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9/29 19:56:31瀏覽696|回應0|推薦22 | |
一、一場羽球引發的思考昨天,一位朋友向我抱怨了一件讓他頗為困擾的事情。他和我一樣,是個羽球愛好者。 近日,他在一個社群網站上看到某個俱樂部正在招募球友參加練習。他興致勃勃地留言報名,禮貌而期待。然而,等了許久,卻遲遲等不到任何回應。他想,也許對方忙碌,於是又透過 Messenger 嘗試聯繫,但依舊石沈大海。 到了打球的時間,他決定親自前往現場。到了那裡,主辦人員查看名單後對他說:「不好意思,我們的名額早就滿了。」朋友感到十分錯愕,進而與對方發生了爭執。 爭執的焦點在於,朋友認為既然他已經報名,若是名額已滿,主辦方應該主動告知,而不是讓他白跑一趟。對方卻回應:「沒有回復就是額滿啊,這是常理啊!」言下之意,似乎是在嘲諷朋友「不懂規矩」,甚至「很怪」。 但我的朋友堅持,若名額已滿,主辦方理應回應,這是基本的禮貌和尊重。他還舉例了其他俱樂部的做法:當人數額滿時,他們會在平台上公告,或是直接私訊告知報名者。 這讓我深深思考:「不回應」或許是這世界上最糟糕的回應之一。當我們選擇不回應時,實際上是給了對方無限的想像空間。 正如我的朋友所說,他原本以為對方可能忙碌,所以無法立即回應。但最終卻發現,對方是以「不回應」來表示拒絕,這讓他感到被忽視和不被尊重。 這種默認「不回應就是拒絕」的邏輯,實在讓人感到困惑。 若以此類推,假設那位主辦人想為母親預訂母親節餐廳,卻遲遲得不到回應,他會不會也認為「不回應就是沒位子了」?恐怕不會,他會打電話確認,對方表示沒位子,他能趕快去找下一間餐廳;對方表示前面有幾位候補,他也能判斷需不需要等待。 總之,明確的回復才能讓人及早安排其他計劃,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二、「不回應」的心理學這件事也讓我聯想到自己在課堂上的經驗。 每當新學期開始,我總會向學生強調一個重要的課堂規則:一定要表態。 當我提出問題時,如果學生不知道答案,可以坦率地說「我不知道」;如果不想回答,也可以直言「我不想回答」。沈默不語只會讓人產生誤解:是不是對老師有意見?是不是對課堂內容不滿?還是身體不適? 表態不僅是個人的權利,更是避免誤會的重要方式。只有當我們主動表達,才能讓他人正確理解我們的想法和立場。 同樣地,在諮商的工作中,我也觀察到類似的情況。 當諮商師初次面對來訪者時,會發現他們各自有一套自己的邏輯和行為模式。有些來訪者不回應,是因為生氣;有些則是因為不滿;還有一些因為過去的經驗,認為自己不應該回應,因為諮商師是權威,而他們沒有權力要求權威回應。 有時候,來訪者的不回應是一種對諮商師的攻擊;有時則是一種祈求的表現。 每一次的不回應,往往都將諮商推向需要突破的關鍵點。因為這些沈默,其實是來訪者用自己認為「常理」的方式與諮商師互動。而這正是諮商師需要協助來訪者去揭示和理解的部分,讓他們明白許多觀點需要澄清,而非僅憑自己的認知去判斷對錯。 許多時候,這涉及到他們過往受傷的經驗。比如,有些來訪者非常在意諮商師是否善待他們,是否會忽視他們的權益,因為他們的人生經歷中,常常被忽視或敷衍。因此,他們可能會透過不回應來觀察諮商師的反應,像是在測試對方。 如果諮商師的反應符合他們的預期,他們可能會感到放心;反之,則可能再次感到受傷。 諮商師需要和來訪者一起揭開這些層層疊疊的防禦,瞭解他們背後的體驗,才能讓他們慢慢明白:並不是每個人都如他們所想,也不是每種行為都通往同一個結果。這需要雙方都有勇氣,正視那些沈默和誤解,用心溝通,才能真正解決長期以來的問題。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每個人都有一套自認為是「常理」的生活方式和待人接物的邏輯。 然而,所謂的「常理」,往往是透過彼此的互相確認和協商,才逐漸形成的。這種「笨方法」(加上引號),或許看似耗時,但卻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溝通方式。 我想起曾經讀過一本美國學校心理老師的分享。他提到,一些剛到國外留學的中國學生,課堂上相對不活躍。這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懂或不喜歡課程,而是在他們的文化中,謙遜是一種美德,不應該在課堂上過於積極表現。老師若能意識到這一點,便能避免對學生產生誤解,並採取適當的方法鼓勵他們參與。 因此,回到我朋友的事件,這場爭執的產生,其實源於雙方對「常理」的不同認知。 我的朋友只是想確認:「你們的做法是這樣嗎?你們認為不回應就是報名失敗?」而對方卻在被質疑時,立刻以防禦的姿態回應,甚至覺得受到攻擊。很多爭執,並不是因為實質的衝突,而是因為彼此的誤解和想像。
