及一些需要试验的做法:如火山石上涂刷树脂以闭水以及屋顶龙骨与防水层之间的缝隙处理等,则相对耗时较多。不过做完这个房子,工人们都获得了很多新的经验,说以后什么样式的房子都能做。这是否可说项目已起到了发展当地建造手段的作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龙占先,在整体管理监督博物馆建设上功不可没,在没有驻现场设计师的时间段中(约一半时间),全靠他来组织协调解决诸多采购、建造、维修的问题。整个过程也使我深切体会了乡土环境中建房子的不易。 龙占先抱着龙占文的孙子在他临时搭的工棚里(这时龙占文正在盖自己的新房子,因为修腾六公路拓宽路面,他原来临街的房子拆迁。用原房子拆下来的木结构稍加调整重新组装,新房子将在一个月内盖好,真快,木结构可重复使用的优点在此得以印证。)2010年8月,龙占先带着他的孙子龙有运来北京参加一个创意集市的手工造纸表演时,我对他说:“这个建筑是一个桥梁,联系你们和我们。” 或许这最能概括这个项目的意义。这个房子既不是传统的,又不是完全现代的,它是属于当下的,或许将是当地建筑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一步;同时它既不全是当地的,也不全是外来的,它是“此地”的,“此地”可以理解为外来力量与当地元素碰撞后的一种新的结果。正是这种“当下”与“此地”使得这个建筑的建设成为地域传统资源保护和发展的有意义的一部分。房子建完了,后面的工作刚刚开始,例如需要对打浆机进行工艺的改进以改善纸浆的细度和纸的光滑度。龙占先又对他自己设计的打浆机构造提出了新的想法。他对村里的造纸浆作坊也做好了规划,下一步我们将考虑用竹子给作坊做一个构筑物。此外还有展览的内容需要完善,未来博物馆的运营管理也逐渐提上议事日程等等。 打浆机草图 造纸作坊的场地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