三、從童年到成年:不回應的根源與影響這種「不回應」的現象,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甚至可能影響到我們最親密的關係。讓我們來看看另一個常見的例子:孩子在外地生活,不常與父母聯繫。 在這種情況下,每個家庭的反應可能大不相同。 有些家庭中,親子之間有著良好的溝通基礎。他們曾經坦誠地討論過彼此的期望和習慣。這些父母瞭解,孩子不喜歡每天打電話報備,但重要的事情一定會告知。他們理解並接受孩子的交流方式,因此不會因為孩子偶爾的沈默而感到不安。 然而,在另一些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間缺乏這種開放的對話。當孩子長時間不與父母聯繫時,雙方只能各自揣測對方的想法。 有些父母可能會過度美化現實,認為孩子一定是太忙碌、太成功;而另一些父母則可能陷入悲觀的念頭,擔心孩子是否遇到了麻煩。 無論是哪種情況,這種猜測都很容易引發焦慮。因為焦慮的根源,往往來自於「事實未定而難以自控的負面想像」。 這種「不去確認」的行為模式,其實反映了一些人內心深處的消極逃避心理。有些人將「不回應」視為常規,是因為他們潛意識里認為,只要不去做,就不會面臨可能的後果。就像一個人懷有理想,但只要不付諸行動,就永遠不用擔心失敗。 同樣地,有些人「不習慣」(加引號的)去表達、去溝通、去確認,其實是企圖通過「不行動」來逃避可能的後續問題。 例如,你可能很關心一個朋友的近況,但又害怕對方回答「我過得不好」時,自己會不知所措。於是,你選擇了不問。又或者,當你看到身邊的人看起來不太開心,你想關心卻又不敢開口,最後只好假裝沒看到。 然而,正是在這種一次次的「裝作沒看到」中,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逐漸變得淡薄,直到有一天,關係可能就此畫下句點。 這種行為模式的形成,往往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的教育。許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並沒有得到適當的指導,學習如何一步步面對問題、處理麻煩。相反,他們可能經常看到大人用消極逃避的方式處理自己的疑問、困惑和情緒反應。 當孩子表示困惑時,一些大人可能會說:「你怎麼事情那麼多!」或「別的孩子都不會像你這樣!」這些回應無形中向孩子傳達了一個訊息:表達困惑或需求是不被接受的。這些孩子慢慢長大,也就成了那些逃避表達、溝通與確認的大人。 更深入地探討這個問題,我們會發現,對於那些不善於回應,總是認為「我不說你應該懂我」的大人,很多時候這種行為模式可以追溯到他們的童年經歷。他們可能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受到妥善對待。然而,我們必須認識到,他們所遭受的對待本身就存在問題。 事實上,小孩本來就很難理解大人在想什麼。當大人要求小孩「懂我」時,這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期待,甚至可以說是對小孩的一種無形暴力。 這讓我想到了我作為老師的經驗:如果我沒有解釋規則就直接處罰學生,或者說他們是笨蛋,這只能凸顯我自身的無知和對權力的濫用。因為有些事情必須由老師先教導,學生才能理解,所以他們不懂是很正常的。 同樣地,小孩因為缺乏某些生活經驗而不理解某些事情也是很正常的。然而,一些大人卻指責他們,好像他們一出生就應該知道這些事情似的。這種期望才是不正常的。 遺憾的是,有些孩子在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受到不正常對待的情況下,就開始自責、自我貶抑,進而形成人格上的某些自卑、害怕溝通等問題。這些都是在成長過程中令人遺憾的事件。 近年來,我們的社會越來越重視情感教育(SEL)。這種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關於「人與人之間如何溝通與交流」。 我們不應該用刻板印象來代替真正的溝通。例如,看到男孩子哭了,不應該直接嘲笑他「男兒有淚不輕彈」;看到女生哭了,也不應該簡單地說「女生是水做的」。這些都是用固有觀念代替了真正的交流。 實際上,溝通與交流是人與人向彼此敞開,互相接受真實自我的過程。 如果省略了這個過程,即便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看似很近,那也只是兩個人用各自的想像互相投射,「把彼此活成自己想像的樣子,而不是別人真實的樣子。」如果這種情況在社會中普遍存在,就會形成一個「群體表面和諧,個體互相疏離」的局面。 我認為,這可能是越來越多人選擇不談戀愛、不參與群體活動的原因之一。 那麼,我們如何避免類似的誤會發生?或許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 主動溝通,避免猜測主動回應他人的訊息,是尊重他人的表現。當主辦方收到報名訊息時,即使名額已滿,也應該主動告知。「有問有答」才能避免對方的誤解。 在朋友的例子中,若主辦方能簡單回覆「不好意思,名額已滿」,他就不會白跑一趟,也不會產生不必要的爭執。 2. 建立清晰的溝通渠道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清晰的溝通尤為重要。建立明確的報名和通知機制,如在社群平台上公告名額狀態,或設定自動回覆訊息,都能提高效率,減少誤解。如果羽球俱樂部能在貼文中即時更新報名狀態,朋友就能清楚瞭解,不必再等待回應或親自前往。 3. 理解他人觀點,包容多樣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溝通風格和認知方式。在諮商中,諮商師需要理解來訪者的獨特經驗和邏輯。同樣地,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應該意識到他人的思考方式可能與自己不同。 朋友與主辦方的爭執,部分源於對「常理」的不同理解。多一分包容和耐心,或許就能化解潛在的誤會。
四、結語:重拾真誠溝通的藝術溝通的本質在於互動與理解。 「不回應」不僅可能阻斷溝通的橋梁,更有可能引發誤解和衝突。無論是在生活、工作,還是親密關係中,及時而真誠的回應都有其重要性。 這個羽球俱樂部的小插曲,我們討論的親子溝通問題,以及那些源於童年的溝通障礙,都折射出了現代社會中的一個普遍現象: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似乎越來越習慣於「不回應」。 有時是因為訊息太多而顧此失彼,有時則可能是出於避免衝突的本能,有時甚至是源於童年形成的行為模式。 然而,正如我們所看到的,「不回應」往往並不能真正避免衝突或解決問題,反而可能釀成更大的誤會,甚至損害重要的人際關係。 這不禁讓人思考:在這個高度互聯的世界里,我們是否正在逐漸失去面對面交流的藝術?那些看似繁瑣的確認和回覆,是否其實蘊含著人與人之間珍貴的連結? 或許,下次當我們遇到類似情況時,無論是作為組織者、參與者、父母還是朋友,都可以嘗試多走一步。 一個簡單的回復,一個及時的確認,也許就能為彼此省去不必要的麻煩和誤解。在這個充滿噪音的世界里,真誠的溝通或許正是我們最需要珍惜和培養的能力。 畢竟,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有時候最簡單的方法,反而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而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互動,可能正是維繫我們人性和情感連結的關鍵所在。 通過真誠的溝通,我們不僅可以避免誤解,更能夠建立起更深厚、更真實的人際關係,讓我們的社會不僅表面和諧,更能在個體層面上達到真正的理解和連結。 在這個越來越依賴科技的時代,讓我們不要忘記人與人之間最基本、最珍貴的連結方式——真誠的溝通。也許,重拾這門看似簡單卻又深奧的藝術,正是我們在這個複雜世界中找到歸屬感和意義的關鍵。
作者:高浩容。哲學博士,道禾實驗教育基金會兒童青少年哲學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台灣哲學諮商學會(TPCA)監事。著有《小腦袋裝的大哲學》、《心靈馴獸師》、等書。課程、講座或其他合作邀約,請來信studiomowen@gmail.com。
|
|
( 心情隨筆|心靈 ) |